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眼下,国内陆上风电发展如火如荼,海上风电也不甘势弱。根据最新风能资源评价,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3亿千瓦,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7亿千瓦,共计约10亿千瓦,海上风电发展潜力巨大。国家能源局的规划显示,中国希望在"十二五"末年海上风电装机达到5GW,到2020年达到30GW。预计将有几千台海上风电机组需要建设。虽然海上风机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优势,但因为我国的海上风机设计、施工安装、运营维护的大部分单位传统领域  相似文献   

2.
海上风电安装技术及装备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文章总结分析了海上风电安装特点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国内外现有风电安装船(或平台)类型、主要机具、关键结构及技术;并进一步提出了海上风电安装技术及设备发展趋势,为我国海上风电安装技术和装备发展提供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稳定,风力发电利用率高、不占用土地、适宜大规模开发,发展海上风电有助于能源低碳转型。要加快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除了科学谋划海上风电布局开发和创新,还需要设备质量的稳定作为支撑。文章通过对海上风电叶片制作特征及我国海上风电叶片产业制造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从人员培训、设备管理、物料评价、精益生产等方面,对海上风力机叶片的质量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风能作为可再生且清洁的能源已被广泛运用在各领域中。风能发电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电,还可以减少消耗常规能源。如何提高风能发电的经济收益,克服技术不够先进的问题,以及确保其在实施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本施工企业和人员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基于目前国内风电项目技术现状以及风电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创新的设施组织,实施了科学化施工的行为,重点介绍了一款基于海上风力发电的有效的单桩稳桩平台,目的是大力推进我国风电项目的建设,并且为施工人员在提高风电工程技术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国家发改委于2016年发布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国家能源局发的《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均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海上风电开发。重点内容涵盖:开展海上风能资源勘测和评价,完善沿海各省(区、市)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已开工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推动后续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建  相似文献   

6.
盛振国 《中国船检》2010,(11):83-85
叶片是风电机组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风电机组的风能利用效率和机组所受载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组的整体性能。叶片结构可靠性是叶片捕获风能的保证,并直接影响风电机组的运行寿命,叶片结构设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和利用风能的成本。为验证叶片设计的可靠性,需要对叶片进行设计认证及型式认证,目前认证工作主要参考的标准有IEC国际标准、GB国家标准、中国船级社CCS规范,认证工作遵循的原则为"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专用规则"。2008年底到2009上半年,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CCSC)对国内功率最大叶片——上海玻璃钢研究院3MW叶片进行了认证。经过双方近半年的努力,最终上玻院获得中国船级社颁发的3MW叶片设计认证、型式认证证书。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中国海上风电市场的迅猛发展,风险管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2019年4月,风能行业权威机构全球风能理事会(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GWEC)发布了最新《全球风能发展报告2018》(GWEC Global Wind Report 2018)。报告显示,中国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和并网容量首次超过所有国家(1.8GW),荣登榜首。英国与德国  相似文献   

8.
风电是干净的能源,可以减少传统石化能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此外,风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积极地开发利用风电对于改善能源系统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船舶投入到了风电领域的开发。本文重点介绍了大型坐底平台船风机分体安装适应能力分析,为其他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经过多年的风电技术发展,陆上风力发电技术已相对成熟,但陆上风力的不稳定、位置距离用电区较远、风电能力饱和等诸多问题慢慢体现出来,相比之下,海上风能具有平均风速高、风速稳定、距离负荷中心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等诸多优势,逐渐成为各国相继选择的主要替代能源之一。国内海上风电市场空间广阔海上风电过去几年在大量项目  相似文献   

10.
唐磊  杨青 《航海》2014,(4):58-60
1项目背景 海洋风能是一种洁净、价廉、储量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海洋风力发电是缓解能源危机、避免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海岸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储量远高于陆上,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在我国沿海已规划建有多个海上风电项目,且已进入到项目前期运作阶段。  相似文献   

