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分析了舰载反鱼雷鱼雷单雷射击作战能力的不足,提出了双雷齐射的作战使用方法.通过ATT作战能力模型的分析,建立ATT攻击弹道、自导检测、射击诸元解算、来袭鱼雷弹道及舰艇的规避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法进行研究,运用Matlab工具仿真计算,定量分析了射击距离、报警舷角及展开角对反鱼雷鱼雷拦截命中概率的影响.仿真结果对反鱼雷鱼雷作战使用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为反鱼雷鱼雷的设计与研制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面舰艇反鱼雷鱼雷作战使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海军在研究发展反鱼雷鱼雷(ATT),但对于其作战使用方法问题,却很少公开报道。针对ATT作战使用时的两种作战模式,建立鱼雷与ATT之间的对抗模型,分析了ATT的射击提前角与鱼雷来袭舷角、鱼雷报警距离、鱼雷速度、ATT速度之间的关系,为ATT的作战使用提供理论参考,并给出了几条结论。  相似文献   

3.
悬浮式深弹拦截尾流自导鱼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传统对抗方法难以有效对抗尾流自导鱼雷这一现状,研究了悬浮式深弹在对抗尾流自导鱼雷中的作战使用问题.文章在阐述悬浮式深弹拦截的原理、分析尾流自导鱼雷可能航向范围的基础上,建立了悬浮式深弹的作战使用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悬浮式深弹能更加有效地拦截尾流自导鱼雷,提高水面舰艇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4.
反鱼雷鱼雷是世界主要鱼雷研制国家积极开发的新型主动防御武器。由于其处于发展阶段,各个国家的技术道路有所不同,在多层防御体系中给出的反鱼雷鱼雷使用阶段和措施也不尽相同。本文针对反鱼雷鱼雷的实际需求,给出了反鱼雷鱼雷分类与拦截区域划分、末端拦截的反鱼雷鱼雷作战层次、反鱼雷鱼雷发展阶段、舰基末端拦截反鱼雷鱼雷的主要性能需求等概念,对明确反鱼雷鱼雷的作战使用、层次划分和促进反鱼雷鱼雷的发展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舰船科学技术》2014,(2):77-81
根据反鱼雷鱼雷的作战需求,总结阐述各种自导导引弹道的导引规律、算法、限制条件以及用于反鱼雷鱼雷弹道设计的优缺点。通过仿真分析,比较各典型导引方法及组合导引方法分别用于反鱼雷鱼雷的拦截概率和脱靶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用于反鱼雷鱼雷拦截弹道的部分组合导引方法,为反鱼雷鱼雷拦截弹道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孙继红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1):106-109
依据舰艇的海上运动规律,建立了舰载管装轻型鱼雷在特定海况下发射鱼雷时发射装置载荷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为舰载鱼雷武器系统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于BTT的反鱼雷鱼雷横向-横滚操纵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侧滑转弯(Skid-to-Turn,STT)控制技术的缺点,提出了采用倾斜转弯(Bank-to-Turn,BTT)技术应用于反鱼雷鱼雷(Anti-torpedo torpedo,ATT)的控制方法.分析了ATT横向-横滚操纵性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必要的简化.建立了ATT横向-横滚扰动方程,给出了横向-横滚运动最重要的操纵性指数,并以此进行K-T分析,从而得出ATT横向-横滚操纵性的评价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了ATT的稳定性和机动性.研究结果表明:ATT的稳定性和机动性相互制约,难以同时达到最优,在实际设计中要根据需要相互协调这2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论文根据反鱼雷鱼雷的作战需求,在基于反鱼雷鱼雷传统的比例导引法上,对比例导引法进行修正,降低比例导引算法的误差。并通过对反鱼雷鱼雷作战模式的研究,提出新的预测弹道方法。同时通过仿真分析,得出此两种导引方法用于反鱼雷鱼雷的弹道轨迹,偏航角以及脱靶量,为反鱼雷鱼雷拦截弹道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舰载声呐系统探测性能远落后于潜艇,并且受复杂水文条件影响较大而造成的水面舰艇在搜攻潜时有较高危险性以及鱼雷命中概率不高的现状,提出了由舰载直升机对潜艇定位引导水面舰艇使用管装鱼雷攻潜的方法,在分析直升机引导水面舰艇对潜艇精确定位时的各种误差,建立鱼雷攻潜相关参数计算模型后,采用模拟法计算了水面舰艇在舰载直升机引导下使用管装鱼雷攻潜的命中概率,计算结果表明在鱼雷的发射距离为5 km时,这种引导攻击方法的命中概率可达到0.8以上,为实战决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潜射鱼雷是舰艇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世界各国都积极发展了反鱼雷对抗技术.本文介绍了反鱼雷 水声对抗的主要装备,分析了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几种典型对抗方法,并分别针对单雷和多雷的使用,提出了对抗条件下的鱼雷作战使用方法,旨在提高鱼雷在对抗条件下的攻击效果.  相似文献   

