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前人的理论和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水平管道中推移质与悬移质组成的几何关系,对于水平管道中推移质与悬移质的之间比例与平均流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推移质、悬移质与平均流速之间的关系式,确定了管道输送中的重要系数K4,对以后研究管道内流速分布以及确定临界速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广州市琶洲大桥北段高架路,本文通过实测分析了高架路两侧PM_(2.5)质量浓度的分布特征,解析了车流量、车型比例、风速风向、温湿度等因素对PM_(2.5)浓度变化的影响,同时建立了高架路机动车尾气排放与扩散模型,并通过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对比阐明了误差原因。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PM_(2.5)浓度随着与高架路面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垂直方向上,PM_(2.5)浓度随着垂直高度的下降先升高后降低。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车流量影响较小,而货车比例、风速风向、温湿度对于PM_(2.5)浓度分布的影响较大。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高架路机动车尾气排放与扩散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高架路PM_(2.5)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选取与国家储备相关的7939篇期刊文献以及861篇博硕士论文,经过人工筛选和统计分析,从论文数量、年份分布、文献涉及的储备品种和研究主题等多个维度剖析国家储备理论研究的特征,并针对目前国家储备理论研究的不足,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快构建储备理论体系和推动高校储备学科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促进国家储备理论研究工作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4.
5.
为更好地认识沥青材料的自愈合特性,文章阐明了沥青毛细管流动理论及扩散模型,以基质沥青、橡胶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试验温度和持续时间对沥青材料自愈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沥青柱的高度差逐渐增大,沥青材料的毛细管作用越明显,沥青材料的自愈合效果越好;在相同条件下,沥青材料自愈合性能由大到小排序为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橡胶改性沥青;毛细管流动扩散理论及沥青毛细管试验能够较好地表征和反映沥青材料的自愈合特征,能够为分析沥青材料的自愈合性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输》2015,(9)
流线设计在铁路客站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铁路客站流线设计实践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明确流线设计是在设计中具有非独立性以及分阶段、分交通主体、分区域、分专业设计等特征的创造工作。对基于单一运输模式铁路客站背景下建立的传统流线设计理论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指出既有的流线设计理论体系中流线的概念及内涵、流线设计的对象范围及实现手段不明确,以及流线设计与运营管理、客站其它要素设计之间的关联研究不足。提出了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流线设计理论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明确流线的本质是交通流的通行空间,是具有一定交通流承载量和三维空间形态的交通流运行空间轨迹;明确流线设计工作的实质是新建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设计阶段的交通规划工作;将流线设计工作抽象为一类具有典型特征的特殊形态交通网络的构造工作;将流线设计的对象与范围进行扩展;将流线设计方案的网络特征归纳为"多交通主体复合立体虚拟网络"。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13.
文章对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和精轧螺纹钢筋进行对比试验,研究钢绞线和精轧螺纹钢筋竖向预应力的规律,分析了两种不同竖向预应力体系的特征和预应力损失,结果表明钢绞线和精轧螺纹钢筋的第一次张拉预应力损失率和两者长期损失率基本相同,竖向预应力钢绞线的第二次张拉效果明显,预应力损失率较第一次张拉减小近1/2,对于控制主拉应力较大的高腹板的竖向预应力可靠度较大,证明了钢绞线作为竖向预应力筋的实际意义,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公路隧道照明中相比中间段基本照明而言,加强照明采用传统宽光曲线照明的性价比并不高,较长照射路径反而易造成过多的光通量损耗。为此,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隧道加强照明进行仿真,对比收光型和非收(宽)光型两种配光曲线的照明计算结果,分析收光曲线的照明效能并进一步优化配置。研究结论为:加强照明收光型配光曲线比非收光型配光曲线更节能,当路面平均照度要求为1 500 lx时,非收光曲线照明需求光通量高出收光曲线照明15.8%;收光曲线照明时路面照度总均匀度并不比非收光曲线照明低;对称型收光曲线拱顶单光带布设时,横向偏0.45 m时照明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研究空冷器管道系统的流体均配问题,引入多孔介质模型,应用Fluent对空冷器的管道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空冷器的压降越大,管道系统的流体分配越均匀;分流集合管与汇流集合管中的压力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管道系统的流体分配;分流集合管与汇流集合管中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有利于管道系统的流体均配,当二者的流体流动方向相同时,沿流动方向各支管流量依次增加。管道系统结构优化后,流体分配更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