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船闸由上下引航道、上下闸首、闸室及输水系统等多部分组成。鉴于船闸结构组成及其运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较为复杂,船闸水工建筑物的施工安全与运行稳定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龙溪口船闸施工期监测数据的整理归纳,结合现场实际,采用定性常规分析和定量数值计算,分析各监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施工期间船闸基底渗透压力受围堰外江水、岸坡地下水及基坑内施工用水影响;2)船闸墙后回填土压力受填土深度及其内部含水量影响;3)混凝土内应力应变主要与温度控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船闸工程底板、闸室墙、输水廊道顶面和侧面、门槛顶面和侧面等部位极易出现贯穿性的规则裂缝。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从设计、材料、施工3个层次提出了船闸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主要包括调整构造钢筋直径和钢筋间距、设置施工宽缝、调整冷却水管、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用全断面浇筑工艺、控制分层浇筑时间间隔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控裂效果。  相似文献   

3.
根据坝体应变计的监测资料,经过一系列的计算,求得测点处的混凝土应力值。通过绘制应力过程线以及特征值统计,对各部位的混凝土应力分布态势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对测值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作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坝体多数测点混凝土处于受压状态,仅少数测点混凝土处于受拉状态。从应力变化过程看,坝体应力由于水压和坝体自重相互作用,多数测点应力变化速率较小,有的测点基本趋于稳定。各向应力变化比较均匀,基本上没有发生很大突变的现象,最大压应力和最大拉应力也在规范容许范围内,江垭大坝7#坝段混凝土应力状况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4.
针对船闸廊道混凝土采用分层工艺易开裂问题,在给定的混凝土热学参数和边界条件基础上,采用仿真软件Midas FEA模拟廊道混凝土在不同分层工艺以及通水冷却工况下内部温度场分布。结合廊道尺寸和外部约束,评估不同分层工艺以及不同冷却水管间距下混凝土开裂风险。结果表明:廊道底板、侧墙以及顶板单独浇筑开裂风险较大,而将底板和上部侧墙、顶板和下部侧墙整体浇筑,可以大幅降低混凝土开裂风险。通冷却水没有显著降低混凝土外约束应力作用下的开裂风险,在混凝土温度场满足温控要求前提下,建议取消通水冷却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勤振  刘海民  冯超 《水运工程》2021,(10):295-299
针对非杆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设计领域,以柳江红花水利枢纽复线船闸混合式闸室边墩墙为例,对传统手算法、有限元法关于内力及配筋计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应力积分法求弯矩适用于传统杆件结构,闸室边墩墙作为非杆件体系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截面高度大,受压区范围占比大,中性轴偏向受拉区,按应力积分法求弯矩,弯矩值偏大;传统手算法与有限元应力积分法计算内力,按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进行配筋计算,所需受拉钢筋量多,不经济;有限元弹性应力图形法分析受拉区混凝土拉应力,产生的拉力完全由受拉钢筋承担,按非杆件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计算原则,实际配置受拉钢筋量合理、经济。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船闸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混凝土船闸闸室墙发生裂缝主要原因为工程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缺陷,受温度应力影响及工程运行条件差等,提出了相应的裂缝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海安船闸工程为例,采用三种光纤感测技术对船闸结构施工过程进行了监测应用研究。运用拉曼散射光时域反射技术对底板混凝土水化热的释放过程进行了监测;运用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和布喇格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对混凝土和钢筋应变进行了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析了混凝土水化热释放过程和上部荷载双重作用下船闸底板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变过程,并分析了相关监测结果的形成机理。研究成果表明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在船闸等大型水工结构施工安全监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水道港口》2015,(3):239-243
以长洲水利枢纽1#船闸上闸首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施工期闸首混凝土浇筑模拟计算,考虑水化热、外界气温、浇筑层厚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对闸首混凝土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并以温度场的计算成果为前提,采用顺序耦合法对闸首结构混凝土的浇筑进行热-结构耦合计算,分析施工期混凝土结构的应力变化情况。通过对计算成果合理性的验证表明,利用有限元法可较好地对船闸结构进行整体稳定、应力、应变等全方位计算,且具有精度高、形象直观等特点,更好的模拟施工条件对船闸裂缝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姚平  沈菊燕 《水运工程》2023,(4):201-206
结合京杭运河杭州八堡船闸闸室墙施工的特点,研制了闸室墙整体浇筑移动模架及皮带机输料系统。高大闸室墙通过移动模架整体支立定型钢模板,结合皮带机输料系统浇筑低坍落度混凝土工艺,实现一次性整体浇筑,避免了分层缝渗水、错台等缺陷,有效地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常规泵送工艺坍落度大易形成裂缝的问题,提高了施工工效及闸室墙内在和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0.
高水头船闸闸首大体积混凝土综合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水头船闸闸首混凝土体积大,且布置有多种结构埋件、孔洞、廊道等,温度应力及结构断面变化易造成混凝土开裂等问题,结合株洲二线船闸闸首施工实例,对高掺低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温控措施、缓凝砂浆及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采取三掺配比和层间铺筑缓凝砂浆的方法,并结合适当的温控措施,船闸闸首未出现温度裂缝及层间渗水现象。通过本工程的实施,总结提炼了整套闸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防止温度裂缝及层间裂缝的技术成果,可为同类船闸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