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马小毅 《交通与运输》2007,23(B07):8-11
居民出行调查是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开展好城市居民出行调查,准确把握居民出行的内在规律,城市交通规划和决策的科学性才能得到有力的保证。通过广州市两次居民出行指标的比较,分析广州市20年城市交通特征的演变,并为城市交通决策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近郊区(环城高速以外地区)十个大型居住区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分析,从交通出行目的、出行强度、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及方式构成等方面总结居民出行的规律、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并与广州市2005年居民出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城市近郊组团的交通发展对策,为广州中心城区未来人口疏解、近郊组团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居民出行调查是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本文根据宜兴市2002年居民出行调查的有关数据,对人均出行次数、平均出行时耗、出行方式构成、出行目的和出行时间分布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宜兴市交通现状及城市总体规划,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重视自行车交通、控制摩托丰发展、加强交通管制、强化市场机制、加强企业管理和政府扶持相结合以及颁布公交行业服务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宜兴市客运交通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4.
居民出行调查是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基于江苏新沂市2006年居民出行调查的有关数据,从出行强度、出行方式、出行目的及出行时间分布等方面对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小城市居民出行意愿、路网状况、未来的环境改善以及可持续发展,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重视自行车交通以及控制摩托车发展等方面,提出中小城市交通发展的几点对策,可为中小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交通改善与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给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提供一定依据,对国内不同等级城市交通碳排放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我国五类七档城市规模划分标准,选取各档共20多个城市的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利用基于居民出行的城市交通碳排放计算模型进行了交通碳排放分析与峰值预测,并对各类改善措施进行量化效果评估。结果表明,城市规模、机动化程度、出行距离都与碳排放强度正相关,我国城市交通碳排放将在2022年左右达到峰值,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出行距离等都具有较好的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第五次居民出行调查与交通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挖掘和分析居民出行调查的历史数据库,归纳城市交通演变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城市交通的发展全貌.通过对比上海市五次居民出行调查的成果,从出行强度、出行结构、出行分布等方面揭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市居民出行特征的演变,反映出用地拓展、机动化发展给城市居民出行行为带来的变化以及对城市交通产生的影响.在相应研究分析的基...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济南市城市居民出行特征的变化趋势,从出行次数、出行目的、出行结构、出行时耗、出行时间分布等方面,比较分析2009年与2004年的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并总结居民出行特征变化发展的情况及其原因。最后指出,济南市城市交通系统需要在城市交通用地布局结构、优先发展公交系统、慢行交通与公交系统的衔接、交通需求管理等方面进行完善,以实现优化城市整体交通出行结构并促进城市交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的依据,居民出行调查显得尤为重要。调查数据的挖掘分析可以为交通结构的改善及交通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利用西安市居民出行调查样本数据,借助于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算法,分别构建了可达过程与乘车过程的决策树模型。该模型结果表明:到站距离为可达过程出行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乘车过程中,出行距离为出行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远距离出行条件下,居民更愿意选择私家车及"公交+地铁"组合出行方式;近距离出行更倾向于选择公交出行。在此基础上,年龄、是否拥有小汽车、有无公交卡等因素对出行方式的选择产生进一步影响。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市居民出行特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石家庄市2007年。2000年,1986年3次居民出行调查的数据,分析石家庄市居民的出行次数、出行目的、出行方式等的变化情况,由此归纳出石家庄市居民出行特征变化的规律和原因。针对石家庄市的特点,对目前石家庄市城市道路通行效率不高、交通管理不善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石家庄市城市交通改善措施,以及未来交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居民出行方式结构变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小毅 《城市交通》2004,2(2):29-32
目前国内城市的居民出行方式结构普遍呈现不合理的倾向,而城市发展的要求和需大于供的现状都迫切需要一个合理的居民出行方式结构.本文通过比较广州市1998年和2003年万户居民出行方式结构的调查数据,分析导致结构变化的内在原因,并结合其他城市的交通情况,阐述了广州市自行车、摩托车、小客车和公共交通等几种主要出行方式的管理特征,最后根据广州市一些成功经验,总结归纳了在出行方式结构管理方面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给国内相关城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陕西省汉中市2011年居民出行调查的有关数据,对汉中市居民出行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包括出行者年龄、职业、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耗时、出行时间分布及出行空间分布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小城市发展特征,从加强城市对外交通、优化城市布局和土地利用、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和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等方面提出中小城市交通发展的对策,以解决中小城市交通问题,从而引导中小城市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需求量急剧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趋严重。本文主要从公交线网布局、公交车拥有量、公交客运量、公交出行者特征、公交客流空间分布等方面入手,通过大量实地调查,并参阅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先进经验,对南通市目前公共交通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南通市公共交通科学和谐发展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特点,从基本服务、经济方便性、安全舒适性三个方面入手,建立了城市公交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标准差法,运用了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沈阳市公交服务体系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目前沈阳市公交服务水平,评价模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交票价是公交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票价制定需兼顾公交企业的市场性和公益性双重属性,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考虑运营成本和最大限度吸引公交需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在本文中,根据用户均衡理论,构建了城市多方式交通出行的需求分析模型,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给出了城市公交价格-需求弹性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各种方式的交通特征、公交需求弹性、公交运营成本及政府限价等因素,提出了城市公交票价优化的数学规划模型,并给出了求解算法.最后,以国内某城市居民出行调查及公交运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公交客运需求的变化规律及城市公交票价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交票价是公交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票价制定需兼顾公交企业的市场性和公益性双重属性,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考虑运营成本和最大限度吸引公交需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在本文中,根据用户均衡理论,构建了城市多方式交通出行的需求分析模型,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给出了城市公交价格—需求弹性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各种方式的交通特征、公交需求弹性、公交运营成本及政府限价等因素,提出了城市公交票价优化的数学规划模型,并给出了求解算法.最后,以国内某城市居民出行调查及公交运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公交客运需求的变化规律及城市公交票价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交企业是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提供者,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到提供服务的动力,进而影响到整个公交系统的运转。依托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的权威企业调查数据,从微观角度对11个城市76家公交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偿债能力、财政补贴、成本费用构成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调查的样本企业中95%的企业经营亏损,16%的企业资不抵债,企业获得的政府财政补贴能够弥补运营成本的35.9%左右,50%的企业单纯从事城市公交服务。在此基础上,参考了欧洲、日本、香港等地的公交发展经验,分别从政府加强扶持、企业改进自身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公交企业走出经营困局的路径设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多种公共交通方式共存发展成为保证公交优先政策的基本前提,不仅需要大规模建设公交网络和场站设施体系,更要重视一体化的公交服务体系构建,以确保公交日常运营的高效化,为所有出行者提供具有吸引力并可以承受的公共交通服务.乘客满意度调查是得到使用者对公交服务感受和评价的最直接手段,为把握公交服务现状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本文首先在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乘客满意度调查的关键因素;然后,从服务过程入手分析适用于我国城市多种公交方式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设计思路;最后,提出实施乘客满意度调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巢式Logit模型的公交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机动化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市交通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提高大容量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增加其吸引力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北京市第三次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从个体出行行为的角度分析城市居民公交出行的特征和规律;同时,采用巢式Logit模型方法,建立了基于时间的交通方式选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