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虑到在役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多发的特点,在对国内外公路隧道安全性评价进展情况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全面分析影响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的设施因素,从隧道平纵线形、洞口条件、路面状况、通风照明设施、交通安全设施等方面编制了可对在役公路隧道开展定性安全性评价的安全检查表。基于风险的理念,围绕设施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分别针对高速公路和等级公路隧道建立了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基于指标体系法的定量评价方法以及隧道运营安全风险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公路平面交叉口(平交路口)交通事故,提高其综合运行水平,针对公路平交路口交通安全设施的效用评价及优化设置问题,提出基于驾驶模拟技术的公路平交路口交通安全设施组合配套设置方法,实现以微观驾驶行为数据为基础的公路平交路口交通安全设施的有效性评价及组合设施的优化选择。基于道路相交形式、被交道路宽度、信号灯设置情况将公路平交路口进行分类,并将交通安全设施按照功能划分为10类;根据实际调查分析,针对不同类型交叉口存在问题选取不同的交通安全设施组合,形成3,4组设施配套方案;采用驾驶模拟试验方法,从安全性、预见性、舒适性3个层面选取9项评价指标,实现配套方案的效果量化评估,提出公路平交路口交通安全设施配套优化设置模型;选择典型公路干道交叉口进行案例分析,实现其设施配套优化设置。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实现公路平交路口交通安全设施的配套设置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最终形成各类型交叉口交通安全设施最优组合设置方案,为进一步形成干道交叉口交通安全设施配套设置指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参考现行公路养护状况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方法,该方法针对不同设施特点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评价单元段划分方法,根据设施的重要性和空间位置关系确定了新的设施层次关系,同时建立了一种既考虑设施重要性又考虑设施数量的新的加权方法即“等效长度加权法”,实现了单一设施评价和多设施综合评价的结合。并给出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示例。  相似文献   

4.
吴寻  陆键  项乔君 《公路》2007,(3):156-160
为评价公路平面交叉口结构损坏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遵循表征性、综合性、明确性、实用性的原则,对交叉口功能区内路基路面、交通安全设施、照明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提出了22项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两两比较确定指标相对重要性,建立了安全养护评价体系。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对公路平面交叉口的安全保障和养护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公路平面交叉口结构损坏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遵循表征性、综合性、明确性、实用性的原则,对交叉口功能区内路基路面、交通安全设施、照明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提出了22项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两两比较确定指标相对重要性,建立了安全养护评价体系。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对公路平面交叉口的安全保障和养护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安全评价是一种在交通事故发生前或在公路设施规划、研究、设计阶段就发现公路设施存在着影响交通安全的潜在因素并加以纠正的实用技术.该文结合郴州至宁远公路第二合同段初步设计资料,运用运行速度的理念并结合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和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对初步设计的主要成果--路线的平面、纵面、横断面以及视距等主要特征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找出了其中不符合规范的技术指标和潜在的事故隐患路段,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公路路域景观美学感知是营造高质量公路景观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公路使用者角度,采用"心理物理学"法定量评价了不同公路路域景观组成的美学感知状况.研究发现:公路路域景观美学质量与人工设施特色性、公路与人工设施距离、人工设施与周围环境融合度、路域植被盖度、景观质地、路域水体大小、路域植被种类、景观多样性、景观自然性、景观开阔性、景观完整性、景观生动性、天象特征和公路在视域内显著度呈显著相关关系;本文的评价模型中仅考虑路域植被类型与景观完整性两个自变量.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五点有助于公路景观设计和决策的路域景观美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路》2021,(4)
关于河北省干线公路网适应性评价,其关键目标是解析河北省干线公路网结构的有效性,以及是否满足计划期内国家经济增长和公路用户需求提高的适应性。关于河北省干线公路网适应性评价指标来说,经常因为评价指标相对较多的原因,而造成评价结果失真,这就需要对指标进行合理地选择。以河北省国省干线公路网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路网进行科学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关联度基本呈逐年递增状态,可以证明公路网的运行质量越来越好,公路设施与交通需求的供需关系逐渐平衡,交通运输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公路养护管理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的必然选择。高速公路机电设施养护评价是"预防性"养护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目前,缺乏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系统养护评价标准,如何科学的实施系统评价、分析系统质量问题是交通工程行业正在探索的难题。因此,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养护管理缺乏科学的评价依据。从机电工程质量安全保证和资源合理分配的角度出发,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机电工程养护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基于机电工程的特点,从评价目标入手,以评价体系为框架,分析评价指标,简要介绍评价方法,初步搭建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进全国公路科普教育设施建设,促进公路科普教育发展和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按照《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公路学会组织开展了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与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11.
