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有长期饮酒习惯人群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 将由UK Biobank数据库中筛选的初次参与调查(2006年—2010年)和第二次随访(2014+)均为“目前饮酒状态”的志愿者作为目标人群(观察至2022年11月30日,期间新诊断AP 176人,未患AP 59 512人)。收集目标人群入组时的手术史、饮食习惯等,并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其是否为AP发生的风险因素。同时以目标人群中有“饮酒类型”记录的人群为亚组,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不同酒类摄入量及增长量是否为AP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天摄入熟菜1~4汤匙,患AP风险分别为不摄入熟菜的44%(HR=0.44, 95%CI:0.20~0.95)、39%(HR=0.39, 95%CI:0.19~0.82)、42%(HR=0.42, 95%CI:0.20~0.89)和41%(HR=0.41, 95%CI:0.19~0.88);每天摄入2和3杯咖啡患AP风险为不摄入咖啡人群的45%(HR=0.45, 95%CI:0.27~0.75)和39%(...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动脉溃疡斑块与症状性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及颈动脉溃疡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63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患者,根据有无缺血性卒中症状,分为症状组和无症状组,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再根据有无溃疡斑块,将所有患者分为溃疡组和无溃疡组,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颈动脉溃疡斑块在症状组的发生率为40.74%,无症状组为16.67%,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OR=4.716;95%CI1.286~17.291;P=0.019)和高同型半胱氨酸(OR=1.068;95%CI1.002~1.139;P=0.043)与颈动脉溃疡斑块密切相关。结论颈动脉溃疡斑块在症状性缺血性卒中组发生率较高,糖尿病和高同型半胱氨酸是颈动脉溃疡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和肌酐(creatinine,Cr)对评估老年慢性心脏功能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及老年科2010-2012年住院确诊为CHF的75岁以上老年患者183例。抽取静脉血,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Cys-C和Cr的表达情况。随访3年,记录患者3年内生存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Cys-C和Cr以及其他危险因素与老年CHF患者3年死亡率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比较Cys-C和Cr在老年CHF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最后进一步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ys-C和Cr二者联合检测对老年CHF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随访3年后,74名患者死亡,占整体人数的40.44%;相比于生存组,死亡组患者血清中Cys-C和Cr升高(P<0.05);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年龄(OR=1.11,95%CI=1.04~1.19)、收缩压值(OR=1.11,95%CI=1.04~1.19)、BNP(OR=1.11,95%CI=1.04~1.19)、LVEF(OR=1.11,95%CI=1.04~1.19)、Cr(OR=1.11,95%CI=1.04~1.19)、Cys-C(OR=1.11,95%CI=1.04~1.19)都是老年CHF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ys-C和Cr的AUC值分别为0.71(95%CI,0.64~0.78)、0.65(95%CI,0.58~0.72),Cys-C优于Cr(P<0.001);Cys-C&Cr联合检测时,AUC值为0.73(95%CI,0.66~0.79)。结论 Cys-C在评估老年CHF患者预后中优于Cr,两者联合检测可以进一步提升对老年CHF患者预后评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s,RPs)与早发冠状动脉疾病(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PCA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300例PCAD患者(冠心病发病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及冠脉造影正常者250例为对照组。用双标记流式细胞仪对全血进行检测获得RPs百分比(RPs%)。随访24月时,评估RPs与远期主要不良心脏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及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相关性。结果随访24月共发生MACE 20例(占6.7%)。PCAD组与对照组的吸烟、糖尿病、家族史、心力衰竭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AD组RPs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s>10%组ISR的发生率与RPs 6%~8%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RPs>10%是预测心脏不良事件的一个独立变量(HR=2.58,95%可信区间:1.12~5.35,P<0.01)。Kaplan-Meier事件生存率曲线显示,RPs>10%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RPs<10%组。结论 RPs是预测PCAD行PCI术后远期预后的独立分子标志物。RPs>10%与PCAD患者PCI术后ISR相关,且MACE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西安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动态流行特征,为今后出生缺陷预防工作的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5年西安市所有产科医院上报的出生缺陷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89.62/104(87.50/104,91.74/104),缺陷发生率逐年上升(χ~2=157.13,P<0.01)。出生缺陷发生率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26.53/104)、多指(趾)(13.10/104)、总唇腭裂(11.42/104)、神经管缺陷(6.06/104)、先天性脑积水(5.08/104),共占出生缺陷总数的69.39%。其中,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837.65,P<0.01)。出生缺陷发生率城市高于农村(OR=1.108,95%CI:1.056~1.162),男婴高于女婴(OR=1.151,95%CI:1.097~1.208),母亲年龄<20岁(OR=1.764,95%CI:1.532~2.032)和母亲年龄≥35岁(OR=1.283,95%CI:1.179~1.395)也是缺陷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缺陷儿以活产居多(72.54%),通过超声和临床诊断的病例各占52.83%和46.24%,产前诊断率为33.20%。结论西安市2010-2015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有增加的趋势,应不断提高各监测点的产前诊断能力,从而降低本地区的缺陷发生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阿司匹林抵抗(AR)之间的关系。