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并兼顾其他性能,文章基于AC-13连续级配,对五种不同级配条件下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进行试验,并通过试验结果优化所需要的设计级配,提出适用于提高沥青路面抗滑性的级配范围。  相似文献   

2.
橡胶沥青混合料合理级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橡胶沥青混合料应用的级配结构形式进行总结分析,结合不同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试验研究,提出适合国内胶粉生产市场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合理级配结构。  相似文献   

3.
级配范围不仅对沥青混合料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更是控制混合料性能的重要保障。基于目前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过大、适用性不强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针对不同地域环境的级配范围优化方法。主要步骤包括:首先确定级配研究范围;其次在该范围内选取若干条能均匀划分该区间的不同级配曲线进行室内性能试验,得到路用性能参数;最后针对特定地区的气候、交通条件,采取专家评分的形式,根据得分情况确定混合料级配范围。以江苏地区Sup-13橡胶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优化为例,确定其优化后的级配范围,并通过试验验证和实践应用,证明了该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确定和混合料设计具有重要实用价值,设计的混合料地域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4.
粉煤灰级配碎石混合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察了不同级配类型和不同成型工艺的粉煤灰级配碎石混合料性能,分别采用CBR值、永久变形和弹性模量对级配碎石混合料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掺加粉煤灰后级配碎石混合料性能显著提高,振动压实的混合料性能优于击实成型的混合料,近似间断级配的混合料性能优于连续级配混合料。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现行规范推荐方法、SAC断级配设计方法设计了两种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然后采用析漏损失指标设计法对所设计的两种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了最佳油石比的确定,并对最佳油石比下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了排水性能、抗永久变形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等路用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与ATPB30相比,SACPB30排水性能稍差,但其水稳定性、抗永久变形性能、抗疲劳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更优,采用SAC断级配设计方法设计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更科学、更合理.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矿料级配走向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在推荐的AC-16型级配范围内,选取了5种代表性的级配曲线,分析了不同级配走向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型级配走向(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具有最佳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而规范级配上限(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7.
从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和级配碎石柔性基层路面的优缺点人手,在级配碎石中添加少量的黏结料,考察了不同级配类型的二灰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分别采用压实性能、强度和塑性变形、渗透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掺加二灰后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性能显著提高.特别是二灰的填充系数为0.9,预留12%的空隙率的混合料,能提高纯级配碎石的模量、级配碎石的施工和易性、使基层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减少路面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8.
在规范提供的AC-13级配范围内选择了7种级配,以GTM为手段进行配合比设计,并进行了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抗水破坏能力、渗水能力及抗滑能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VMA与抗车辙能力有显著相关关系,对于特定原材料、特定的成型方式,粗细集料比例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有重大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对贝雷法参数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基于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能力及抗水破坏能力,兼顾密实与抗滑能力的AC-13优化级配范围。  相似文献   

9.
沥青稳定基层混合料的矿料级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誉  岳学军  汪世川 《公路》2007,(1):165-167
本研究的目的是选定合理的沥青稳定基层混合料级配,并研究其力学性能和疲劳规律。首先,通过与国外沥青稳定基层常用级配及国内相关级配的比较,以及大量的马歇尔试验和强度试验,初选出沥青稳定碎石1号(公称粒径26.5 mm)和沥青稳定碎石2号(公称粒径31.5 mm)两种级配类型;然后,在M TS810材料试验系统上进行了应力控制的疲劳试验,研究其抗疲劳性能。试验表明,这两种级配的沥青稳定基层碎石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优良,能够用于修筑高等级公路的沥青稳定基层。  相似文献   