11.
欧洲风能协会近日发布未来40年风能发展阶段目标,表示其2020战略、2030战略和2050战略将为实现欧盟2050年削减温室气体排放80%至95%的承诺作出切实贡献。截止2010年年底,欧盟国家风电装机量为8.4万兆瓦,满足总需求的53%。欧洲风能协会预测,2020年,欧盟国家风电总装机量将达到23万兆瓦,满足欧盟电力需求的15.7%,  相似文献   

12.
<正>海上风电安装船作为风电场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装备,未来一段时期内发展空间仍然广阔。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凸显和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海上风力发电因其拥有更好的风能条件和可观的环保价值,已由最早商业化发展海上风电的欧洲逐步走向全球,并且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海上风电  相似文献   

13.
安飞 《中国船检》2007,(10):56-58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深,可再生能源正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我国,自2006年颁布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以来,风电产业发展十分迅猛,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大力发展可靠、清洁、廉价的风能资源已在业内达成共识。而在风能发展的起步阶段,认证机构成为产业能否健康成长的胜负手,在众望所归中,中国船级社(简称CCS)已然步入风能认证领域,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强力助推器。  相似文献   

14.
刘啸波 《中国船检》2010,(9):54-55,118,119
早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欧洲就开始了大范围的海上风能资源评估及相关技术研究。世界海上风电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90年到2000年,海上风电处于小规模研究和开发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2000年至2008年,海上风电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08年至今,全球风电产业掀起了新一轮的"下海"热潮。2009年世界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689MW,同比增幅超过100%;世界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2110MW,较2008年增长48.5%,占到全球风电总装机量的1.2%。此外,据欧洲风能协会预测,到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量约占世界风电总装机量的比例将提高至40%。由此可见,海上风电已经进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相似文献   

15.
一、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趋势1.国外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趋势丹麦的哥本哈根湾建设了世界第一个商业化意义应用的海上风电场,此后各国开始了海上风电的建设开发。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在英国肖勒姆港发布的《2021全球海上风电报告》的最新数据,2020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6.1 GW,比2019年的6.24 GW下降2%。  相似文献   

16.
《船电技术》2011,(3):5-5
在我国陆地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大规模展开和海上风电建设正式启动的背景下,正在进行中的2010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成为国内外知名风机设备制造商竞相角逐的舞台。  相似文献   

17.
海上风电技术特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悦  时志刚  胡颖  张婷 《船舶工程》2012,34(1):95-99
从海上风能开发利用的技术包括所涉及风电场建设(机组排列、安装及运输、运行监控等)、风电机组设计、并网(海上高压系统、海底电缆、岸上接入设施等)等方面,对比分析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的技术差异,结果表明海上风电在基础安装、运营维护等方面较陆上风电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为进一步发展海上风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船检》2011,(6):102
"风能温室气体排放关键问题研究"项目启动经风能协会指定,由CCSC牵头组织实施的"风能温室气体排放关键问题研究"子课题启动会议6月3日在CCSC召开,风能协会、风电业主、整机制造商、主要零部件制造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技术专家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就下一步风电子课题如何开展工作进行了讨论。会议最终在课题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排放量的边界界定、下步工作重点及各单位分工等方面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9.
正海上风力发电作为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因其具有更好的风能条件,不涉及土地征用问题,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环保价值可观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高度重视,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那么当前海上风电安装船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中国船级社对海上风电安装船有哪些入级的相关技术要求?中国海上安装船产业发展还需从哪些方面补强?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船检》2009,(7):85-85
7月8日至10日,第六届亚洲风能大会暨国际风能设备展览会在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国家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在开幕式上发言指出:目前我国风电装备重复建设和重复引进现象严重.有的外商将相同的产品和技术先后向我国六七家企业转让或合资。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创新和开发产品的能力亟待提高。除此之外,我国风电设备标准和认证体系亟待加强.要建设制造.检测和认证使用的健康科学的认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