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高强度钢筋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对11个配置HRB335,HRB500E,HRB600钢筋的混凝土圆形柱进行了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对比分析钢筋等体积代换和等强度代换时,纵筋强度、箍筋强度、箍筋间距、混凝土强度等因素对试件破坏机理、抗弯承载力、耗能能力的影响及位移延性等对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强度钢筋时,试件均为典型的弯曲破坏,墩底形成塑性铰,纵筋断裂;钢筋等体积代换时,纵筋强度对试件承载力、变形能力和总耗能能力影响较大,箍筋强度影响较小;等强度代换时,试件抗震性能基本保持不变,采用高强钢筋可以减小钢筋用量;箍筋间距增大时,箍筋对纵筋约束减小,试件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减弱;混凝土强度对试件抗震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预制装配式桥梁钢筋分项工程的成本,提高钢筋使用率,实现钢筋智能化加工制造,应用BIM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Monte Carlo模拟与整数线性规划的智能化钢筋下料优化方法。通过CATIA软件建立桥梁普通钢筋三维模型并自动提取钢筋相关数据信息,实现钢筋尺寸、数量等属性的批量自动获取;然后,对钢筋长度、根数进行处理,建立钢筋加工剪裁初步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需求,利用整数线性规划方法对初步加工方案进行组合优化,提出满足钢筋总用量最少优化目标的钢筋下料优化方法,同时获取钢筋最优加工剪裁方案和下料次数。将该方法应用于南京312国道预制拼装项目,实现了钢筋下料优化的自动化、智能化,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原材料损失。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因地制宜地改变整体式板的结构型式的方法。该法不但可以节约钢筋、降低造价,还便于施工,且在斜板桥的设计中运用属首次。  相似文献   

4.
将以前提出的关于承受开口弯矩并仅由交叉的U型钢筋加强的隅角连接的设计方法,扩展到包含的凹角处理置斜钢筋的作用。提出了5个置斜钢筋的隅角连接的最近试验研究结果,以及另外11个类似配筋的开口隅角的试验结果。对观测的最大裂缝宽度以及对预计的与到观察到的破坏模式和极限弯矩相比较的意义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5.
钢筋混凝土圆形截面偏压构件合理配筋设计与强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规范中沿周边均匀配筋的圆形截面用在屈服区配置重筋方法代替,给出了充分利用钢筋极限强度的省筋方案,文中附有算例,可供设计参考,同时,文献2仅是本文一特例。  相似文献   

6.
结合广州南部快速路新龙特大桥设计,简述钢筋砼结构钢筋腐蚀原理及防止钢筋腐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钢筋的锈蚀是造成桥梁损坏的一个主要原因,而用纤维加劲聚合物(FRP)来取代钢筋,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项大有前途的创举。介绍了国外在公路桥设计中使用纤维加劲聚合物的一些规定。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板桥墩(台)施工采用自行设计钢筋加辅助筋组成的桁架来牢固模板整体的新工艺,并对其钢筋的设计提出了优化建议,使设计怀施工结合于一体  相似文献   

9.
在建筑行业中,钢筋的连接技术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房地产的火爆使高楼大厦一浪高过一浪,楼层建得越来越高,广场设计得越来越庞大,在这些楼层建筑中,钢筋的连接技术又关系到楼层的安全与质量系数。而传统的钢筋连接技术,不但操作复杂,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计算钢筋混凝土梁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在弯矩和剪力组合作用下的截面抗剪承载力,进行钢筋混凝土梁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剪计算理论研究。根据混凝土梁抗剪破坏特征,考虑混凝土、纵向钢筋、竖向箍筋、弯起钢筋以及预应力筋对梁抗剪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楔形截面的抗剪计算模型,并对抗剪承载力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进行分析。开展轻型T梁计算和足尺模型静载试验,并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楔形截面抗剪计算模型解释了混凝土梁纵向钢筋、竖向箍筋、弯起钢筋的抗剪承载力贡献,并为抗剪承载力的设计提供了实用的公式;该模型的抗剪上限值为最小腹板厚度提供了理论解释,即纵向钢筋、竖向箍筋均存在一个充分配筋率下的腹板厚度;通过实例计算和足尺模型静载试验,楔形截面抗剪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更为准确和合理,具有更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加筋土工程常用于稳定边坡,这些工程通过把加筋材料插入边坡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该文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用于评价加筋钢筋对改善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沿边坡破坏面抗力的增加与土和钢筋间的表面摩擦力及钢筋的刚度有密切关系,通过改变钢筋盾径、表面摩擦力和弹性模量,对几个边坡进行的分析表明了钢筋以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增城大桥施工过程中,我对钢筋的配弯与副梁主钢筋的弯接办法有以下两点体会。一、配弯38φ公厘钢筋为使主梁38φ公厘钢筋配料弯扎和电焊达到技术要求,要首先做好以下各项准备工作: 1、拼一原尺寸的样板,将主梁钢筋按照设计大样图形绘制在样板上,校正各部尺寸,以确保钢筋位置和各部长度: 2、将钢筋原材料进行矫正和锤直,同时在原材料上编上号码,并把长度详记在备料簿上; 3、为了控制焊接位置,用米糎纸采用1:100比例,分成三条中线,即跨径中两支座中心,绘一蓝图;根据设计图纸上钢筋大样图,以三中心线分成与钢筋同  相似文献   

