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4 毫秒
1.
随着智能运输系统的快速发展,作为其关键部分的交通信息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从信息的基本定义及特征人手,按照不同角度对交通信息的内容分类,对面向ATMS的交通信息系统的系统构成、系统功能以及系统作用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为面向ATMS的交通信息系统的发展指明方向,促进智能运输系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湖北省公路、水运信息资源重点建设内容的五个方面,重点叙述了湖北省交通信息系统的功能有各子系统,对湖北省交通信息基本数据库群的主要组成和信息编码标准 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城市道路路段及交叉路口的交通流量统计、行驶机动车辆监管、交通拥堵状况缓解,提出采用非接触式、自动化识别、双向通信射频识别(RFID)技术对路网上的行驶车辆进行实时信息采集和数据信息交互,并结合物联网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将获取的信息发送到后台信息处理中心,再将数据信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或交通诱导信息系统提供给交通参与者,使其合理选择最优路径,快速、准确地到达目的地。研究结果表明,RFID技术应用于实时动态交通信息采集比较可行。将RFID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智能交通,可为智能交通物联网的发展和实现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车制造》2007,(G00):31-31
车身电子技术包括汽车安全、舒适性控制和信息通讯系统,主要有用于增强汽车的安全、舒适和方便性的安全气囊、安全带、中央防盗门锁、自适应空调、座椅控制、自动车窗和满足多种用电设备需求的电源管理系统等。还有用于和社会联结,以及协调整车各部分的电子控制功能,将大量计算机、传感器与交通管理服务系统联结在一起的综合显示系统、驾驶员信息系统、导航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等。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目前较为常用的公交信息采集和传输技术的基础上,利用GPS定位技术和IC卡技术来进行公交信息采集,包括公交车辆信息和公交客流信息,利用GPRS技术来进行公交信息的传输,提出了基于双向通讯技术的公交信息系统的设计,并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系统的信息流程图。该系统的应用不仅能使信息中心或调度中心获取准确、即时的公交信息,也能让行驶中的驾驶员获得中心传输而来的有用信息,从而实现两者的双向传输。  相似文献   

6.
《中南公路工程》2010,(4):I0033-I0033
主要从事交通安全设施及交通机电工程、高速公路电子信息系统科研设计和施工的专业公司,主嬖承接交通安全设施、通讯、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隧道机电工程及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等业务。  相似文献   

7.
智能车载交通信息系统及其动态传播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集中式道路交通信息系统存在的系统建设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数据处理过于集中、应对严重突发灾害能力不足等相关问题,论文对基于车车通信方式的分布式交通信息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改善和构建了基于VANET实现路网交通拥堵信息自主采集与动态传播功能的新型交通信息系统(IVTIS)模式及相关模型,进而通过交通仿真软件Vissim的二次开发,对交通拥堵信息自主采集、融合、传播及路网拥堵信息自动生成与动态更新模型等,进行了不同车流量及信息发布间隔情形下交通拥堵信息传播效果的综合仿真.通过对路网交通拥堵信息的车辆接收率、最短传播时间及最大传播速率等评价指标的综合分析与比较评价,结果显示IVTIS系统模式及相关模型基本合理,其在路网拥堵信息的自主采集、动态传播及其路网覆盖效果方面显示出较好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交通信息系统基本框架体系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探讨我国实现交通信息化的充分必要性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适应于中国实际的交通信息系统基本框架、交通信息化所关联的基本技术,以及推进我国城市交通信息化的对策和措施。另外,讨论了交通信息的资源性和有价性,为尚处在低利用状态的信息基础设施创造出信息需求,其成果对于发展我国的交通信息产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16日,上海市同济大学宣布,该校已研制出车载信息系统第一代原型样机,利用这个车载信息终端,只要和车外的服务信息进行整合,可以实现智能交通和动态导航、智能汽车仪表、在线/远程故障诊断、电子收费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智能体博弈的路径选择策略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最优与用户最优代表了交通分配中路网管理者与出行者两种不同的利益出发点。在综合考虑两者在路径选择过程中动态交互特点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的思想协调两者的利益冲突,建立了路网系统管理者与出行者之间的路径选择博弈模型。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合多智能体技术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实验,并利用多智能体仿真软件Starlogo进行模拟。通过对无信息无博弈(随机)出行、用户最优出行、有信息有博弈出行以及系统最优出行等4种不同仿真方案的比较分析,验证了系统与出行个体之间协调的博弈模型性能满足了驾驶员出行需求,提高了路网整体效率,为建立实用的诱导策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基于实时GPS数据和高架线圈检测数据的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给出了面向动态导航的实时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实现了城市路网的实时交通流状态估计;通过构建实时交通信息系统,借助无线通讯方式为车辆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和动态路径规划服务,实现了在动态路径规划基础上的车辆动态导航。  相似文献   

