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应力锚索框架型地梁的内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从军  周德培 《公路》2004,(7):76-80
提出了预应力锚索框架型地梁内力的一种计算方法,即把框架地梁分解成单梁,按温克尔(Winkler)假定计算各单梁的内力,由此进行框架地梁的尺寸和配筋设计。在内力计算中同时考虑框架地梁的锚索张拉阶段和工作阶段。通过实际工程说明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遵崇高速公路一填筑路基上设置的U型大断面排洪明槽结构设计中,将其底板按弹性半无限平面上的基础梁(属共同变形理论)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出地基反力、梁截面内力(剪力、弯矩)作为梁设计的依据。介绍了该方法计算的理论和步骤,并与假定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显示出共同变形理论计算的合理性。排洪明槽经数年使用,完好无损。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基土本身性态的复杂性,因而没有一个普遍都能适用的数学模型来进行地基的计算分析。在已有的线弹性地基模型中,文克尔地基模型和弹性半无限体等地基模型都不能将完整的将土介质的连续性、分层特性、地基中的剪应力以及应力扩散等特性包含进去。因此提出一种改进的文克尔地基模型,考虑了土体受力的连续性,使基础和地基之间受力和变形更接近于实际状态,地基剐度的折算值也变得更加精确、合理。  相似文献   

4.
销接节点考虑接触特性的设计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销接连接形式具有接触受力的特性。若不考虑这种特性,按现行设计思路将会夸大销轴受力的不利情况。参考Winkler弹性基础模型的假定,建立了一种新的简化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销轴跨中弯矩的设计计算公式。分析表明跨中弯矩在按规范JTJ025-86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应乘以系数β进行折减,以考虑荷载沿销轴轴向的分布。销接节点实例分析证实按该模型计算的结果与接触仿真模拟的结果吻合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5.
袁伦一 《公路》2001,(6):25-28
墩台盖梁目前仍用一般受弯件计算,据近20年来的研究表明,当受弯构件跨高比等于或小于5时,梁截面应变不符合平面假定,即混凝土的应变沿截面高度不符合线性分布,因此,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界,对于跨高比L/h≤5的构件,称为深受弯构件,其计算方法不同于一般受弯构件,墩台盖梁跨高比绝大多数在3-5之间,应按深受弯构件计算。  相似文献   

6.
何柏春 《公路》1995,(7):14-18
软土地基上小桥涵钢筋混凝土整体基础板采用初参数法可直接求解在集中力、集中力偶作用下,基础梁的挠度、转角、弯矩和剪力,与采用叠加法用无限长梁公式计算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拼装式下穿框架涵的力学性能,首先以原尺寸按1∶4的比例缩放制作了混凝土模型,进行加载后得出位移及应力结果。通过Ansys软件分别建立梁单元和实体单元模型进行计算,其中结构底部与土体的相互作用通过文克尔弹性地基模型模拟。另外,该文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不同回填土厚度对结构的影响并得出了最合适厚度。最后,探讨了连接处由于钢板锈蚀问题引起的刚度退化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经过分析可知该结构受力性能可靠,拼装式框架涵可以在更广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8.
变截面箱梁桥剪滞效应分析中翼板纵向位移函数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丽娜  方放 《桥梁建设》1996,(3):28-31,36
对翼缘板纵向位称函烽分别按三次和四次抛物线分布假设应用当量截面法推导了变截面连续箱梁桥剪不足效应的有关公式,并通过钱塘江二桥试验模型的剪滞产应计算,对三次和四次抛物经发面假设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抛物分布假设计算结果影响。  相似文献   

9.
汽车抗碰撞分析中的摩擦力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志华  郭正康 《汽车工程》1993,15(6):329-334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汽车抗碰撞分析中计及摩擦力的计算方法。这是一种假定服从库仑摩擦定律的计算摩擦力的的有限元分析显式计算法,称为“防御节点法”。很多情况,包括物体间接触碰撞的大变形、大位移,以及碰撞接触面上大的相对滑动等情况都可应用此法进行计算。同时,在此法中还可应用拉格朗日乘子来表征粘滞状态并进行显式的的动力学分析,数值分析的结果证明本方法是有效的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连续曲线箱梁桥的空间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在对连续曲线箱梁桥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三维虚拟层合单元法对全桥进行空间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该方法与过去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引进的计算假定少、模型单元少且计算精度高等优点,完全能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滑板测粘系统的测定结果准确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在低温条件下的流变性反映了其低温变形能力。因此,准确地测定沥青的流变性具有重要价值。在研制三块板式滑板测粘系统时,本文作了一系列的假定,这些假定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需要分析。为了分析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一方面通过理论计算到沥青膜在荷载作用下的流场运动方程,以此来分析由于线性假定带来的误差;另一方面,采用光测力学的测试方法测定了拉伸状态下的蠕变速率,以此与滑板测粘系统的试验结果对比,说明试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相继出现的单室箱梁公路桥,使某些非常规的受力计算问题,提到设计工作的日程,箱梁畸变是其中之一。在公路直线桥梁中,考察单室梯箱的畸变计算较有代表性。本文就国外介绍的弹性基础梁相似法——一种对畸变进行全桥分析的近似方法,对畸变微分方程的建立,用较为浅近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推演;通过三孔连续箱梁的畸变算例,具体运用该法求解在挂一100作用下,中孔跨中的畸变挠度、内力、应力,说明在桥面较宽、跨度较大的混凝土单箱梁中,畸变横挠应力不容忽视;经过将连续箱梁简化为单孔简支、固端梁,与三孔连续的计算成果进行比较,并简述把简支箱梁的端横隔视为刚性的计算结果,就简化连续、简支箱梁畸变计算的方法与条件提出供讨论的意见,也附带提及了畸变荷载的分解及横隔框架刚度计算中尚待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主索计算的几个假定 与计算简图的选取 计算主索时,可引入如下的几个假定: 1.支承于两塔架上、两端固定于地垄(或地锚)的主索是三跨连续的。计算时,通常忽略两边跨(锚固段)对中间跨的影响(当锚固长度较长时,这种影响则不能忽略,见六)和不计两塔架的位移,而把主索与索鞍(在塔架顶处)的接触点视为不动点,将主索按两端固定的单跨柔索计算,如图1、b)所示。  相似文献   