13.
邢月英  刘汉武 《公路》1989,(3):25-27,24
预应力结构中所用的高强粗钢筋是通过精轧而成的,其外形在全长上轧有螺旋形外螺纹,使用时可截取任意长度;用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器又可把钢筋接长为任意长度;用带有内螺纹的锚具又能进行锚固。这些优点是其他预应力钢材所没有的,它是发展顶应力结构的一种新材料。精轧螺纹粗钢筋及其施工方法由西德DYWIDAG公司于70年代首创并获得专利权,在日本、意大利、荷兰等国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兴奎 《北京公路》2001,(4):19-22,35
本文就桥梁结构物中钢筋锈蚀如何进行检测和评定做了简单的评析,内容包括:钢筋锈蚀的原因、钢筋锈蚀对结构产生的影响、钢筋锈蚀的几种状态、钢筋锈蚀的检测方法、钢筋锈蚀状态的评定及钢筋锈蚀检测的辅助方法等。  相似文献   

15.
认为传统的大偏心受压构件配筋计算方法比较繁琐。考虑使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总量为最小,推导出了一种较为科学、简便、经济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认为传统的大偏心受压构件配筋计算方法比较繁琐。考虑使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总用量为最小,推导出了一种较为科学、简便、经济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公路》1964,(10)
为了进一步节约建桥钢材,1961年广西交通厅修建清水河装配式桥时,曾提出了使用冷拉钢筋的方案,但由于我们没有具体作过冷拉钢筋试验,也没有在公路钢筋混凝土桥上使用过冷拉钢筋。因此决定照清水河桥装配式梁按使用冷拉钢筋的设计图式,作单根冷拉钢筋混凝土梁破坏试验。(一)冷拉钢筋混凝土梁试验目的和意义根据设计和有关资料的分析计算,在钢筋混凝土桥梁中采用冷拉钢筋来代替未冷拉钢筋,可得到的效益是:(1)在钢筋拉长率方面可节约钢筋5.5~6%;(2)钢筋容许应力的提高可节约钢材21.9~26.6%,因  相似文献   

18.
朱海良 《隧道建设》2022,42(Z1):413-419
为解决当前盾构管片钢筋骨架焊接主要以人工焊接为主,存在劳动强度高、焊接环境差、焊接质量不稳定、焊接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采用自动焊接的方式取代人工焊接。结合自动焊接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就实现钢筋骨架自动焊接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基于2步法,同时配套自动焊接生产线及工装夹具设计,即先完成钢筋网片自动焊接,再基于钢筋网片实现整个钢筋骨架的自动焊接。考虑到装备的经济性和灵活性,采用CO2气体保护焊焊接方式。结果表明: 1)钢筋骨架自动焊接系统具有对电力系统要求不高、产品焊接质量均匀可控、系统安全可靠等特点; 2)钢筋骨架自动焊接技术改变了钢筋骨架制作以人工焊接为主的传统加工方式,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和劳动强度,提高了盾构管片钢筋骨架的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目前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中预应力钢筋用量计算的各种方法,包括公路桥梁设计中常用的预应力度λ法,房屋建筑设计中常用的PPR法,名义拉应力控制裂缝宽度法和平衡荷载估算法等。展示了各种方法的计算特点,探讨了它们之间的机关性。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钢筋UHPC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钢筋应力简化计算方法,首先基于UHPC结构计算的基本假定建立了钢筋应力数值计算方法,然后推导并修正了考虑UHPC抗拉贡献的钢筋应力简化公式,最后通过与国内外文献相关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对所提出的钢筋应力简化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①数值计算方法所得钢筋应力预测值与实测值整体吻合良好,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②由于忽略了UHPC的抗拉贡献,直接采用GB 50010—2010规范和JTG 3362—2018规范推荐钢筋应力公式计算所得UHPC构件的钢筋应力误差较大。③根据UHPC结构计算基本假定推导出UHPC受弯构件开裂截面钢筋应力简化公式,并结合参数分析结果建议简化公式中系数α取值0.85,β取值0.50;钢筋应力在125~400 MPa范围时,简化公式预测效果较好;但当钢筋应力在40~125 MPa范围时,由于过高估计UHPC的抗拉贡献,简化公式预测结果明显偏小,甚至出现负值。④为避免简化公式过高估计UHPC抗拉贡献,改进了UHPC受拉贡献系数β的取值方法,进而得到了钢筋应力修正公式;修正后钢筋应力计算值在裂缝发展阶段内,与实测值、数值分析值均整体吻合良好,且与其他文献的钢筋应力试验值吻合也较好,表明修正公式的适用性也较好,可为UHPC结构设计规范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