方法316例SCAD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IMT,以IMT作为颈动脉硬化的指标,根据IMT分为正常组(n=80)、硬化组(n=102)、斑块组(n=134),血栓弹力图仪(TEG)检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根据ADP诱导的PAG(ADP-PAG)水平判定AR。分析ADP-PAG水平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SCAD患者发生AR的危险因素。结果斑块组的ADP-PAG水平高于硬化组和正常组[(59.12±11.44)%vs.(53.34±10.78)%vs.(49.58±11.62)%,P<0.01],其AR发生率和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发生率均较正常组要高。在校正年龄等因素后,对可能导致SACD患者发生AR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4.08)、女性(OR=5.06)、颈动脉硬化(OR=3.57)及颈动脉斑块(OR=6.35)是预测SCAD患者发生A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当IMT的最佳临界值(cut-off值)为1.95mm时,预测SCAD患者发生AR的敏感度为86.3%,特异度为62.9%,曲线下面积为0.762(95%CI:0.670~0.853,P<0.01)。结论 SCAD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与AR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颈动脉硬化是发生A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神经内分泌分化(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NED)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有随访资料的61例PCa穿刺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嗜铬素A(chromogranin,Cg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在选定标本中的表达,分析NED与PCa各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影响PCa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61例PCa患者中有24例伴NED(39.3%),NED表达水平随着Gleason评分增加及穿刺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升高而逐渐升高(P<0.01),Syn分别与NSE及Cg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P<0.01)。伴NED组PCa患者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不伴NED组(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leason评分、NED是PCa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NED与PCa发展及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是判断PCa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 55岁以上自然人群中帕金森病 (Parkinson sdisease ,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 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基础 ,采用非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分析 55岁以上自然人群中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评估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对危险性。结果  55岁以上自然人群中 ,PD组和非帕金森病 (noParkinson sdis ease,NOPD)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 2 7.78%、5.55% ;年龄调整的发生率分别为 16.2 0 %、9.87%。与同一自然人群中NOPD组比较 ,PD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但主要增加低年龄组 (55~ 74岁 )中老年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性 (OR =8.59,95%CI :3 .13~ 2 3 .80 ) ;而且PD是低年龄中老年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6.2 7,95%CI :2 .3 5~ 19.2 7;OR =5.50 ,95%CI :1.52~ 19.94)。年龄调整的MMSE分值的均值PD组明显低于NOPD组 (P <0 .0 0 1)。结论 PD主要增加低年龄 (55~ 74岁 )中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性 ,而且PD认知功能障碍是疾病本身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我院RICU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的COPD患者204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住院24~48h内行床旁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DVT组及非DVT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评价实验指标的疾病识别能力。结果 204例患者中有39例发生DVT,总体发病率为19.1%。DVT组患者的D二聚体较非DVT组明显升高(P<0.001),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基础疾病、其他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D二聚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具有统计学差异,其cut off值为1.985mg/L,灵敏度为0.641,特异度为0.817。结论 RICU中COPD患者D二聚体升高与DVT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患者接受或不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全身转化风险。方法 回顾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1日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注册登记的OMG患者的资料,按照是否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比较了发病后2年内两组患者的疾病转化风险。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了免疫抑制治疗时程以及不同免疫治疗方案下的转化风险;使用分层分析,评价了不同亚组因子水平下主要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共收集702例以眼肌症状起病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信息,367例(52.3%)患者被纳入治疗组,平均发病年龄为(50.54±15.1)岁,其中159例(43.3%)为女性。335例(47.7%)患者被纳入对照组,平均年龄(49.1±14.6)岁,159例(47.5%)为女性。治疗组中28例(7.7%),对照组中106例(31.6%)患者在观察期内转化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经多变量校正的Cox模型分析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全身转化风险明显降低(HR=0.24;95%CI:0.15~0.37;P<0.001)。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