14.
介绍并列铰接空间地基梁法的理论推导过程,结合山东八里湾船闸工程实例,分别运用并列铰接空间地基梁法、平面截条法、有限元法3种方法计算闸首底板内力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并列铰接空间地基梁法比平面截条法更接近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验证了并列铰接空间地基梁法的可靠性,可以推广应用到船闸闸首底板、水闸底板等基础梁板的设计分析中。  相似文献   

15.
声屏障柱脚结构一般采用锚栓连接钢立柱与混凝土基础。此类节点受力方式既不同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亦不同于钢结构的螺栓群连接,而钢结构相关设计规范和混凝土设计规范中均未给出此类节点结构受力分析计算办法。本文在轨道交通声屏障柱脚锚栓连接节点结构受力分析中,提出按平截面假定方法分析的计算原理,结合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声屏障风荷载特性研究》中得出的风荷载作用数值,按照计算原理得出的方法,计算了六种不同荷载组合下的柱脚节点受力,并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并行计算,对比二者计算结果以验证该原理和方法,可供相关设计人员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1.刚性拉杆或刚拱;2.拱轴线:为左右对称的二次抛物线形;3.节间间隔相等。这个适用范围与阿斯特瓦差洛夫所著的“桥拱的计算”一书中所列者相同。旧的计算方法的简略介绍该式桥梁的超静定次数为悬杆数加3,其中3次一般均假定为弹性中心的推力,弯短及剪力的三个内力。但此三个内力是假定,在无悬杆而只有拱肋及拉杆的情  相似文献   

17.
考虑变质量的路基沉降应力变形协调分析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针对传统分层总和法存在小变形假定和无法考虑地基排水引起的质量变化等缺点,在不同参考构形等概念的基础上,重新解释了应变和压缩模量等度量的内涵,结合分层总和法和有限变形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考虑变质量的应力变形协调分析法,用于计算最终沉降和固结沉降。对手排水和不排水路基的沉降问题,分析了最终沉降量的协调解与两种传统解的计算差别及其相对误差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新方法在预测路基固结沉降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最终沉降量的协调解和两种传统解均随着压缩层厚度的增加近似按双曲线规律增加,随着荷载的增加近似按线性规律递增;常用的不考虑应变历史修正的传统解计算结果偏小;协调分析法能提高顸估路基固结沉降的精度等。用新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计算路基的最终沉降和固结沉降。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框架锚索广泛应用于西部山区高速公路边坡、滑坡的加固及预加固中,但是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对地梁的结构受力计算没有明确的规定,参照十字交叉梁计算法对地梁节点力进行分配,采用文克尔地基模型,对框架梁简化计算,论述影响影响地梁尺寸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9.
考虑邻跨影响的简支梁桥墩柱稳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毅谦  余正武 《公路》1997,(8):9-10
三概述通常情况下,简支梁桥墩柱高度不太高,其稳定性一般不作计算分析。但对某些墩柱较高、长细比较大的桥,就必须进行稳定分析。过去常采用的有两种计算方式:一是将桥墩简化为一端固结、一端自由的结构;另一种方法是考虑上、下部联合作用,按有限元理论采用大型结构分析软件进行计算。第一种方式计算简单,但未考虑相邻跨桥墩的影响,结果过于保守。第二种方式则比较繁琐。为此,现推导出一套计算公式,可以简单的用手算进行比较精确的计算。2基本公式推导墩柱在受力失稳时,其顶端将产生位移,相应的墩柱盖梁上的橡胶支座也将产生相…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沉管隧道地基反力按粘弹性地基上的弹性梁假定进行计算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