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了醇类汽油对炭罐工作能力、脱附特性和残存特性的影响;通过对油箱进行昼间呼吸试验,研究了醇类汽油对蒸发排放量的影响;通过整车蒸发排放试验以及色谱分析试验研究,验证了目前的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对醇类汽油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在排放80000km耐久试验前后对车用乙醇汽油和93#汽油的蒸发污染物排放进行对比测量,研究车用乙醇汽油对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一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的车用乙醇汽油对目前汽车的蒸发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高海洋  刘斌  高俊华  崔正来 《汽车工程》2007,29(2):125-127,145
通过大量试验数据表明,正在我国使用的乙醇汽油对目前汽油车所装的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特别是炭罐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乙醇汽油油箱的总体蒸发量与目前供应的国三汽油油箱的总体蒸发量相同,因此就汽油车蒸发排放而言,可以将乙醇汽油作为汽油相同使用。  相似文献   

4.
文中主要对欧洲与美国蒸发排放法规进行比对研究。针对一台满足欧洲、美国排放法规的轻型车,分别参照欧美法规,进行热浸、昼间蒸发试验。按照美国排放标准得到的热浸、昼间蒸发排放结果分别为0.166g和0.585g,均高于按照欧洲排放标准所测得的排放值0.028g和0.388g。结果表明,美国蒸发排放标准较欧洲排放标准更为严格,对车辆的碳罐系统要求更高。通过对蒸发排放的试验内容、试验流程、排放法规制定趋势及排放结果进行异同分析,为我国进一步完善蒸发排放法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一辆满足国Ⅴ排放标准的新生产轿车为试验样车,在NEDC测试循环下,车辆分别燃用国Ⅴ汽油和F-T汽油,应用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进行了气态污染物排放、颗粒物质量排放和颗粒物数目排放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燃用国Ⅴ汽油,燃用F-T汽油后THC排放和CO2排放分别降低了14.3%和2.8%,CO和NOx的排放分别增加26.8%和104.8%,颗粒物质量排放量(PM)和粒数排放量(PN)分别下降了26.5%和39.1%。研究分析表明,满足国Ⅴ排放标准的轻型汽车在不进行人为调整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F-T汽油使用适应性,且燃用F-T汽油比燃用国Ⅴ汽油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以及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6.
中国Ⅱ、Ⅲ阶段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差异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国华 《汽车技术》2006,(10):30-32
从试验设备、试验准备和试验过程3方面,比较了《GB 18352.2-2001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II)》与《GB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I、V阶段)》两个标准在汽车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方法方面的差异;从燃油供给、燃油蒸发控制装置等方面,对降低车辆蒸发污染物排放进行了技术分析,提出了达到第III阶段蒸发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措施;论述了在用车的维护保养和加油排放控制与降低燃油蒸发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非燃油系统蒸发排放挥发源,指导其管控工作,通过模拟整车蒸发排放试验条件,使用1立方米舱对非金属内外饰零部件、工艺胶、车身油漆进行蒸发排放测试,计算出各部分的蒸发排放散发量,并对其排序。经分析发现车底涂料、焊缝密封胶、轮胎、车身油漆为非燃油系统蒸发排放最大挥发源,合计占到挥发总量的96%,为主要的管控方向。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技术对乙醇汽油(E10)和汽油蒸发排放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在乙醇汽油和汽油的蒸发排放物中鉴定出27种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碳原子数为3~7的烷烃和烯烃。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汽油蒸发排放物的绝对含量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相应增加,在52℃时的排放是30℃时的近3倍;严格控制蒸汽压后,乙醇汽油与汽油在蒸发特性上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蒸发排放是指由于汽油的易挥发特性,致使汽车油箱中的汽油不是被汽车全部燃烧掉,而是有一部分汽油以气态的形式排入大气中而产生的排放.蒸发排放是车辆直接向大气中排放HC化合物的污染源,目前已引起人们的关注.HC化合物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害,过量的HC化合物与NOx化合物会产生具有很强杀伤力的光化学烟雾.油箱中产生的HC如直接排入大气,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燃料也是一种浪费.  相似文献   

10.
