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底压浆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超云  彭修权 《公路》2006,(6):214-216
桩底压浆可固化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以加固桩侧土体提高桩基承载力,介绍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航道桥的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桩底压浆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根据工程地质情况,介绍了桩端桩侧联合后压浆技术的应用、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桩基采用桩端桩侧联合后压浆技术后,单桩竖向承载力提高明显,技术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3.
骆首峰 《公路》2004,(10):86-90
基于大直径钻埋混凝土桩施工工艺的分析研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分别模拟桩与桩侧、桩端介质在不同注浆情况下的相互作用性状,分析了桩侧介质变化时不同深度处桩侧极限摩阻力的变化规律和桩端介质变化时引起桩端承载力的变化规律。结合甘肃地区,特别是跨越黄河流域公路桥梁的实体工程,对大直径钻埋混凝土桩在该地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比较,表明该桩型在甘肃地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成桩工艺不同,桩基的承载机理和工作性状会有明显差异。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和全套管护壁钻孔灌注桩两种施工工艺对单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以及两种施工工艺对桩身轴力和桩侧阻力发挥的影响规律,同时分析了两种工艺导致的桩基承载力差异。结果表明:全套管全回转钻孔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是泥浆护壁钻孔桩的1.25倍,桩顶沉降前者比泥浆护壁钻孔桩减小了36%,全套管全回转桩的施工工艺相较于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可以提供更高的桩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陈仕奇 《路基工程》2010,(4):102-105
通过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现场试验及水泥土室内试验,对深层搅拌桩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深层搅拌桩机型、相同机型不同机组的成桩强度均存在一定差异;施工时,选择施工队伍与选择机型同样重要;10 m复搅和全程复搅、增加复搅次数对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不大,深层搅拌桩施工工艺宜用10 m复搅;不同地层对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较大;浆喷桩桩长在12 m以内时,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比较均匀,施工质量可控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CFG桩的材料组成、设计计算、施工工艺及形成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实践证明.CFG桩与桩侧土形成的复合地基可显著提高原状土的承载力,变形减小,是处理软弱地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桩底压浆技术在帕克西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帕克西桥钻孔桩基础桩底压浆的施工,包括材料、设备及施工工艺。通过荷载试桩和O-Cell试验,揭示了桩底压浆后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成倍提高的现象,并对施工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叶俊能 《桥梁建设》2006,(3):5-7,41
通过采用自平衡测试法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航道桥基础试桩进行测试,转换以后得到荷载~位移曲线、桩周土的侧摩阻力和端阻力的分布。测试结果表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桩端注浆对提高桩基承载力和控制桩顶沉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公路》2021,66(7):115-120
桩基主要依靠桩侧和桩端土体提供承载力。大直径超长桩基的受力特性复杂,受土体性质、桩基类型、桩顶反力等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泥浆护壁施工工艺形成的侧壁泥皮的影响,其桩基承载力发挥离散性大。为研究桩侧泥皮对大直径超长钻孔摩擦桩承载及受力性能的影响,基于现场取样获得的泥皮强度,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从荷载沉降、桩身压缩、荷载分担比等角度,定量分析研究了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受泥皮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摩擦桩承载力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提供,泥皮效应对单桩极限承载力折减显著,其极限承载力仅为不考虑泥皮效应的38.5%,随着泥皮强度降低,桩侧土体侧摩阻降低,相同桩顶反力时沉降增大,单桩极限承载力降低。在实际工程中,泥皮的存在客观上很难避免,对于以桩侧摩阻力为主来提供承载力的大直径超长摩擦桩,宜采取措施降低泥皮含量,或增加泥皮强度,以保证桩基承载力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0.
