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文杰 《隧道建设》2014,34(5):484-488
为解决南疆吐库二线中天山隧道出口钻爆法反坡施工中突遇的超高压涌水施工难题,采取超前地质预报和隧道涌水量、水压及连通性测试,预测前方地质情况以及涌水变化规律。针对掌子面前方超高水压富水破碎围岩,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对超前注浆堵水、涌水掌子面直接排水、隧道进口施工降压泄水洞等方案进行比选,最终确定了超前注浆堵水施工方案,成功突破了中天山隧道6.3 MPa超高压富水破碎段施工,确保了隧道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2.
《中外公路》2021,41(2):256-260
为研究粤东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特长公路隧道路段线路方案,以广东大(埔)丰(顺)(五)华高速公路丰顺至五华段控制性工程——鸿图嶂隧道为依托,基于初测阶段勘察设计成果,采用定性分析、技术指标定量对比等方法,探讨比选了粤东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特长高速公路隧道路段线路方案,总结了设计过程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设计体会,为粤东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速公路隧道路线方案比选论证提供了借签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隧道轴线方案比选、隧道方案比选、隧道总体设计等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了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的设计情况,供类似隧道设计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龙永(龙山-永顺)高速公路选线设计中,在经过峡谷地段时采用高架桥还是隧道需进行方案比选。文中在分析了高架桥和隧道工程特点及现场地质构造等条件后,运用美国提出的交通与环境可持续设计发展理念——背景设计(CSD),对两类方案从地质情况、施工难度、对环境的破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选,简述了背景设计理念在比选研究过程中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5.
溶洞是公路隧道典型不良地质情况之一。以大董岭隧道施工中所遇大型溶洞处理方案的比选,介绍在该类溶洞处理过程中的一些方法,供类似隧道溶洞处理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美琴 《隧道建设》2000,20(B05):19-21
川藏公路前碉桥至龙胆溪段是天全通往二郎山隧道的关键路段,自然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为了避开不良地质,维持川藏公路的正常运营,拟建龙胆溪隧道绕避通过。本文对处于不良地质条件下改建隧道工程在方案比选时应遵循的原则作了初步的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以地质、技术和经济条件作为夏茂线位方案研究比选的主要依据,对夏茂长隧道方案和短隧道方案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得出短隧道方案是可行性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徐光 《交通科技》2015,(2):150-152
桐庐隧道方案的合理选择对杭黄铁路的社会经济效益、施工及运营期的安全非常重要。文中从与地方规划协调性、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及施工风险、工程实施难度、安全、工程投资等方面,对杭州至黄山铁路桐庐隧道方案进行了比选,提出明挖方案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工程投资省,予以推荐。  相似文献   

9.
根据迫龙隧道地区特殊的自然和地质环境,重点介绍整治改造迫龙天险路段的艰巨性、拟建隧道通过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以及比选隧道方案时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位于高原高海拔地区,周边环境恶劣、建设条件复杂,且国内外类似工程案例甚少的超长公路隧道工程建设方案,从工程规模、建设条件、施工工期、通风方案、防灾救援、工程造价等方面对不同隧道工程方案进行了综合比选,并从桥隧规模、平纵指标、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环境影响及行驶安全性等方面对不同总体路线方案进行了综合比选,推荐出相对合理可行、经济安全的隧道工程及总体路线方案,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拟建铁路成兰线横穿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龙门山脉,并通过汶川大地震重灾核心区,工程地质与地震次生灾害问题控制线路方案。文中以跨越龙门山脉选择沿安县雎水河谷方案的事例,探讨近震源区余震频发条件下复杂山区的选线技术,可供铁路、公路选线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较常用且预测准确性较高的预测手段是采用地质雷达对开挖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情况进行预测。以广大双线铁路下庄1号隧道为例,通过现场的数据采集以及后期的数据优化处理,可以生成地质雷达图像来较直观地预测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预测结果与现场开挖验证情况较为吻合,表明通过地质雷达数据点的优化处理提高了对开挖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妈湾跨海通道工程隧道选线快速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平  辛理敏  孔祥岁  刘学增  师刚 《隧道建设》2018,38(10):1630-1636
为解决滨海地区跨海隧道选线难题,依托妈湾跨海通道工程,在分析影响海底隧道建设安全的地质因素的基础上,从隧道线位地质适应性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地质条件、设计方案、施工方法等因素,基于打分制提出选线快速评价模型。模型包含平面曲率半径、纵坡坡度、抗浮安全系数、隧道埋深、与平面控制因素水平距离、差异沉降6项评价指标。选线快速评价模型前5项指标不满足设计要求时采用一票否决制,差异沉降指标考虑地下水位、土层性质、土层厚度、先期固结压力、车辆荷载等因素的影响,依据分层总和法计算隧道沉降; 同时,结合经验法推导出沉降曲率半径计算公式,并将沉降曲率半径划分为5个等级,从而构建出妈湾跨海通道工程隧道选线快速评价模型,并将其嵌入到三维参数化选线分析平台,实现隧道地质参数快速选取和隧道线位快速评价。采用选线快速评价模型对妈湾跨海通道3条盾构线位进行选线评价,评分分数分别为79.3、71.3、84.1,对隧道选线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超前地质预报在方斗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泉 《隧道建设》2005,25(6):38-41
方斗山隧道通过地段岩溶发育、水流量大、断层破碎带多且还有煤层、瓦斯,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隧道施工在不同的地质段需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案和措施,因此超前地质预报在施工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对方斗山隧道超前预报的必要性,预报的手段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在预报中应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客观有效地预报前方不良地质情况,准确地指导隧道施工,介绍了用于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不良地质预报的岩溶洞穴HSP探测技术,并以渝怀铁路甘溪沟隧道DK278+658溶洞为例进行的探测与分析,说明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这一技术的应用对隧道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的选择,确保隧道的安全、快速施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依托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某隧道,采用地质雷达对富水地层地下水及围岩裂隙发育情况进行超前探测分析,并根据探测结果对富水地层进行超前注浆。现场开挖与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地质雷达在隧道富水地层开挖过程中的有效地质预报,可以提前采取处理不良地质工程措施,为隧道顺利掘进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以大伙房特长隧洞桩号8+538前方的地质为例,利用TSP203对其进行地质解译。TBM开挖后所暴露的地质条件表明,TSP203利用泊松比以及波速的变化能够准确预报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18.
以十堰至巫溪高速公路鲍峡至溢水段鸡公寨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采用大面积地质调绘、岩性与构造专项调查、综合物探、钻探、综合测试与试验等勘察方法,查明了隧道深部的围岩条件和地质构造特征,获得了隧道围岩分级与稳定性计算所需参数,分析了地应力对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辉  韩自强  陈棚 《隧道建设》2019,39(Z1):355-360
针对某高速公路隧道掌子面临近富水断层F4-3的地质背景,为探明掌子面前方地下水发育情况,利用瞬变电磁法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通过多测线、多方位的探测方式,综合分析各方位测线的探测结果,预报掌子面前方地下水的发育段落及空间分布情况。预报结果表明: 1)YK90+755~ +811段地下水发育; 2)YK90+755~+811段富水部位主要位于开挖方向的左右两侧。最后通过超前钻孔验证,瞬变电磁探测富水区域和超前水平钻孔探测出水位置基本一致,较准确地预测了地下水的发育段落。实际开挖后富水情况与瞬变电磁预报富水段落及地下水空间分布基本吻合,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