11.
An optimized methodology to design a more robust torpedo shell is proposed. The method has taken into account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and controllable and uncontrollable factors such as geometry, load, material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installation, etc. as well as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result is a more realistic shell design. Our reliability optimization design model was developed based on sensitivity analysis. Details of the design model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An example of a torpedo shell design based on this model is given and demonstrates that the method produces designs that are more effective and reliable than traditional torpedo shell designs.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for other torpedo system designs.  相似文献   

12.
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布放回收是潜艇使用无人水下航行器(uuv)的最佳方式之一,而UUV自航出管是否具有可行性是首要问题。首先,根据潜艇发射自航鱼雷的技术要求来建立UUV自航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并通过计算分析求得UUV自航出管所需满足的条件。随后,在鱼雷内弹道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UUV在鱼雷发射管内运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受力和速度进行实时仿真。最后,将仿真结果与UUV自航出管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与其重力浮力差、最低出管速度及出管时的潜艇航速相关。因此,可通过设定恰当的性能参数来实现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鱼雷攻击潜艇的毁伤效果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波  卜广志 《舰船科学技术》2006,28(1):74-77,91
客观、准确地评价鱼雷攻击潜艇的毁伤效果是鱼雷与潜艇对抗的最后一环,也是评价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重要指标。本文在现有毁伤概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进了舱段的毁伤程度、要害指数、命中概率、毁伤效果累积系数和齐射毁伤系数等参数,建立了一种比较全面的用来评价鱼雷攻击潜艇毁伤效果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4.
鱼雷武器系统论证方案的生成、评价与优选问题是武器装备研制论证中的重要内容。在分析目前鱼雷武器系统论证方案分析方法优长的基础上,构建了鱼雷武器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鱼雷武器系统论证方案的模糊多目标生成方法,并建立了不完全偏好信息的鱼雷武器系统论证方案模糊多目标评价与优选模型。实例分析说明本文模型与方法是有效的,可为鱼雷武器装备研制论证问题提供辅助决策方法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吴俊生  陈喜 《舰船电子工程》2014,(4):161-163,173
反鱼雷鱼雷攻击来袭鱼雷时,自导装置将其引到来袭鱼雷附近,当声引信装置判定来袭鱼雷在其作用半径之内时,引爆装药,摧毁来袭鱼雷.文中对主动非触发引信接收样本信号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反鱼雷鱼雷的接收机可采用正交接收机,并阐述其理论模型、工作原理、电路组成及导出正交处理电路的理论处理增益,最后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增益可以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水面舰艇有效机动规避声自导鱼雷的问题,以提高舰艇对抗来袭鱼雷的作战效率.针对以往舰艇规避鱼雷二维对抗态势模型的不足,建立了三维空间下的鱼雷弹道模型、自导检测模型、舰艇规避模型以及鱼雷对抗误差模型,运用Matlab工具,对舰艇机动规避鱼雷的对抗过程进行了推演,并采用蒙特卡洛法定量分析了影响舰艇规避鱼雷生存概率的主要因素.推演结果表明,规避航向和航速对舰艇生存概率有较大影响,根据鱼雷报警距离和报警舷角选择合适的规避航向/航速、提高对来袭鱼雷的报警距离和定位精度以及减少系统反应时间,可以有效提高舰艇生存概率.  相似文献   

17.
编队作战是未来海上作战的基本样式,进行舰艇编队水声对抗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舰艇编队能够通过数据融合等方式获取鱼雷距离和方位的报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出鱼雷对舰艇编队的攻击意图,即鱼雷攻击的具体目标舰艇,则有助于指挥员采取有效、合理的对抗方法,从而提高舰艇编队的生存能力.论文在建立声自导鱼雷攻击模型和舰艇编队运动模型的基础上,对鱼雷从不同区域来袭时的态势划分,提出了攻击意图的判断准则,并且通过仿真验证,分析了影响判断准确度的因素,为编队协同水声对抗指挥决策提供了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了只用加速度计不用陀螺或其它角运动敏感的传感器测量空间弹道参数的新方法。由于鱼雷导弹样武器模型在实验的发射阶段和入水阶段受到巨大的加速度和减速,同时又由于它们系长细比相当大的细长体,只用加速度计就比用陀螺有很大优越性,因为加速度计耐冲击、质量和体积都小。文中指出,为了测量六个弹道参数,至少要用六个加速度计,但为了提高试验准确度,本文也提出了用七个加速度计,九个加速度计和十个加速度计的测量方案,并提出相关的数据处理方程的解法。本文还就细长体实验模型对布置加速度计位置的限制,进行了分析,提出降低数据处理方程的条件数,避免出现病态方程和优化加速度计位置的方法。文章还给出了能得到高精度的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