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升阻燃剂在隧道沥青路面中的阻燃应用效果,探究阻燃剂对沥青及大空隙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氢氧化铝(ATH)/可膨胀石墨(EG)复合型阻燃剂,并成型了适用于隧道环境具有阻燃和降噪功能的大空隙沥青混合料。采用氧指数试验分析了复合阻燃剂对沥青阻燃性能的影响,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弯曲梁流变试验分析了复合阻燃剂对沥青高低温流变特性的影响,采用马歇尔试验、汉堡车辙试验、动态模量试验以及疲劳试验分析了复合阻燃剂对大孔隙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TH和EG比例为1∶1时复合阻燃剂的协同阻燃效果最优,且随着复合阻燃剂掺量的增加沥青的阻燃性能越好;复合阻燃剂提升了沥青的高温性能,但降低了低温性能,综合考虑沥青的阻燃性能及流变性能,推荐ATH/EG复合阻燃剂掺量为15%~20%;ATH/EG复合阻燃剂提高了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动态模量,但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2.
蒋国良 《公路》2002,(6):129-133
通过选择4种不同沥青混合料级配,分别采用马歇尔试验和旋转压实试验并采用不同的成型功进行试验,以密度,空隙率,吸水率,劈裂强度等指标对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寻找有关级配和成型方法对沥青混合性能的影响程序和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硅藻土、硅藻土和微细废旧轮胎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进行的沥青技术性能试验、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残留稳定度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等一系列室内试验,发现采用硅藻土和微细废旧轮胎胶粉复合对国产沥青进行改性可使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且优于硅藻土改性沥青,将其应用于湖南省桃源县境内省道s306线沥青路面大修工程中,取得了高温稳定性好、低温抗裂性强、温度敏感性降低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生物沥青的制备方法,采用马歇尔试验及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及冻融劈裂试验,分别探讨了生物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及水稳定特性并与#70沥青作对比。结果表明,生物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很好,但低温和水稳性能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5.
紫外线老化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沥青薄膜加热试验和紫外线老化试验,对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粘度等性能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紫外线老化对重交通道路沥青、SBR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性能都有影响,但是相同条件的紫外线老化后,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王波  李苹  王兆力  张建强 《公路》2023,(3):337-342
采用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和线性振幅扫描(LAS)试验分析细粒土掺量对沥青胶浆高温性能和应力应变响应的影响,利用黏附性试验(水煮法)和接触角试验分析研究水分、细粒土掺量对沥青集料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细粒土掺量变化和集料温度变化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细粒土掺量超过1%时,沥青高温抗变形能力逐渐增加,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逐渐降低。集料表面的水分比沥青有更高的润湿性,能严重阻碍沥青与集料的黏附与黏结,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抗剥落性能。随着集料温度升高,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先增大后减小,并在180℃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7.
李磊  王涛 《公路》2023,(4):16-23
目前,旧沥青路面回收料(RAP,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因其潜在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而被广泛应用于沥青路面建设中。为研究沥青组分特征对高RAP掺量的再生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的影响,设计不同掺量的RAP料和合适掺量的再生剂分别制备了再生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首先,采用溶剂洗脱法分离出再生沥青胶结料的4组分,并计算出胶体不稳定性指数和沥青质指数表征其组分特征。其次,采用线性振幅扫描试验和4点弯曲疲劳试验分别评价再生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最后,基于上述试验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沥青组分特征与再生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的疲劳寿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再生剂的引入可明显改善掺有RAP料的再生沥青胶结料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沥青质指数与再生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的疲劳寿命之间存在良好的关联性;胶体不稳定指数和沥青质指数与再生沥青胶结料的疲劳温度等级之间也均有很好的相关性。综上,根据再生沥青胶结料的组分特征,可较准确地预测再生沥青胶结料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沥青砂材料的黏弹性能受紫外光作用的影响规律,采用室内紫外光照射法,分别对AS-16沥青砂试样进行0,4,8,12,16,24天的持续照射。基于紫外光照射不同时长的沥青砂试件蠕变试验的应变时间历程曲线,求得各沥青砂试件的黏弹性参数,并采用不同柔量值占总柔量值的比例,确定沥青砂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射会加速沥青砂性能演变,且照射时间越长,沥青砂柔量值的弹性比例越大,沥青砂抵抗瞬时和永久变形的能力也随之增强,而疲劳性能和抗裂性能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9.
利用APA对改性沥青和SMA混合料疲劳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APA(沥青路面分析仪)疲劳试验模型,力学计算结果表明试件受力状态与实际路面接近,可以反映沥青混料合的实际路用性能,模拟实际施工过程制作了双层沥青混凝土试件,利用APA分别对采用改性和未改性的两种结合料的AC型,SMA型双层沥青混凝土试件的疲劳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试验表明改性沥青和SMA不仅具有优良的高温和低温性能,而且具有优良的抗疲劳耐久性能,为沥青混合料生产设计中沥青,级配选择及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选用2种沥青及3种集料,对单个集料进行不同时长的改进水煮法试验,对松散沥青混合料进行不同时长的改进ASTM D3625水煮法试验。通过扫描电镜试验、能谱分析试验分析集料表面构造和化学成分;通过高温接触角试验,获取拌和温度下集料与沥青的接触特性。结合质量法和图像法,分析沥青-集料的剥落率,探究在长时间高温水煮条件下的沥青-集料黏附性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石灰岩与沥青的黏附性最好,砂岩最差;采用SBS改性沥青可有效增加与集料的黏附性,降低沥青-集料黏附性的衰减;水煮时间增长,使用Si元素含量越高、接触角越大的集料,沥青-集料黏附性越差;仅通过水煮样品3分钟来评价样品的黏附性不准确,延长水煮时间并结合质量分析方法可更真实地表征黏附性变化;对长期高温多雨地区,推荐使用石灰岩和SBS改性沥青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  相似文献   

11.
