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噪声观察重庆JT50型摩托车的噪声,最初是在对制动性能进行道路试验时,发现个别车辆有嘎、嘎、嘎……的啸叫声。后来发啸叫声的车辆比例逐步增加,到1983年4月间,产品中有上千辆摩托车在制动时都发啸叫声,这就严重地影响了产品质量和名声。在随后的半年多中,在装配和道路试验中,经反复观察、分析,得出初步结论,认为摩托车制动噪声的发生是由于制动蹄不能完全抱紧制动鼓,产生了滑动摩擦,制动蹄和制动鼓作微幅振动所致,同时制动距离延长,且无制动拖印。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制动噪声大致可分为1 kHz以下的低频和1 k-11 kHz的高频。低频噪声主要由制动鼓或制动卡钳的共振引起。1 k-6 kHz的高频噪声主要是制动蹄或制动盘的共振所致,7 kHz以上高频噪声主要由摩擦片或卡钳的弹性振动引起。引发摩托车制动噪声的因素主要有摩擦片的综合技术性能、制动器的结构型式、制动器的刚度、维护与保养等4个方面,应全面综合分析,找出主要原因,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轻型载货汽车转向盘异常振动问题,结合轮毂与制动鼓总成动平衡试验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轮毂与制动鼓总成不平衡量超出技术要求是导致样车转向盘异常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控制轮毂与制动鼓不平衡量,使样车的转向盘异常振动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总结了解决此类转向盘异常振动问题的步骤,规范了类似转向盘异常振动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车型由于后制动鼓切向和纵向模态耦合导致的高频噪音问题,通过对制动鼓几何形状及尺寸的敏感度分析,探索其对制动鼓切向和纵向模态隔离的优化方向。首先建立了制动鼓ANSYS有限元模型,并利用试验结果验证模型可靠性,然后通过DOE试验矩阵分析方法,得出制动鼓主要几何参数与模态隔离的敏感度关系,最后通过试验对模态隔离和参数敏感度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敏感度分析结果,通过优化制动鼓的关键影响因子,可以有效地提高制动鼓的模态隔离结果。  相似文献   

5.
对某型轿车盘式制动器进行了台架试验,发现该制动器主要制动噪声频率在3kHz附近。采用有限元FEA分析手段对制动盘、制动钳壳体、制动钳支架和摩擦片进行了振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制动钳支架的7阶振动模态是导致制动噪声产生的原因之一。对制动钳支架结构设计进行了改进,并对装有改进后制动钳支架的盘式制动器进行了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制动器冷态制动噪声从100.5 dB下降为73.4 dB,达到了该车型对制动器噪声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6.
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车辆振动噪声特点存在较大差别,真空泵、水泵、空调压缩机等电辅助系统噪声凸显;某项目纯电动汽车静置车内噪声不大,但制动过程可明显听到真空泵噪声.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真空泵支架模态优化,解决支架与真空泵运转的共振;对真空泵隔振橡胶垫进行了调校,使真空泵隔振率及被动侧振动得到优化;对真空管路进行了固定处理及隔振优化,使真空管路传递的结构噪声大大降低.经过以上结构噪声传递路径优化,车内振动噪声水平得到大大降低,真空泵噪声在车内基本无感觉.  相似文献   

7.
结构参数对鼓式制动器高频噪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在建立鼓式制动器高频噪声问题的结构闭环耦合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某国产车的高频噪声问题进行了计算。分析中所用的制动底板,鼓和蹄的结构参数均取自实际结构。计算分析的结果表明:制动器所有部件的结构参数对制动高频噪声均有重要影响,过去仅把产生高频器材怕的原因归结为蹄与鼓间的参数匹配是不正确的。对计算结果的归纳表明:对制动器高频噪声起决定作用的是鼓子结构和包含有底板,蹄,分泵及油路操纵系统在内的PSPO  相似文献   

