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轮对参数自动测量装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一种自动测量铁路车辆轮对参数并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新装置.该装置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结构光视觉传感器以及各种先进的测试和控制技术,实现了对包括轮对外形尺寸、车轮踏面擦伤和剥离等多个参数的全自动非接触测量,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轮对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
及时、高精度地测量列车轮对表面参数对铁路安全运输非常重要。尽管激光扫描测量法具有测量精度高和不易于磨损的优点,但目前国内外采用该方法测量车轮踏面时,实际测量精度和效果均不理想。提出一种基于激光线扫描测量法的轮对表面参数测量方法。系统基于三角测量原理,利用2个面阵CCD(Charge-coupled device)摄像机,获取来自被照射部分车轮表面的“散射”光图像。通过图像识别、特征提取、数据处理等方法,快速获取轮对踏面的参数。实验研究表明,该列车轮对踏面参数测量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铁路车辆轮对自动检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可自动测量铁路货车轮对参数并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系统,对其结构和一些关键技术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分析表明,该系统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精密传感器、摄像机以及各种先进的测试和控制技术,对包括轮对外形尺寸、轮对踏面擦伤、剥离以及车轴、轮对和标志板的标记等20多个参数实现动态在线测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测精度,解决了目前轮对测量手段落后、测量误差大、劳动强度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铁车辆轮对尺寸人工测量存在的工作量大且精度低等问题,介绍一种新的基于激光位移法的地铁车辆轮对尺寸在线检测系统。文章描述系统结构组成,给出系统的硬件选型设计和软件模块设计,阐述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实现轮缘高、轮缘厚和轮径参数测量的原理。为了验证系统的可用性,进行了现场轮对试验与过车试验,并将测量结果与人工测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具有测量准确、一致性好等优点,能够取代现有的人工测量,满足地铁轮对尺寸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王俊岭 《铁道车辆》2006,44(12):27-29
针对货车轮对几何参数测量装置研制过程中的测量控制,设计了基于VC 开发平台、电机控制卡和多功能数据采集卡的货车轮对几何参数测量装置测控系统。  相似文献   

6.
轮对几何参数及缺陷激光自动测量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一种新的轮对几何参数及缺陷测量原理,在测量机构上部安装5套平行四边形机构和多个激光位移传感器,采用通过式测量方式,在轮对行走时实现对轮对踏面任意点直径、轮缘厚度、踏面磨耗及擦伤、轮辋厚等几何参数的自动测量,改变现有需要测量平台和轮对支撑与旋转机构的测量技术。介绍测量系统误差自动修正方法,提供了测量系统在现场安装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车辆轮对作为重要的可互换走行部件,对列车安全行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我国列车轮对的参数检测基本还停留在手工测量阶段,技术落后、工作效率低.用数码相机采集图像,结合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基本能获得我们所需轮对各检测参数,并使测量精度满足检测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轮对参数在线自动检测方法与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针对运行列车基于激光三角法原理的轮对参数在线自动检测系统,论述了其测量原理和工作方法。该方法是将线激光器和摄像机分布在钢轨的内外两侧,线激光器投射到车轮的踏面上,外时钟同步触发摄像机,获取车轮截面轮廓图像,采用基于平面靶标的方法实现CCD摄像机的标定,通过坐标变换,求解算出轮对的各个参数。实测表明,该系统可完成运行列车轮对参数的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结构光视觉传感技术的轮对测量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非接触式轮对自动测量新方法利用先进的结构光视觉传感技术完成轮对各参数的测量.通过结构光扫描轮对,在轮对不同的部位产生相应的变形光,利用视觉传感及图像处理等技术提取结构光变形曲线,获取轮对几何信息,实现轮对外形尺寸、轮对踏面擦伤和剥离等多个参数的在线非接触测量.该方法简单、可靠,测量精度为±0.2 mm.  相似文献   

10.
车轮外形几何尺寸的测量对列车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激光图像法是当前主流的检测运行列车车轮外形几何尺寸的检测技术,然而在列车高速通过的情况下,传统的轮对外形尺寸检测系统在系统布局、机械设计和相机成像质量等方面无法满足车速的要求,激光图像法的检测精度会受到车速的影响,因此在系统方案及标定方法等方面对传统的轮对外形尺寸检测系统进行了改进,从而保证了在列车高速通过条件下,系统对车轮各个参数的测量精度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