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外环线黄埔江沉管隧道是上海越江的咽喉之一。自2003年6月21日通车以来交通量增速超过预计,且载重车辆占85%之多。目前日平均交通量从开通初期的2万辆增加到8万余辆,且以集装箱卡车和重型运输车居多,这个流量已远远超过隧道设计时的2020年标准预测流量。影响所及在隧道内出现大量坑槽、路面裂缝,危及行车安全。有关部门决定尽快大修,与原订5年大修提前2年进行。招标工作已结束,急待开工实施。维修施工采用封孔方式进行。隧道三个孔内的8个车道轮番接受大修,而路面则采用抗冲击能力强的改性沥青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宜昌至长阳高速公路将于年底建成通车,全线共设置3座上下行分离2车道隧道和1座合建4车道连拱隧道。本文阐述了该路段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技术标准,隧道土建主体工程,运营通风、消防、照明、监控系统、通讯系统等附属设施及运营管理设施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量的快速增加,高等级公路和市政工程中的两车道公路隧道已不能适应交通量的发展需求,单洞三车道、四车道等扁平大断面隧道日益增多。合理的扁平率,将有效提高大断面隧道的空间利用率、节省工程造价。该文依托坪盐通道马峦山隧道,工程全长约7.89km,属特长市政隧道,开挖跨度达16m。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10组不同扁平率下隧道的围岩位移特征、围岩受力特征、支护结构受力特征、围岩塑性区分布特征,以此确定了合理的隧道扁平率。  相似文献   

4.
连续纵坡作为山区高速公路典型特征,连续上坡设计对货车的运行速度有着显著影响,而慢速大货车势必导致连续上坡路段的通行能力大幅降低,且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客货分道管理与增设爬坡车道是有效提高连续上坡路段通行能力的方案。针对该特定路段,具体选择客货分道或爬坡车道,设计人员缺乏参考依据,因此,该文基于交通量和通行能力分析,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方案,以发挥各个方案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1月9日14时,在珠江新造水道大学城水域,广州国际创新城金光东隧道首节沉管顺利抵达沉放区,刷新国内隧道沉管长距离绞拉纪录。金光东隧道全长2 710 m,双向4车道,采用沉管法施工。该隧道沉管段总长460 m,宽22. 1 m,高8. 55 m。广州打捞局承担金光东隧道管段的运输浮运、沉放安装等工作。金光东隧道首节沉管(编号E6)全长77 m,质量达14 000多t,自2019年5月5日浮运至大学城寄放区以来,先后完成了基槽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量现有穿山隧道已不能满足交通出行的需要,修建复线隧道是缓解现状隧道交通压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针对如何修建复线隧道,并对相应的立交节点进行改造,以便接入城市核心区路网,以重庆市大学城复线隧道和红槽房立交为例,分析讨论城市复线隧道与片区路网的衔接,相关立交节点改造与周边道路、既有构筑物的关系,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交叉口传统移位左转交通组织存在的交通冲突与通行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移位左转车道设置方法,并分析改进前、后的交通冲突状况。综合考虑行人与非机动车的过街需求,分析路段左转信号与交叉口主信号之间的协调控制关系,设计改进的移位左转交叉口相位方案,建立移位左转交叉口设计要点计算模型,包括移位左转车道长度、路段左转变道段长度、路段左转车储存段长度。假设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推导并建立改进的移位左转交叉口各相位的延误计算模型。以车均延误最小为目标,构建改进的移位左转交叉口信号控制参数优化模型,采用穷举法给出其求解算法。从左转交通量、移位左转车道长度、交叉方向右转车辆比重3个方面分析改进方法的适用条件,并借助VISSIM仿真,使用在哈尔滨市交叉口收集的数据验证改进方法的效用。研究结果表明:当移位左转车道长度为100 m左右时,该交通组织方式可以发挥最大效益;改进的移位左转交通组织较改进前交叉口车均延误下降了16.1%,验证了所提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当左转交通量小于400 pcu·h-1,交叉方向右转交通量比重大于25%时,采用改进的移位左转方法,交叉口的通行效率改善更加显著。研究成果可为移位左转车道的设置及信号配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成都-重庆重要运输通道上早期修建的四车道成渝高速四川段,目前部分路段已出现拥堵,服务水平降低,不能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建议适时开展扩容改造的探讨与研究,针对不同路段的实际交通量增长值和服务水平变化情况,初步提出了成渝高速四川段各路段扩容改造的时机与方案。  相似文献   

9.
2010年9月28日璧山县璧城至大学城隧道工程(现名璧山隧道)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璧山隧道是连接璧山县璧城和重庆大学城的快速干道,于2007年12月28日动工兴建,工期33个月,工程总投资5.9亿元。工程起于璧山县城双星大道,向东以隧道形式穿越缙云山,上跨绕城高速,与大学城城市干道横四路相连;路线全长4.69km,其中隧道长3.025km,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隧道为双洞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60km/h。该隧道的开通,使璧城到大学城的行程由40min缩短到5min,从而让璧山从时间和空间上融入主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中国西部地区路网的现状,以路网中各路段的历史交通量调查数据和区域经济资料为依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路网的正常交通量进行预测;以现状路网正常交通量为基础,利用概率分配法对新建或改建路网的转移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进行预测,形成基于路网路段交通量调查资料的趋势增长———概率分配路网交通量预测方法。该方法继承了个别推算法的优点又摈弃了总量控制法的缺点,可操作性强,适用于西部地区的路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