国产轻型汽油车蒸发排放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述了汽油车污染物的来源及控制汽车车蒸发排放的必要性,比较分析了常用的两种蒸发排放测量方法,基于大量测量结果说明了国产轻型车蒸发排放现状,试验分析了蒸发排放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马自达6轿车采用了先进的汽车技术,其污染物排放控制可达欧3标准。马自达6轿车排放控制系统主要由燃油蒸气排放控制系统,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曲轴箱强制通风控制系统和三元催化转换器组成。论述了马自达6轿车排放控制系统各主要元器件的检修。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国Ⅲ排放标准的执行利于摩托车产业的升级,也利于摩托车企业和检测机构抢占市场制高点。同时,对企业和检测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燃油蒸发排放作为主要测试项目之一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宋进桂 《车用发动机》2002,(5):47-49,53
介绍了 2 0 0 1款三菱帕杰罗 (PAJERO)V73型越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 (EVAP)、废气再循环 (EGR)以及空燃比闭环控制等排放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机动车道路排放的实时测试系统开发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OEM-2100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机动车道路排放实时测试系统,并在实际道路上进行了轻型车的实时排放测试。计算了路段排放因子和排放总量,分析了车辆各行驶工况所占时间和排放量比例以及平均排放率,研究了各工况下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贡献率,为准确测定交通流中单车污染物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该测试系统为建立排放模型提供数据依据,对于评价交通控制改进措施和智能交通系统对排放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柴油-酒精混合燃料发动机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柴油—酒精混合燃料物理化学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混合比例的柴油—酒精混合燃料发动机的性能。研究表明:柴油醇燃料发动机的有效燃油消耗率较柴油机的升高,而有效能耗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发动机的碳烟排放明显降低,在保持同样排温的前提下,其功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尾气排放明显降低;柴油机使用混合燃料后,滞燃期延长,燃烧持续期缩短。在采用推迟供油的条件下,柴油—酒精混合燃料发动机的尾气排放性能可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应用美国Sensors公司生产的SEMTECH-DS车载排放测试仪,通过双怠速法、ASM稳态工况法及道路工况法对同一品牌不同行驶里程的城市出租车进行了排放特性的研究,比较了不同测试方法对排放测试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了车辆行驶里程与排放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双怠速工况下排放污染物超标的行驶里程与ASM工况基本相似;道路工况对汽车污染物排放影响显著;3种测试方法下的HC排放污染物均随行驶里程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7.
不锈钢主要应用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排气系统所处的环境本身十分恶劣,内部废气成分复杂,并且随排放升级,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柴油机排气处理中,尿素分解产物会与汽车废气混合形成热氧化环境,对排气管等不锈钢构件在冷凝液中的腐蚀性能具有较大影响。本文首先论述了汽车排气系统的结构和使用的材料,接着论述了过去汽车排气系统的材料使用变化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利用底盘测功机模拟汽车实际道路行驶稳态工况,以福莱尔QCJ7081型汽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在不同载质量、不同车速、不同挡位下的污染物排放特性试验。并分别拟合出在4挡空载情况下,排放因子CO、HC、NOx和总污染物排放因子随车速的变化规律多项式。结果表明,空载情况下,试验车辆总污染物排放因子最低时的车速约为95km/h。通过换挡规律分析认为,汽车排放污染物是由发动机和催化器的匹配以及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匹配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王永军  徐世利  王彬 《汽车技术》2006,(4):13-15,38
根据欧3/欧4排放法规的要求,对捷达/宝来轿车装备的1.6L2VRSH型发动机冷起动/暖机工况排放进行了优化。通过采取合理选择催化转换器、空燃比标定优化、调整点火提前角、加装二次空气系统等措施,可使1.6L2VRSH型发动机分别满足欧3、欧4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祁俊荥  钟绍华 《天津汽车》2007,(2):13-15,44
HCCI燃烧是一种新的发动机燃烧技术。文章研究了在不同的进气门和排气门最大开启点下,NOx和CO排放随气门正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排气门正时提前很多且增压压力和过量空气系数在增大时,NOx排放最低,而CO的排放最高。阐述了有效降低NOx和CO排放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