10.
SAC系列级配的抗剪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轴贯入试验与无侧限抗压试验的方法,从不同级配,不同沥青,不同试验温度以及不同成型方法这几方面对SAC系列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试验结果作出了分析,认为:级配条件较粗时,混合料抗剪强度和变形都得列了改善;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或者沥青黏度的减少,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各项指标都呈下降趋势。同时认为静压成型方法不太适合粗骨料含量很高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1.
由于材料内部结构的差异,不同级配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不尽相同.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不同沥青和不同级配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结合试验数据,讨论了沥青和级配对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集料级配对沥青稳定碎石高温性能的影响,基于相关学者的ATB-25、ATB-30的9种不同级配的沥青稳定碎石60℃车辙试验数据,运用灰关联熵方法分析了级配参数对沥青稳定碎石高温性能的影响显著程度,获得3个关键级配参数,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3个关键级配参数与动稳定度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沥青种类和沥青含量相同时,2. 36 mm和4. 75 mm筛孔通过率、0. 3 mm~1. 18 mm区间质量分数与沥青级配碎石高温性能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且当它们的比例分别为25%、31. 5%、8. 5%时,ATB-25混合料具有最佳的高温性能;当比例分别为24%、29. 5%、8%时,ATB-30混合料具有最佳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从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和级配碎石柔性基层路面的优缺点入手,在级配碎石中添加少量的水泥黏结料,考察了不同级配类型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分别采用压实性能、强度和塑性变形、渗透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采用间断级配,掺加少量水泥(1%),不但能提高纯级配碎石的模量、施工和易性、减小塑性变形,同时还使基层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从而减少路面的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14.
对采用改性沥青的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性能进行了比较,并以适当延长试验时间的方法比较了材料的抗车辙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性沥青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随着沥青掺量的变化和材料级配的不同存在很大差异;进一步的浸水车辙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了改性沥青的混合料,其抗车辙性能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从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和级配碎石柔性基层路面的优缺点入手,在级配碎石中添加少量的粉煤灰,考察了不同级配类型的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分别采用压实性能、强度和塑性变形、渗透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采用间断级配,根据填充系数决定粉煤灰用量,不但能提高纯级配碎石的模量、施工和易性、减小塑性变形,同时还使基层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从而减少路面的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16.
均匀试验是目前用于材料配方设计最流行方法之一。该研究将均匀试验用于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将均匀试验与体积设计相结合得到的级配可以实现级配骨架密实。通过5种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的级配其高温稳定性、抗水害性以及低温抗裂性均要优于Superpave级配,通过禁区下方的级配高温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不同地区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有着较大的差异。为了确定合理的级配范围,该文应用三种级配理论模型,通过关键筛孔通过率的控制,确定了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理论级配,并分析了关键筛孔通过率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高速公路用级配碎石基层的混合料质量,需要建立基于性能的级配碎石混合料设计指标。利用BISAR程序计算了福建典型结构级配碎石的最大应力、最大剪应力值,同时预估了100 kN标准荷载作用2 000万次下级配碎石变形量占结构总变形量的百分比;然后选择12种级配碎石混合料测定了动态三轴试验的回弹模量、变形率和静态三轴试验的剪切强度;最后分析提出了基于性能的级配碎石混合料设计指标,用于指导福建省级配碎石混合料设计。结果表明:⑴级配碎石需要足够的模量来保证承载能力,同时在沥青路面结构中该混合料可能会产生压缩永久变形或剪切破坏,因此其混合料需要具有一定的抗永久变形能力和较高的剪切强度;(2)可以取回弹模量300 MPa作为级配碎石混合料承载能力的性能指标;(3)福建省典型结构中级配碎石基层最大剪应力为332.8 kPa,最大主应力为396 kPa,考虑1.2倍保证系数,可以取静态三轴试验的剪切强度395 kPa作为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抗剪设计指标;(4)按照级配碎石基层永久变形量占结构总变形率不大于13%考虑,可以取动态三轴试验的20 000次和50 000次的变形率不大于10~(-8)作为级配碎石混合料抗永久变形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9.
刘文建 《路基工程》2022,(6):113-118
基于室内试验,对比了ATB-25、ATB-30、AC-25、LSAM-25、LSAM-30、AM-20等6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力学性能、疲劳性能和抗反射裂缝性能。结果表明:6种沥青稳定类材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排序为ATB-30>ATB-25>LSAM-30>LSAM-25>AC-25>AM-20,低温抗裂性能与抗水损害性能排序为AC-25>ATB-25>ATB-30>LSAM-25>LSAM-30>AM-20。抗裂性能方面,AC-25抗疲劳性能最优,ATB-25抗反射裂缝能力对水的敏感程度最低。ATB沥青稳定碎石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25兼顾了高温抗车辙性能和抗疲劳性能,适用于重载和重交通沥青路面,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适用于中轻荷载等级沥青路面。工程实践中应结合道路所在气候分区特点和使用性能要求,综合考虑下面层沥青稳定类材料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20.
该文对面层采用Superpave级配设计方法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从水稳定性、抗车辙性能、低温性能三个方面与传统的AC级配设计方法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对比试验;同时按照Superpave级配,分别采用标准马歇尔、大型马歇尔、旋转压实三种成型方法对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水稳定性、抗车辙性能、低温性能的对比试验,提出宁夏地区推荐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和成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