12.
综合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是智能运输系统IT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提供公路铁路航空出行的相关信息。建立综合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全方位的信息采集、可靠的信息传输、高效的信息处理、获取方便的信息发布,为出行者及潜在出行者及时、准确、可靠、方便、全面、实用地提供出行的相关信息。文章研究了综合交通信息系统的信息需求,提出了总体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13.
基于Web的交通质监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基于Web的B/S体系结构的特点及几种常用实现技术的优缺点。利用ASP技术开发了B/S模式的湖南省交通质监信息系统(CEQS),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及有关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交通信号控制和动态交通诱导是城市交通管理的两个主要手段,2者协同运作能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效率。多源交通信息处理是交通控制与交通诱导实现协同的基础和关键。文章分析了交通控制与动态诱导系统的信息需求特点,对交通控制与交通诱导系统协同运作的数据处理与信息融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了解驾驶员的交通信息需求对于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ATIS至关重要。本文以上海小汽车驾驶员为对象群体,讨论如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得到出租车驾驶员,公车驾驶员及私车驾驶员的交通信息需求。以及对现有交通信息系统的评价,并对ATIS潜在市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监测与评判道路上行驶的智能汽车的实时状态,基于研发的智能汽车的车载感知系统,包括通过视觉传感器、激光雷达、GPS定位、车载传感器系统及车载总线获取车内及周围环境信息。采用V2X通讯设备等获取路侧端雷视一体机、路侧传感器、气象传感器传输的交通信息,通过V2X通讯设备、4G通讯模块传送到云服务器并建立模糊评判模型。基于可信度的模糊推理算法对环境信息和交通信息进行融合,并以此为依据对行驶车辆的状态进行评判。首先,建立针对车辆行驶状态的模糊评判集合和各参数隶属度函数,计算出各参数的隶属度,并对行驶车辆的各个参数建立典型的行驶状态评判参数数据集合。其次,采用模糊假言推理方法,以典型的数据集合为基础建立带可信度和阈值的模糊规则库。应用麦姆德尼方法,建立与规则库的每个规则所对应的模糊关系矩阵库。以车辆行驶时接收到的车载端和路侧端信息作为输入,应用规则库规则进行带有可信度的模糊推理。然后,以相似度作为匹配度,对推理规则设定阈限,按照证据与规则的前件不相等的情况,计算结论的可信度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冲突消解时,冲突消解的策略为取可信度高的结论。最后,应用匹配度对结论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并在多个道路场景实时行驶的车辆上对算法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算法对行驶车辆状态的评判与实车的状态相一致,可实现对车辆不安全状态的报警与行驶状态的干预,对保障行车安全有显著积极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ASP/ADO技术在Web数据库编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基于Internet技术的交通基本建设管理网站系统,采用ASP/ADO技术从网络中实现将各地市质检站交通信息数据库的信息导入到网站系统大数据库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3G移动通信技术在城市交通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利强  张宁  陶志祥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2):132-135,139
在探讨了出行者对交通信息需求特点的基础上,对交通信息分为动态、静态和关联三类。为了充分掌握动态交通信息,设计了基于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3G)的城市交通信息系统3层平台方案,并对其结构与功能进行了研究,重点阐述了由服务器、数据库以及办公管理设备和网络设备组成的交通信息中心及其工作原理,最后以车载设备结合实时交通信息查找最短时间路线为例说明了基于3G技术的城市交通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优势。该系统使出行者能够通过手持移动终端(手机、PDA等)或者车载设备实时地查询交通信息,因此更加适应交通信息的动态、时变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实验分析的驾驶员路线选择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驾驶员的信息响应模式对交通信息的效果有很大影响,是先进交通信息系统(ATIS)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通过驾驶员调查和计算机仿真测试等实验分析方法研究驾驶员的路线选择模式,对在行程时间信息作用下驾驶员在熟悉程度不同路线之间的选择进行分析,讨论行程时间信息使驾驶员由常用路线改换到其它路线上的倾向性,并使用多项式Logit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多因素方法分析驾驶员的路线选择行为较为合理,但因较为复杂而不易使用。本文提出了以行程时间为变量,路线熟悉程度为参数的简化的多项式Logit模型。  相似文献   

20.
在地铁客车的电气系统中,实现各单车之间高速可靠的信息转输是研制地铁客车监控系统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而以MCS8031单片机为控制器,以智能串行接口SIU为基础组成的分布式控制处理系统可以认为是当前高质价廉的工业测、控、管为一体化的理想微机网络。本文所阐述的以8344单片机为核心,通过采用先进的HDLC/SDLC链路多点通讯技术,可以使得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其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