HM-I(复合高模量剂)/SBS复合改性沥青综合了高模量沥青与SBS改性沥青的优势,能显著提升混合料的高温性能。采用残留稳定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车辙试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及动态模量试验,分析HM-I/SBS复合改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并与基质沥青+硬质沥青颗粒及HM-I/基质沥青所制备的混合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HM-I/SBS复合改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抗疲劳性能及动态模量值更为优异,且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赵亮 《路基工程》2023,(4):154-159
为评价温拌技术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产生的影响,选取不同岩性的石料,采用拉拔试验、Vialet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分别测试沥青-矿料黏附性能和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并分析沥青-矿料黏附性能指标与沥青混合料TSR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温拌技术的应用降低了沥青-矿料黏附性能和沥青混合料抗水损性能,沥青与矿料的黏附性能优劣为:基质沥青>Evotherm温拌沥青>Sasobit温拌沥青>Advera温拌沥青,沥青混合料遭受多次冻融循环后抗水损害性能优劣为:基质沥青混合料>Evotherm温拌沥青混合料>Advera温拌沥青混合料>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沥青-矿料黏附性能评价仅能反映沥青混合料初期的抗水损害性能,沥青混合料遭受1次冻融循环后的TSR值与沥青-矿料黏附性能的拟合关系较好,相关系数普遍在0.8以上。研究成果为温拌沥青黏附性能评价、温拌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认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任晨 《上海公路》2012,(4):47-50,13
目前采用温拌技术和再生技术的沥青混凝土以其节能减排、资源再利用等特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此结合温拌沥青混凝土技术和再生沥青混凝土技术,通过对回收旧料的分析,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凝土的旧料加热温度、拌和温度、拌和时间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并在不同的沥青掺量下进行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验证生产温拌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可行性。经试验结果分析,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与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不仅节能减排效果明显,而且路用性能相当,显示出其良好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大粒径碎石沥青稳定排水基层高温稳定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长兵  黄晓明  顾江鸣  薛华 《公路》2004,(2):113-117
首先借鉴国外混合料设计方法,确定排水性能好的大粒径碎石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然后通过车辙试验和单轴蠕变试验比较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最终确定采用车辙试验,其能较好地反映大粒径碎石沥青混合料抗永久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粘沥青是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核心材料。文中采用星型和线型SBS改性沥青制备高粘沥青,在此基础上,室内成型OGFC-13排水沥青混合料,并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往复车辙轮碾压试验、低温弯曲梁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浸水飞散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星型SBS制备的排水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均优于线型SBS排水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6.
陈乐平  裘秋波  李兴平  陈宇  孙艳娜 《公路》2021,66(11):82-85
采用CAVF法设计小粒径沥青混合料,采用3种沥青分别成型沥青混合料.基于室内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摩擦系数试验、构造深度试验、渗水系数试验评价3种小粒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水稳定性能、抗滑性能和透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小粒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受沥青性能影响较大,为保证混合料动稳定度大于3000次/mm,建议采用PG高温分级温度大于82℃和软化点大于85℃的高黏沥青;小粒径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较低,采用不同沥青制备的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比TSR相差较大;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滑性能和透水性能.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凝土抗剪稳定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叔田 《国外公路》1994,14(5):50-52
道路材料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是沥青混凝土抗剪稳定的两个主要参数,为确定这两个指标,通常采用古典而繁杂的试验方法,本文提出一种马歇尔方案进行标准试件单轴受压的试验方法,通过计算沥青混凝土变形所作的功,求得沥青混凝土的抗剪稳定性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沥青在紫外光老化作用下的性能变化,本文采用三种不同性质的改性沥青,通过室内模拟自然界的紫外光老化,对沥青的常规指标、旋转粘度及低温蠕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对3种沥青进行紫外光老化后,老化前后的橡胶沥青的针入度最大,SBS 沥青的延度最大,而 Sasobit的软化点最高。SBS 沥青的粘度比和老化指数最大,而橡胶沥青的粘度比及老化指数最小。试验发现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得到的沥青抗老化性能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19.
牛敏敏  高自强 《公路》2022,67(3):301-306
为分析多聚磷酸对橡胶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的影响,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弯曲梁蠕变劲度试验及常规试验分别对基质沥青、橡胶改性沥青及不同多聚磷酸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5种沥青进行试验。采用温度扫描试验、多应力重复蠕变试验和软化点试验研究沥青高温稳定性,采用弯曲蠕变劲度试验和延度试验研究沥青低温抗裂性,并采用车辙试验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研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橡胶粉改性剂可以显著改善沥青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多聚磷酸可以改善橡胶改性沥青高温性能,且掺量越多,改性效果越明显,可以显著提升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多聚磷酸对橡胶改性沥青低温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削弱。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问题,对采用硬沥青AH-30的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及一般重交沥青AH-70混合料分别进行了原样沥青、短期老化沥青和长期老化沥青下的车辙试验,并对采用硬沥青AH-30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原样沥青、短期老化沥青和长期老化沥青下的水稳定性和劈裂试验,比较了同级配下3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性能,分析了沥青类型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硬沥青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车辙能力,同时水稳定性和抗开裂性也能符合我国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