8.
现实生活当中,摩托车的制动噪音一般分为低频与高频两种,低频噪声一般就是制动鼓、制动卡钳共振产生的。高频噪声是制动蹄、制动盘共振产生的,或者是摩擦片与卡钳弹性震动产生的。导致摩托车制动噪声的原因一般就是摩擦片性能、制动器结构、制动器刚度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导致的,基于此,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对其原因进行探析,并且使用对应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鼓式制动器噪声机理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旭东  蒋伟康 《汽车工程》2002,24(5):391-394,407
归纳了鼓式制动器噪声研究现有方法,成果及存在问题,通过台架试验分析某型鼓式制动器制动噪声频率特性以及制动噪声不同频率成分的发生概率,并用有限元模态分析及试验模态分析,研究了制动噪声与制动器零件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发现500~1000Hz范围的制动噪声可能与制动鼓、制动蹄及制动底板的相互作用有关,提出了制动底板加质量块及阻尼垫片的降噪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制动噪声分析闭环耦合模型,利用振动和模态分析理论,以13k Hz频率噪声为算例,分别计算静态和动态闭环耦合模型制动盘的自身振动能量;随后分析摩擦耦合界面振动能量流动和振动传递路径,指出制动器在耦合界面的振动传递以制动盘振动向制动块传递为主导;最后通过制动盘振动能量平衡分析,验证了制动盘相关振动能量计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中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高频制动尖叫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制动噪声问题已经成为了广大车企,零部件厂及各研究学者们普遍关心与亟待解决的重大研究难点。国内外专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理论研究、仿真研究,旨在清楚的确定制动噪声的发生机理与解决途径,彻底的改善制动噪声问题。文章阐述了振动与噪声的内在联系,剖析制动噪声的诱发机理,论证摩擦接触始终存在于制动过程,合理的建立与求解摩擦接触是研究制动振动噪声的关键,为后期制动噪声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某重型卡车后轮制动鼓进行传热分析,模拟制动鼓的温升过程,并与三种不同改进结构的制动鼓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最优改进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车用永磁式缓速器转子鼓瞬态温度场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车用永磁式缓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转子鼓瞬态温度场的计算模型,确定了合理的边界条件,运用Laplace变换法推导了永磁式缓速器转子鼓瞬态温度场的计算公式。最后进行了台架试验,并与计算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试验值与理论值吻合较好。说明Laplace变换法推导的计算公式可用来分析转子鼓瞬态温度场的变化,反映各设计参数与温度之间的精确关系,达到优化转子鼓设计、减小转子鼓温度和温度梯度、从而达到降低转子鼓的热应力与热变形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永磁式缓速器的制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进行瞬态动力学仿真分析,模拟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接触摩擦情况与接触应力的分布以及制动过程中制动鼓的变形和速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乘用车城市工况制动噪声一直以来都是行业的热点问题,也是行业的难点问题,如何缩短制动系统开发周期、加快制动系统研发进度,已经成为整车企业以及制动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乘用车城市工况制动系统振动噪声试验方法主要围绕制动噪声与振动分类、试验所需器材介绍、测试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进行介绍。详细阐述乘用车城市工况制动系统道路的试验方法以及过程中所有需求。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某型轻型客车高速制动抖动问题的研究分析,从制动力矩波动BTV入手,分别对制动盘DTV影响、制动鼓失圆影响、振动频率关系、仪表板固有模态和刚度的影响进行测试分析;最终从激励源和激励响应两方面制定改善措施,有效的解决了制动抖动问题,验证了文章关于制动抖动分析思路和理论的正确性,为类似车型解决该类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推行和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子真空泵作为新兴制动系统的主要真空源,其在整车上的噪声表现对汽车舒适性有较大的影响。文章以乘用车叶片式电子真空泵为研究对象,针对低电压供电工况制动过程中明显的电子真空泵噪声进行测试分析,通过优化传递路径中的隔振和模态共振问题,使得车内噪声水平显著降低,大幅提高驾驶舒适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楔块式制动器结构和力学模型分析,总结出了楔块式制动器啸叫噪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产生原因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从而研究出楔块式制动器制动啸叫噪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进行制动噪声整车试验及利用台架噪声试验测量制动卡钳工作变形;建立盘式制动器摩擦耦合有限元模型,计算制动系统的复特征值,利用负阻尼比预测制动器产生噪声的趋势;对比制动噪声整车试验结果、台架噪声试验的制动卡钳振动工作变形以及非稳定模态振型,验证了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制动系统产生制动低鸣噪声的结论。指出,基于整车试验、台架试验和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是解决制动低鸣噪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杜鹏 《专用汽车》2009,(10):60-61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LGOR对盘式制动器的振动噪声进行了模态分析.通过对盘式制动器前12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的分析,提出了通过提高高阶固有频率的方法降低制动盘的共振,从而达到降低制动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