粉喷桩与浆喷桩加固软土地基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高速公路试验段采用粉喷桩和浆喷桩两种地基处理方式,进行了施工后不同龄期的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载荷试验,并对两种桩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认为在饱和软土地区使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时,应优先考虑粉喷桩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因顶管施工的挤土效应对邻近高架桥基桩水平变形的影响,以无锡地铁青石路段1号地铁出入口为例,采用MIDAS GTS软件模拟浅覆土条件下矩形顶管顶进施工,计算在不同的顶管顶进距离、基桩与隧道间净距,以及不同的顶管开挖面顶进压力、管节与土体间摩阻力条件下的基桩水平变形。结果表明: 1)矩形顶管顶进施工时会造成邻近基桩发生沿顶进方向和垂直顶进方向的水平变形,且以沿顶进方向的水平变形为主; 2)不同于其他矩形顶管工程,浅覆土条件下基桩受顶管施工的影响范围约为隧道外4D(D为矩形顶管长边尺寸),基桩的水平变形随着净距的减小而增大,且当净距小于2D时,其水平变形呈非线性快速增加; 3)相对于开挖面顶进压力,管节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对基桩的影响更大,其水平位移变化可分为线性增长和非线性增长2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庞锋 《路基工程》2022,(6):159-165
以某主干路改扩建工程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不同水位条件下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及路基填筑对既有大堤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堤在扩建工程中存在不均匀沉降,在枯水期施工时,大堤呈现向背水侧变形的趋势;当水位升高至设计洪水位17.0 m时,堤身呈现向迎水侧产生微小变形的趋势,水位升高对大堤垂直方向上的变形影响程度较小,而对水平位移影响较大,但水平变形较小;水泥土搅拌桩法对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较为显著,且施工过程对大堤扰动较小,有效限制了大堤的水平位移,保证大堤在水位变化下地基处理与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在高速公路中 ,挖孔抗滑桩是高边坡防护、滑坡治理普遍采用的形式 ,但它在施工上却与普通挖孔桩存在根本性的区别。本文不但从结构受力、施工环境上 ,还从施工技术、工艺上阐述了与普通挖孔桩的区别 ,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桩基后压浆工艺是成桩时在桩身桩端预置压浆管路和压浆装置,待桩身达到一定强度后,通过压浆管路,采用高压注浆泵压注的浆液对桩端沉渣及桩侧泥皮进行固化,提高桩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达到提高桩身质量的目的。目前,通过后压浆工艺提高桥梁桩基承载力在高速铁路领域尚鲜有应用。京沈高铁顺义特大桥#189,#190墩地处岩溶地区,原设计桩长需穿越大量溶洞区域,施工难度剧增,投资成本巨大,现通过桩基后压浆工艺,缩短桩长,提高了基桩承载力。现场静载试验证明:后压浆能够显著提高基桩承载力,减少沉降量,既能在京沈高铁沿线岩溶地区进行应用,又使桩基避开溶洞区域,降低施工难度。  相似文献   

15.
袁胜祥 《路基工程》2021,(2):176-180
依托成都地铁13号线隧道近距离穿越娇子立交桥桩基工程,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隧道开挖对于托换桩基剩余承载力的影响,并分析了桩基与隧道净距、断桩长度比两个因素。结果表明:进行断桩处理的既有桩基的承载力发生明显的承载力损失,主要为桩侧承载力损失。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根据桩基与隧道净距、断桩长度比确定剩余承载力占比取值区间。  相似文献   

16.
结合高石碑船闸下闸首设计,研究了桩顶刚性连接、桩侧接触面的有限元建模技术,分析了闸首结构体系转换和施工过程的模拟方法。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研究了下闸首沉降和底板内力的分布规律,探讨了复合桩基的承载特性。分析表明,下闸首采用空箱式底板、复合桩基是合理的。最后,对下闸首的配筋、防渗、施工设计等提出了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17.
地铁运营后,跨线桥桥台路基段填土以及桩基施工时,会对已建成的地铁线隧道产生不利影响,为保证地铁安全,开工前需要进行分析.依托彩梅立交K1+105梅林关方向桥台填土与桩基施工对既有深圳地铁9号线的影响分析,通过PLAXIS 3D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桥台填土、桩基成孔浇筑等工序进行模拟,对既有地铁线进行安全评估,并对施工监测提出相应要求.其结果表明对于该工程,桥台后填土与桩基施工过程中,地铁隧道安全可靠,可以进行施工.同时该模拟对类似工程工况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结合某汉江特大桥基础的3根试桩资料,研究了在厚卵石层地基条件下不同施工工艺对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钻孔灌注桩的成孔工艺、泥浆性能指标、清孔时间及清孔方式都会直接影响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同时提出了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技术措施及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19.
姜伟 《隧道建设》2018,38(Z2):53-59
为研究地铁隧道近距离穿越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特点,基于深圳地铁5号线南延段某区间隧道下穿兴海大道立交桥工程,采用FEM方法对1#桥墩性状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1)同侧桥梁上部结构沉降规律相同,最大值对应右线隧道正上方; 2)到隧道开挖面距离越小,桥梁结构受影响程度越大; 3)当开挖面到桥桩距离L=7D(跨径)时,桥桩开始受到施工影响; 4)当L=3D时,桥桩沉降速率显著增大; 5)隧道上方桥桩竖向沉降变形最大,且沉降随埋深增大而增大; 6)桥桩上部水平位移方向指向隧道,桥桩下部水平位移方向相反,且横向位移极值随桥桩到隧道距离增大而减小。采用层次分析法提出隧道施工过程中桥梁变形控制标准,并对减小沉降变形措施提出建议。隧道顺利穿越城市立交桥,验证了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对旋喷桩的加固原理和在武广客运专线XXTJ-Ⅱ标段路基边坡加固施工中应用情况的介绍,以工程实例说明旋喷桩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检测方法,并提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