山区公路路基排水系统灾害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公路路基排水设施调查,提出山区高速公路排水设施水毁灾害形式,存在水毁频率最高的“三关键”水力学问题。确定公路排水设施水毁评价。四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将递进的“四层次”过程评价与层次系统模糊评价结合、水毁敏感点评价与排水系统评价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排水系统孕灾环境危险性、易损性评价具体的指标体系,水毁经济价值与工程防治措施效益计算方法,及小桥涵敏感点抗水毁具体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服务质量是网约车平台公司生存发展的保证,优质的服务有利于网约车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为科学评价网约车服务质量,文中根据网约车的特点,基于乘客视角,从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五方面构建网约车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SERVQUAL评价模型对重庆市网约车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服务质量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唐杲  杨琳 《中国电动车》2009,(12):74-74,73
本文分析了目前铁路客运服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即客运基础设施设备存在的缺陷、客运服务质量难以准确评价和有效控制、客运服务管理存在差距,提出了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按照建立质量评价体系的形式,从高速公路营运行业管理的层面出发,通过研究现阶段高速公路营运服务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指标体系、标准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技术,科学合理地建立一套通用的高速公路营运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高速公路营运单位的营运服务质量作出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汽车客运站服务质量缺少定量评价体系与方法的问题,在设施指标的基础上,从乘客心理感受的角度引入服务环境、服务过程、管理制度等指标,构建包含5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的汽车客运站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基于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将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获得的初始权重和熵权法指标权重相结合计算指标组合权重;以重庆市北碚、永川、垫江汽车客运站为例,根据实际调查数据量化评价三家客运站的服务质量,结果表明北碚、永川、垫江三家客运站得分为{93.11,94.39,95.60},均属于优秀等级,客运站组合评价模型能克服服务质量评价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评价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方法的综合指标计算模型中设施权数为定值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加权方法,即等效长度加权法,该方法用等效长度作为设施的权数,解决了固定权数不能反映设施数量的问题,并且既能用于单一设施评价又可用于多设施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在为公众提供出行服务时,其服务质量的优劣与用户的利益息息相关,倍受关注.文章分别从专业人员和用户的角度出发,共筛选了14个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简单实用的高速公路运营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高速公路的设施以及服务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其方法可供相关行业监管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项目的融资风险问题,将PPP项目融资风险分为政策、经济、项目、信用及不可抗力五类;为解决评价指标间的模糊性和不相容问题,增强公路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风险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采用模糊可拓理论建立公路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风险评价模型,并用于工程实例评价。  相似文献   

19.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规定利用跨越公路的设施悬挂非公路标志的需要向公路管理机构申请,出具技术评价报告。本文针对非公路标志设置的关键指标参数展开研究,从交通安全、结构安全两方面入手,基于人机工程学与结构学理论,提出了柱式结构非公路标志指引方法以及与交通标志的设置间距;高耸式结构非公路标志的版面要求、结构设计要求等关键指标的控制技术要求。本研究成果可为非公路标志的技术评价及公路管理机构行政审批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公路超限检测站是为了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在公路上设立的,对车辆实施超限检测,认定、查处和纠正违法行为的执法场所和设施,是治理超限运输、开展交通综合执法的平台和载体。本文提出从运营状况、站点功能、布局合理性、服务范围、信息系统五个维度对公路超限检测站布局进行评价,是对公路超限检测站布局的合理性和适应性的全面反映。在对评价模型的选取方面,避免以往的主观性较强的评价方法,采用基于变异系数法-TOPSIS模型对其进行评价,增加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