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当世界先进国家的铁路进入微机联锁时代之时,我国铁路却还停留在继电器联锁的时代,有些铁路地区甚至还使用电锁器联锁。铁路科研和运用部门虽然瞄准了这一新潮流抓紧研制,但进展缓慢。为了尽快改变这种不尽人意的状况,我国从80年代末开始从国外引进微机联锁设备。 广州—深圳线上的红海站安全型微机联锁(VPI)系统是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从国外引进的、我国铁路干线上第一个微机联锁系统,它成功了,并且通过了权威部门的鉴定,开创了微机控制技术在干线车站运用的先河,同时获得铁道部的通令嘉奖。而另一个花了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12月3日,由铁路总公司工电部主办,铁科院通号所承办的全路第一届计算机联锁维修交流会在铁科院召开。来自全路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全路通号设计院、交大微联公司、卡斯柯公司、沈信公司、上通公司、北信公司、西信公司等近10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计算机联锁推广20多年来,铁路信号人以推进铁路科技进步、服务运输为己任,在潜心研究、  相似文献   

3.
2012年11月12日,哈齐客专既有滨洲线还建工程安达站iLOCK计算机联锁顺利开通。滨州线是东北铁路网骨干线路,共计14个还建车站和1个新建车站,信号设备采用卡斯柯自主研发的iLOCK型计算机联锁,行车指挥系统采用卡斯柯的TDCS系统。  相似文献   

4.
介绍在铁路机务折返段微机联锁系统中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实现道岔集中联锁控制功能,并从系统的总体结构、冗余方式,软件的总体结构、PLC联锁软件的分类和调用,程序嵌套思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证明它是一种适合机务段使用的性价比高的微机联锁系统.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铁路界,谈起对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我国铁路上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的评价,有褒有贬。广深线安全型微机联锁、哈柳段调度集中、蒲圻—衡阳段调度监督的成功运行,使卡斯柯屡获殊荣,而郑北编组站下行场迟迟不能开通,却使卡斯柯蒙受了多年的误解和责难。  相似文献   

6.
2004年1月6日,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计算机所设计集成的我国第一个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在集二(集宁—二连浩特)线集贲(集宁—贲红) 段顺利开通。首次在铁路应用的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在车站计算机联锁基础上结合了网络安全传输等技术发展的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信号控制系统,它将整个控制区域视为一个车站,使用一套联锁机完成多个车站的联锁逻辑运算和集中控制,实现车站联锁、区间闭塞和站间联系的一体化控制。此次开通的集二铁路集宁站至贲红站计算机联锁系统,其控制范围包含集宁站Ⅰ场、集宁站Ⅱ场、七苏木、大陆号、贲红共计5个车站(场)。集宁站至贲红站全长42公里,设一套 DS6-K5B 区域计算  相似文献   

7.
《京铁科技通讯》2005,(1):F002-F002
《车站行车人员计算机联锁教学模拟系统》(以下简称“微机联锁教模”),于2004年12月29日通过了北京铁路局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8.
何谓微机联锁 为了保证车站的行车安全,道岔的位置、进路的建立以及信号的显示必须遵循一定的条件规则和程序。一般称这些条件和程序为联锁,而实现联锁的设备称做联锁设备。联锁设备已经历了机械化联锁和电气化联锁两代产品。 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可靠性技术与安全技术的新进展,激励人们去探索以微型计算机构成微机联锁设备。瑞典70年代末首先将微机联锁设备投入使用,我国于80年代初开始微机联锁设备的研究,经  相似文献   

9.
我国铁路计算机联锁发展的启示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铁路计算机联锁的研究与应用,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对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道部制订了一系列规范、标准、要求和规定,实施制造特许证、制式合格证和产品合同证的三证管理,并不断完善和提高计算机联锁系统功能。我国铁路计算机联锁按照系统工程理论进行设计,实现“设备集中,结构合并,功能模块,信息共享”的一体化,强化“计算机联锁系统技术标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提高计算机联锁系统智能、自检、互联能力,积极开展安全评估认证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近几年铁路大规模建设中,信号微机联锁设备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采用客专CTCS-2和CTCS-3级列控系统的高速铁路线路上,微机联锁工程设计存在一定特殊性,设计过程中也不断遇到新问题。就高速铁路信号微机联锁工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如特殊联锁技术条件的确定、客货共线客运专线出站点灯电路方案设计、计算机机房的设置位置等需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1.
TBM由PLC系统集中控制,对液压系统的温度、液位、压力、转速及机械机构的动作进行检测,使之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从而完成各种工作状态。对PLC控制系统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抗干扰设计中采取多种抗干扰措施,从而有效地抑制干扰,使PLC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从铁路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时钟同步的意义,时间基准的选取以及时间信息的传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精度高、可靠性好、成本较低并满足铁路信息系统对时钟精度的要求的时间同步方案.  相似文献   

15.
16.
以京沪高速铁路接触网设计中的防雷措施为例,针对该线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通过对避雷器分布方式与雷击跳闸概率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依据不同雷区等级差异设置避雷器,最后对避雷器的设置分布和安装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房间式铁路客车空调机组性能检测装置,经实际使用,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铁路工程建设实行监理,对于提高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控制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此对铁道行业的监理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重点分析了施工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监理工作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9.
负弯矩作用下结合梁挠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砼结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随着荷载逐渐增加,混凝土板中的裂缝不断产生和发展,梁的刚度也随之逐渐下降,荷载-挠度关系趋于非线性,因而材料力学中求挠曲线的二次积分法对负弯矩作用下的砼-钢结合梁无法获得解析解。本文提出了求钢-砼结合梁负弯矩作用下挠度的数值积分法,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短区间的线性问题,推导了计算公式,建立了计算模型,编写了电算程序,通过反复迭代计算先获得结合梁截面的弯矩-曲率(M-φ)关系,再根据这一关系进一步求得结合梁各截面的给定荷载下的挠度,从而可绘出梁的某一级荷载下的挠曲线或某一截面的荷载-挠度(P-Δ)曲线,本文利用编写的电算程序对芜湖桥的两根大型试验结合梁T1,T2梁进行了试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对哈大线接触网锚段关节的设计特点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了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锚段关节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方案。通过论证后指出,我国既有线已采用的3跨、4跨锚段关节稍加改造,即可满足列车2 0 0km/h运行速度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