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济南作为全国首批6个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城市之一,通过运用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系统设计理念,对部分旧城区和泉城特色标志区的道路进行了改造,从横断面、公交站台、步行与自行车专用车道和过街设施等方面提出设计方案。工程实施后,改善了交通出行环境,提高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安全性和舒适性,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该文针对天津2020年将发展成为"超级城市"这个课题论述了第三代城市——"低碳生态城",结合天津"双港双城"新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对未来城市交通模式——绿色交通进行研讨,通过对"超级城市"未来的车与路的展望,对道路交通设计提出8点新理念,对公交专用道、慢行交通——自行车专用道、人行道布设及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创新思路进行初步研讨,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历经3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乡发展也领先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珠江三角洲绿道作为慢行交通的一种,其规划设计与建设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新时代下,为加快广东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旨在通过对绿道中慢行交通的规划设计方法了解与分析,以及结合绿道规划中慢行交通建设的实际效果,试图探寻绿道规划方法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复杂功能区如何实现慢行交通规划进行分析研究.以某城市非通过性道路进行慢行交通理念下的重新规划改进为例,采用车流量数学模型理论,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过能力进行计算,通过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增加潮汐车道、拓宽非机动车道等方式优化非机动车挤占人行道的状况.改进完成后,该道路的实际通过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社会调研发现,民众对该道路的交通状况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国内慢行交通系统现状,借鉴欧、美等国外先进经验,综合考虑时间与距离等影响因素,采用分担曲线模型对慢行交通进行需求预测分析,研究了快—慢交通换乘时间、距离关系及其有效结合与衔接的途径;提出了城市商业区、风景区等不同性质区域的交通规划,探讨了快—慢交通一体化交通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6.
王正同  吴奇峰  刘洋 《公路》2024,(3):326-332
雄安新区是我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0%,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80%的交通发展目标。遵循雄安新区公交优先、慢行友好的“绿色出行”指导思想,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雄安新区“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繁华不堵”的交通发展目标,以中交未来科创城为例,对“绿色出行”目标导向下的新区交通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围绕“交通有序畅通、街道活力繁华”的核心理念,以“先静后动、先人后车、先快后慢”为原则,从慢行交通、公共交通、静态交通、交通组织和智慧交通五大方面入手,研究提出:(1)净化地面交通、创新支路断面,构建慢行友好的活力街区;(2)“全时空”覆盖、“全过程”衔接,创新极致服务的地面公交;(3)价格调控、巧妙设计,合理引导小汽车交通;(4)支路右进右出、动态信号配时,科学组织干路交通;(5)智能驾驶多元化场景、定制智慧公交学生接送系统,打造智慧交通示范园区等规划创新策略与方案。规划思路突破了传统,是雄安新区绿色出行目标下智慧交通模式的创新与探索,以期为雄安新区其他新区绿色交通系统构建提供规划样板,为雄安新区实现“90/80”绿色出行目标贡献中交智慧。  相似文献   

7.
人本位的慢行交通在市政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行交通作为绿色交通的一部分对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市政建设过程中应该予以高度重视。该文通过分析慢行交通在规划、设计及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存在的几点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采用人本位的理念、合理配置道路资源、改善道路辨识条件、完善过街设施的时空布局,以及提高慢行环境的安全舒适度等具体的措施,用以完善慢行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8.
中小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多显"车本主义",以保障机动车快速通行为核心,而对行人和自行车交通系统重视不够,产生如人行横道宽度不合理、过街安全设施不足、人行道与自行车道被违规占用、行人与自行车随意横穿马路等问题,行人与自行车骑行人员的出行环境日益恶劣,致使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服务水平不高,制约了城市道路通行效率。中小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占有较高的比例,文中着眼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在中小城市交通系统中的特点,分析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参与者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出行环境。  相似文献   

9.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在曼海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械化大生产时代的到来让这一过去被认为是贵族专利的物品被更多普通人所享用。但与此同时,现实的拥堵、污染等问题开始困扰人们的生活。于是无车日的倡议被提出,号召人们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者就近步行,这首先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思。人们为了便于出行,获得更高的速度而买车;私车越多交通越拥堵,我们反而失去了效率和速度。9月22日即"世界无车日"这一天,让我们恢复行走和活动的自由,来体味平静生活的快乐,唤起民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慢行交通是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体的绿色交通。以常州市为例,解读了常州市慢行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常州市慢行交通的发展战略目标。分析了常州市慢行交通的实施案例,希望通过实践来引导城市慢行空间及慢行网络的建设,满足居民安全慢行、舒适慢行、健康慢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自行车交通现象日益凸现的原因出发,分析了近期自行车交通无序发展的危害和有序发展的合理性,指出了自行车发展和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该文针对我国城市交通系统中的自行车交通现状,分析了城市交通发展趋势,论证了自行车交通的地位和作用,并倡导居民出行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以及对未来自行车交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拥堵程度与其采用的交通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本文在石家庄交通运行模型的基础上,对可能的三种交通发展战略进行了测试,获得了道路拥堵等级数据。通过数据对比,得到绿色交通与小汽车共同竞争发展策略无需较大经济投入,交通运行基本良好,更适合石家庄的具体情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大城市自行车交通发展的利弊与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分析自行车交通现象日益凸现的原因出发,分析了近期自行车交通无序发展的危害和有序发展的合理性,指出了自行车发展和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城市常规公交与慢行交通系统特点的基础上,为解决从出行起点到公交车站“最后一公里”问题,利用慢行交通系统衔接常规公交,汇集城市道路网末梢的客流,缩短“最后一公里”的换乘时间;通过对“最后一公里”换乘时间的分析,建立乘客平均候车时间模型,为确定公交车发车间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交通安全为目的,通过对国内外的自行车交通的调查,结合我国的人多、车多的实际情况和国外典型事例,分析了我国自行车交通存在的问题,从快捷、方便、安全等方面对自行车交通进行了人性化的设计探讨,提出了适合中国的自行车交通的人性化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李海峰 《交通科技》2013,(Z1):98-101
以苏州为样本,简要剖析了当前国内外发展慢行交通的现状和经验,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人们的出行方式及出行需求,特别提出"沿水、沿城、沿景、沿街、沿路、沿轨"的思路,打造独具苏州风味的慢行交通。同时,前瞻性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慢行交通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城市道路,还要考虑"进城"公路、其他公路和水上交通,从全社会、全路网、综合交通的角度来统筹思索慢行交通的规划、布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聊城市的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有效地将各交通枢纽与商业中心、大型公建、医院、超市、菜场、学校、小区等出行目的地联系起来,免掉先步行后换乘其他交通工具的复杂程序,有效的解决了公共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既改变了原有的出行方式,实现了利好城市交通'微循环'和引导城市交通良性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以赣州三康庙环岛为例,分析其交通问题的根源之所在,对其采用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措施,并对不同措施进行了交通评价,从而得到了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与上海五角场环岛、陆家嘴环岛等相关案例的类比,对城市环形交叉口常见的交通问题、解决思路及措施进行了总结,可供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20.
每年的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在无车日里的出行方式,比较多的市民会选快捷、环保、健身的绿色交通工具自行车,说明自行车产品仍然深受广大市民和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自行车仍将继续担负着绿色交通、和谐交通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