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但也有相对优势部分,那就是商用汽车。中重型载货汽车从生产规模、产品成本等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劳动力密集的某些改装车、专用车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农用车、微型车则更是具有中国市场特色的优势产品,这些产品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已占据优势地位,产品档次也符合我国的消费水平,在有效保护期内,生产规模会进一步扩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因此,商用车将是中国汽车工业中相对生存能力较强的产品。但也必须看到,我国商用汽车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档次不高,不能满足用户日益提高的要求,因此,同国外大厂商进行合资或合作以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入世后,伴随着中国汽车的“井喷式”增长,汽车零部件业也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增幅超过了轿车、客车、载货车等行业,在12个小行业中居第一位。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让全球汽车产业及相关领域的投资者都不能忽视。武汉市零部件企业也应随着整车的发展“与时俱进”,加快配套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3.
我国何时实行“汽车召回”制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自美国实行汽车召回制度以来,其汽车产品的质量及安全性得到大大提高。目前,其它国家如加拿大、日本、韩国及一些欧洲国家也仿效衽汽车召回制度。中国入世后也将与世界汽车业及有关法规接轨。为此,中国也应积极制订汽车召回制度,以促进汽车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中国应该是当今世界上汽车产品的需求和消费最后也是最大的市场,那么最大的现实和潜在的需求吸引了世界汽车工业的巨头纷纷登陆中国,展开激烈的竞争和蚕食,国内市场已经国际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了。代表中国汽车工业以及零部件工业的并非是免费的午餐,汽车零部件面临着生存的巨大压力,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世界汽车业在中国的战略,特别是零部件巨头企业在中国的渗透策略,面对关税的调整、行业的重组等等诸多竞争因素的变化,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作为工们零部件业将如何应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没有自主品牌,确实是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然而没有自主品牌,不等于完全为别人做,也并不完全是别人的辉煌。因为品牌和贴牌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为什么韩国经济所受的冲击很大  相似文献   

6.
吴勇 《汽车情报》2006,(17):6-8
油价持续飙升,燃油税政策也箭在弦上,节油已经成为整个汽车行业不得不面对的紧迫任务。围绕新型汽车动力的开发也在中国汽车界悄然发生,越演越热。随着一汽丰田将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引入中国,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也开始开拓研制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也被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家排入量产日程表。由此引发的新能源汽车的“游戏”正式开始了,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界讨论的热点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车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出口数量已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分布较广,且多为发展中国家。在研究出口目标市场时发现一个被中国汽车企业忽视的国家——印度。2007年前10个月,中国汽车出口到印度只有1000多辆。印度是一个有着超过10亿人口的大国,其汽车市场2007年也呈快速发展趋势,2006年汽车产量超过200万辆,汽车保有量接近1800万辆,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和中国。  相似文献   

8.
肖军 《时代汽车》2005,(11):36-37
有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轿车需求将达到550万辆,汽车市场销售额10000亿元,汽车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大约可达2500亿元-3000亿元。汽车电子产品在汽车成本中的比例也将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轿车中的比例将达到30%-40%。预计未来10年,国内汽车市场将持续以15%-2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国内的汽车生产总量将增长到1000万辆。相应地中国对各种汽车电子产品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同时,新兴的汽车电子产品还将不断出现,这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汽车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王皓 《辽宁汽车》2003,(2):41-41,42
中国汽车消费信贷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从起始阶段已逐渐成熟。这个过程也预示着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从传统逐渐走向现代。消费信贷正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消费方式,特别受年青人的喜爱,也正在各个消费领域展开。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汽车售后服务现状及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目前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状况中国加入WTO之后,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在中国这巨大的市场上争奇斗艳。同时竞争也趋于白热化。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程度的加剧。汽车质量、性能日益提高。产品同质化程度也一步步提高,汽车价格战愈演愈烈,各大汽车厂商的利润空间也越来越低。据有关资料显示,汽车售后服务市场是汽车产业链中最稳定的利润来源,可占总利润的60%左右,而整车销售和零部件供应各占总利润的20%。  相似文献   

11.
最近有日本媒体报道,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日本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中国生产的积极性呈现跃跃欲试的热情,甚至出现一股空前高涨的汽车零部件投资潮流。迄今丰田汽车公司与本田汽车公司正在不断扩大在华的生产规模,因此也带动了一大批配套零部件厂商向中国直接投资进行当地化生产。不仅如此,甚至在日本本土也已经看到采购在  相似文献   

12.
刘杰 《汽车与配件》2005,(28):46-49
我国的汽车运动产业在F1以及一系列世界定级赛事落户中国的刺激下.开始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尽管这项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中国本土的汽车运动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不遗余力地将自己和拉力赛、场地赛以及各种新兴的汽车赛事捆绑在一起,推广自己的同时,他们也在为中国的汽车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为此,本刊编辑部采访了横滨轮胎和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  相似文献   

13.
JERRY 《汽车杂志》2005,(12):70-75
领驭,一个在中国本土设计的“大众”品牌汽车。它的到来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它不是B5.5也不是B6.但它却是一台新的帕萨特,一台属于上海大众,属于中国的独特新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汽车情报》2007,(7):29-30
作为汽车流通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汽车报废处理是实现报废汽车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的必然途径,在整个汽车市场和汽车使用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自然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完善的汽车报废管理制度不但有利于促进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保护环境、维护交通安全等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目前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每年的报废量也随之增加,因此报废车的处理以及再生利用问题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5.
合纵联横是中国历史上抗击强敌的著名招数,政治色彩非常浓厚。但是,随着中国车市冰季的到来,任何一家汽车厂商都难免有如临大敌的危机感。于是乎,十八般武艺、三十六计齐上阵,甚至当年老祖宗们没有彻底实行的合纵联横抗秦之招也被搬了出来,帮助入市产品打天下,一些精明的厂家更在此基础加以发挥,可谓招招凌烈,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16.
李林 《世界汽车》2003,(5):15-16
在中国的成语中,有“防患未然”一词,它的意思是说要防止祸患于发生之前,以免铸成大错。而目前在业内外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汽车召回制度”,无外乎也是这个用意。出了问题不怕,只要告知公众、及时补救,哪怕是再大的问题,也能将损失和所可能产生的潜在危害减少到最小。公开召回、及时补救,无疑是理智、科学、严谨、坦荡和负责的态度,是汽车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的素质、能力和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50年的发展,我们高兴地看到,到2003年底,我国汽车工业年产量已达到444万辆,在世界排名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汽车工业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笔者认为,当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了关键的阶段,必须需要解决好三个重要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汽车驾驶员》2006,(8):6-12
在去年,我国汽车市场以近592万辆的销量超过了日本本土的580万辆,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产销量逐年攀升的同时,中国设计的汽车也开始崭露头角。作为中国未来的汽车设计师,来自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车身设计专业方向的同学们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眼中的汽车发展趋势。 目前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车身设计专业与各大汽车厂商之间有着广泛的合作,在采访中我们也看到了某著名汽车厂商的委托设计,也许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不用多久就会出现在你眼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入世与车市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平静而正式地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43个成员国。我国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说:“入世对中国的影响不会是立竿见影、一夜之间发生的,中国入世的那一天将是很平静的一天。”的确,这一天悄悄来,悄悄去,因为国人早有心理准备。入世给国内车市带来了竞争.也给企业带来了商机。当厂家们感受到“冬天”的寒意时,消费者却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春天”。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时期,国外各知名品牌车辆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于是在二十世纪末、中国汽车制造商大面积掀起了合资、合作生产的浪潮,带动了生产配套工业。同时给汽车售后服务行业创造了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