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建章 《汽车技术》1993,(10):20-25
对排气制动工况下的柴油机实际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并通过计算实例揭示了排气制动工况下柴油机排气门发生反跳现象的实质。排气门反跳严重时将大大降低配气机构的工作可靠性,减小排气门反跳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排气制动器蝶阀阀片上节流孔截面积,根据使用经验,提出了节流孔尺寸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2.
谈减轻我国汽车发动机排气污染的实胜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巽俊 《汽车技术》1997,(2):1-4,55
从我国的汽车保有状况,道路状况,汽车产品质量状况等方面,谈了治理汽车排气污染的迫切性。分析分析了汽油机,柴油机的排气污染物生成机理,分别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减轻车用汽油机,柴油机排气污染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谈减轻我国汽车发动机排气污染的实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我国的汽车保有状况、道路状况、汽车产品质量状况等方面,谈了治理汽车排气污染的迫切性。分别分析了汽油机、柴油机的排气污染物生成机理,分别从几个方面阐述减轻车用汽油机、柴油机排气污染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要地介绍研究了国内外柴油机排放控制现状和发展,分析比较了国际上现行排放测试方法及技术,为合理控制和科学监测我国汽车柴油机的排气污染物排放,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测试方法法规,确立了法规制定原则和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四、排气后处理 在汽车整车技术中,早就有了“被动”和“主动”的概念,例如被动安全性和主动安全性等。这个概念现在被延伸到了排气后处理系统。 (1)被动排气后处理系统 所谓被动排气后处理,是指利用某种系统对已经在发动机中发生的排气进行净化处理。氧化催化转化器就是一种被动排气后处理系统。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柴油机开发者早在1988年就开发并且采用了柴油机用的氧化催化转化器。今天,德国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内外排放法规的比较,综述了控制发动机排气污染的关键技术,预测了柴油机和汽油机的排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最新技术及其应用现状,阐述了它们各自的特点、综合应用以及有待改进的方面,并对未来超低排放法规的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车用柴油机排气微粒分流式稀释取样测量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刘忠长  何平 《汽车工程》1997,19(1):45-51
本文设计了一种测量车用柴油机排气微粒的分流式稀释取样系统并制出了实验样品。文中说明了系统的布置和主要参数。重点是用CO2示踪法标定了不同发动机工部下的稀释比。用该系统测量一台车用柴油机的排气微粒结果表明该系统效果好,很实用。  相似文献   

9.
汽车发动机排放污染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排气污染物生成机型,分别从发动机技术、使用管理和汽车燃料几个方面阐述减轻汽车发动机排气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车用直喷柴油机稳定工况下排气微粒与烟度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刘忠长  刘巽俊 《汽车工程》1997,19(4):206-209
本文通过测量一台车用直喷柴油机50个工况下的微粒排放和烟度,得出了排气微粒及其干组份与滤纸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微粒的可溶组份与排气中气排气中气态总碳氢 之间的关系,并且回归成经验公式 。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排气微粒后处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自行开发研制的以过滤体微波再生技术为基础的柴油机排气微粒后处理系统的总体组成、工作原理、设计原理及设计思想。详细分析了微粒过滤器的结构设计及微波再生系统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微粒后处理系统对柴油机排气微粒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净化率在50%~75%。  相似文献   

12.
进、排气背压对涡轮增压柴油机工作过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在不同进、排气背压下,测定了柴油机示功图,进、排气管温度及压力,柴油机输出功率和排气烟度等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柴油机放热率,分析了进、排气背压变化对柴油机放热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背压变小后,柴油机燃烧持续期变长,热量利用率低;排气背压增大后,柴油机燃烧不充分,排气烟度大;排气背压变大后,涡轮增压器工作环境差,柴油机进气压力也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四气门柴油机技术发展特点和前景,分析了每缸四气门柴油机进、排气系统的结构设计,燃烧系统的性能,喷油嘴的布置和降低废气排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增压是在不增加柴油机排量和转速的情况下,提高动力、改善经济性、降低排气污染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目前柴油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排气噪声频率和抗性消声器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柴油机排气噪声频率,结合消声器的消声原理和低噪声电站的特点,找出抗性消声器设计参数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柴油机排气SCR后处理装置在排气温度较低时性能不佳问题,在WP10柴油机进气系统上设置了进气节流阀,进行了进气节流对柴油机排气温度、排放和油耗等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进气节流可明显提高柴油机小负荷时的排气温度,随着节流度的加大,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引起发动机油耗和PM与NOx排放的明显增加,但当节流度超过一定范围,影响会明显增加,且转速越高,影响的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7.
芬兰Martelius & Levanen Oy公司的新型“火球柴油机催化转换系统”使含油炭烟和排气温度低的柴油机排气净化问题的处理得以简化。  相似文献   

18.
林学东  刘巽俊 《汽车工程》1998,20(5):308-311
在增压中冷直喷式柴油机上,通过采用排气再循环(EGR)的技术措施,分析研究了EGR在不同条件下对柴油机NOx的排放特性及其工作过程的影响,指出了EGR抑制NOx排放量的原理和具体效率。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发电用柴油机的排气微粒过滤器,并在实机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在65%左右,油耗增加在2.5%左右,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客车高速直喷式(HSDI)柴油机的性能得到很大改善,排气净化技术快速发展,噪声、振动与排气污染有所降低。同时,最大制动热效率已达到42 ̄43%,燃油经济性比较高。文中针对高速直喷式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燃烧系统以及排气后处理技术的多种实现形式作出了分析比较,并对其研究与发展进程进行了论述。最后,对满足未来超清洁、高性能要求的柴油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