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智能交通系统车载体系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完成智能交通车载体系框体系统的研究,采用了从需求入手,定义智能交通服务,建立逻辑框架和物理框架,并从包括标准化范围检查在内的广泛的多种着眼点进行评从的工作流程。在逻辑框架和物理框架的建立过程中应用了统一建模语言进行体系框架的开发。并提出了系统评价表单评价项目,建立了关于路线引导功能的控制模型和个体模型,通过具体的实例对智能交通车载体系框架的建立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借鉴美国自动公路系统(Automated Highway Systems,AHS)技术框架,系统回顾了初级应用、通信技术、绿色能源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不同因素驱动下智能公路的概念演化、技术发展和未来变革。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在AHS的研究基础上延伸和扩展了智能公路的概念和技术框架,提出了未来智能公路系统的演化方向以及包含信息管理层、网络通信层和感应控制层的智能公路体系架构。同时,瞄准当前主流技术和未来科技发展方向,总结了泛在无线通信、高精度定位与导航、车辆队列控制、无线充电、道路智能材料、道路主动安全控制、面向出行即服务的车路信息交互、基于基础设施的智能决策规划等驱动智能公路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研究现状,并基于这8项关键技术的自身发展特点,提出了未来智能公路技术应用和推广的建议措施;分析了车路协同一体化、智能平行系统、人工智能、交通信息安全、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将对未来智能公路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系统性地预测了智能公路技术的商业化推广路线以及未来智能公路的应用将进一步降低自动驾驶的技术设备成本,为自动驾驶提供了一个更安全、更稳定和高效的交通环境。研究成果将对当前和未来智能公路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简要介绍我国ITS体系框架开发的研究背景、概念、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ITS体系框架的开发方法、开发思路及开发步骤做出详细说明,旨在全面了解我国ITS的开发研究理念与过程,为今后ITS技术的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奥运会为例研究了大型活动ITS体系框架的开发方法,对TurboArchitecture软件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研究了2008年奥运会ITS的定位和发展基础,确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借助ITS框架开发软件TurboArchitecture,按照识别用户服务、确定ITS要素、选择功能模块和构建物理框架的步骤,开发了奥运ITS的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5.
贾岩  朱茵 《公路》2010,(10)
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是影响其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我国高速公路实时交通数据的分析,完成对交通事件发生成因和机理的研究。同时从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及功能分析方面展开研究,研究建立城市交通事件智能管理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初的我国公路隧道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过近20年的积累,我国公路隧道在质和量上都有显进步,20世纪初面临隧道建设难度方面更加严峻的挑战,为此需要在水下隧道修建技术,公路隧道及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技术,山岭隧道施工技术,特长隧道营运通风技术,公路隧道节能照明技术,营运监控系统开发,病害诊断与整治技术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从而掌握制约我国公路隧道发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初我国公路隧道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伟 《公路》2000,(11):82-86
经过近20年的积累,我国公路隧道在质和量上都有显著进步,21世纪初隧道建设难度方面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为此需要在水下隧道修建技术,公路隧道数据库及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技术,山岭隧道施工技术、特长隧道营运通风技术、公路隧道节能照明技术、营运监控系统开发、病害诊断与整治技术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从而掌握制约我国公路隧道发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框架锚固的特点、结构机理及其在边坡防治中的作用。文中提供了该施工技术方法的工程实例,说明框架锚固在滑坡防治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吴羡  杨海  赵永国 《公路》2008,(7):8-12
清连一级公路路线里程长,地处山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高速化改造工程规模大,其升级(高速)改造建设中面临诸多特殊复杂的技术难题,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对其升级改造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攻关研究不仅能直接为清连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且通过成果的具体应用和工程实践总结,也可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同类的升级改造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高等级公路综合管理系统(IMS)框架与国家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关系,明确了IMS的用户包括驾驶员、乘客、行人、高等级公路设施管理部门、设施维护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公安部门、消防部门、急救中心和政府、规划部门等相关团体。高等级公路综合管理系统框架体系分为6个功能域,即交通监控、紧急事件与安全管理、收费管理、出行者信息服务、先进的设施建设与维护、数据管理等,文章分析了6个功能域各自的系统功能、子功能为实现功能的过程。文章还提出了采用伪码语言描述功能实现的过程的方法,最后对综合管理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字典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等现象日益突出,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限制因素。智能网联汽车被看做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案,因此智能网联汽车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正处在不断研究发展的阶段,智能网联汽车的研究逐渐的专业化、产业化。制动系统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智能网联汽车是否可以被高效的应用。本文主要对智能网联汽车和制动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制动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情况,并探究了智能网联汽车制动系统进一步发展的作用,希望能够使智能网联汽车被更加高效的使用,推动汽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提出的基于云计算和WSN的车联网体系将着力于车车协同、车路协同、以及路网协同,并分析了将云计算和WSN运用到车联网体系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服务于道路安全管理的信息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道路安全管理出发,介绍了多种信息技术。针对不同的信息采集对象,从气象、交通和紧急事件3个方面介绍了相应的信息采集技术;针对不同的信息发布需求,介绍了目前各种先进的信息发布技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和比较,探讨了信息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智能交通系统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锋  宋鹏飞  张蕴灵 《公路》2012,5(5):217-222
近几年智能交通系统支撑技术日益成熟,空间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概念快速发展,将引领智能交通向车路协同的未来方向发展,建立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环保和舒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15.
电动汽车以电动机代替内燃机,噪声低、无污染,使用单一的电能源,而电能来源广泛。作为21世纪主要绿色交通工具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技术是当前国际上正在进行研究的一项高新技术。以分析电动汽车开发的关键技术,如电池技术、电力驱动及其控制技术、能量管理技术为切入点,为从事电动汽车行业的技术人员,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高功率密度柴油机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叙述了国外坦克装甲车辆动力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了高功率密度(HPD)柴油机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对HPD柴油机技术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汽车安全气囊控制核心--SRS ECU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安全气囊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安全气囊的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着重对其控制核心ECU和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点火算法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安全气囊ECU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部省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关键技术,部省道路运输信息系统综合应用通信网络、数据采集及数据库技术,以协同工作平台为支撑,实现了基于门户网站的全国道路运输信息服务。系统体系框架由基础设施支撑平台、协同工作平台、业务管理应用系统和业务服务系统构成。在各省数据采集基础上,综合评判了触发器、时间戳和数据库分时复制等3种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数据交换指标的关联方案。  相似文献   

19.
道路系统易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淑珍  包锋 《公路》2006,(11):106-108
总结道路震害的主要因素,着重介绍道路系统易损性分析方法。结合三亚市区道路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上海市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平台的系统目标,确定了系统覆盖范围和用户分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上海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平台总体框架和网络构架,提出了系统数据要求,并分别对系统安全可靠性和子系统功能模块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