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生物学和医学对胶原生化问题增长着的兴趣,可能是由于下述情况引起的:第一、除了机械性支持作用外,胶原在形态发生、细胞分化和再生过程中起着极积的作用;第二、胶原合成、成熟和分解的数量和质量上的障碍,是多种疾病发病机理的重要环节;第三、胶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第四、胶原是研究蛋白质生物合成和复杂超分子结构形成过程的适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血清IV型胶原(IVC)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 以放免分析法检测正常对照者(NC)及慢性肝病患者血清IVC浓度,并与Ⅲ型前胶原(PCⅢ)比较。结果 各慢性肝病组血清IVC、PCⅢ浓度均显著高于NC组(P均<0..01)。血清IVC浓度在重度慢性肝炎(CH)组显著高于轻、中度CH组(P均<0..01),活动性肝硬变(LC)组显著高于静止性LC组(P<0..05)。血清IVC与PCⅢ在CH组及LC组中均呈显著性正相关(CH组r=0.7023,LC组r=0.5878,P均<0..001)。结论 血清IVC浓度可反映肝纤维化的活动程度。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容量超负荷型心脏病心肌胶原含量的改变,我们应用羟脯氨酸法,观察了19例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患者右心耳心肌胶原含量的变化,并与5例健康意外死亡者作对照,结果表明:容量超负荷型心脏患者,无论是房间隔缺损还是空间隔缺损,心肌胶原含量与正常人相比显著降低,但当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后,心肌胶原含量则增多,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正>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它的发生和发展直接影响肝病的预后。近年来,临床检测学的飞速发展,新的检测方法相继问世,寻找肝硬化早期诊断及动态观察肝纤维化指标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检测100例慢性肝炎血清PcⅢ,并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尿液Ⅳ型胶原 (Ⅳ 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了 5 6例慢性肾小球疾病 (CGD)患者及 1 2例正常对照 (NC)、1 0例肝硬化(NGD)患者的尿液Ⅳ C。结果 ①肾功正常的PGD患者尿液Ⅳ C高于NC ,但无统计学意义[(7.3± 6 .7) μg/Lvs(5 .7± 2 .3) μg/L ,P >0 0 5 ] ;②非肾病 (肝硬化 )患者尿液中未检出Ⅳ C ;③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尿液Ⅳ C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及CGD肾功能正常患者 [(4 1 .6± 32 .9) μg/Lvs(5 .7± 2 .3) μg/L ,(1 5 .7± 1 0 .2 ) μg/L ,P <0 0 0 1 ]。 结论 ①尿液Ⅳ C为慢性肾小球疾病的较为特异的标志物 ;②尿液Ⅳ C的变化更能反映慢性肾小球疾病的发展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时血脂成分的改变以及Ⅰ型胶原mRNA与其蛋白、NF-κBmRNA与其蛋白在兔AS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预防及治疗AS斑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E、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染色,光镜观察AS病变,并应用CMIAS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检测40只食饵性AS新西兰兔血脂成分的改变及血管壁的病理变化、Ⅰ型胶原mRNA与其蛋白、NF-κBmRNA与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兔15周时血胆固醇(TC)升高约43倍,血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约37倍。主动脉内壁可见脂质条纹形成。主动脉AS病变Ⅰ型胶原、NF-κB蛋白及Ⅰ型胶原mRNA、NF-κBmRNA表达定量(A值)分别为0.27±0.02、0.19±0.01及0.30±0.03、0.35±0.03,显著高于对照组(0.08±0.01、0.09±0.01及0.11±0.01、0.10±0.09,P<0.05)。结论AS时Ⅰ型胶原增多刺激NF-κB的活性,可能参与了血管AS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139例慢性肝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血清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发现,在慢迁肝、慢活肝及肝硬化各组其含量逐渐上升,Ⅰ型胶原及Ⅰ、Ⅲ型胶原比值能更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与反映肝细胞损伤指标均不相关。提示Ⅰ型胶原及Ⅰ、Ⅲ型胶原比值是判定肝纤维化状况的较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病区粮及硒对软骨胶原代谢的影响,采用低硒大骨节病病区粮,病区粮加硒和非病区粮喂养大鼠66d,观察了低硒KBD病区粮和硒对软骨Ⅱ型胶原合成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病区组Ⅱ型胶原甘氨酸、丙氨酸等疏水氨基酸含量较非病区组增高,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含量降低。病区粮加硒后上述变化可得到部分纠正。②病区组软骨Ⅱ型胶原脯氨酸和赖氨酸羟化程度分别较非病区组降低6.4%和7.7%。加硒组较病区组脯氨酸羟化程度增高9.4%,但赖氨酸羟化程度未增高。③病区组Ⅱ型胶原电泳迁移率及对胰蛋白酶敏感性与其它组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9.
血清Ⅲ型前胶原和甘氨胆酸联合检测对慢性肝病的诊断意义苌新明,薛挥,段仲壁,贾爱琳,冯新莉(西安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西安710061)肝纤维化是引起肝功能障碍和肝硬化的重要病理基础。本文用放免法测定各种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和甘氨胆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虫草胶囊和丹参片对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6例口服虫草胶囊加丹参片及益肝灵,维生素等一般护肝药物;对照组15例只用一般护肝药物,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PCⅢ和HA。结果 治疗组血清PCⅢ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HA均明显下降(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结论 虫草胶囊和丹参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黏膜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COL1A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经胃镜取材,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组织中COL1A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OL1A1mRNA在正常组和反流性食管炎阴性组食管黏膜中呈低表达(0.154±0.119,0.152±0.105),在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食管黏膜中呈明显的高表达(0.396±0.170,0.726±0.561)。并且在从正常→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COL1A1mRNA的表达呈现渐进性增强,并与病期有关。结论 COL1A1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OL1A1mRNA的表达水平可用作监测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早期发生及干预治疗效果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PI3K抑制剂对四氯化碳(CCl4)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液氮保存下的HSC株,于37℃,50 mL/L CO2孵育箱中复苏传代培养,同步化后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Cl4组、CCl4+1 μmol/L PI103组、CCl4+2μmol/L PI103组、CCl4 +4 μmol/L PI103组,分别培养48 h.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初步观察了细胞形态改变;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测定细胞的Ⅰ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 CC14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生长旺盛,细胞数目增多,Ⅰ型胶原表达增多;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CCl4+4μmol/L PI103组比CCl4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多,细胞数目减少;MTT和免疫细胞化学实验结果显示,与CCl4组比较,CCl4+1μmol/L PI103组、CCl4 +2μmol/L PI103组、CCl4 +4μmol/L PI103组细胞的增殖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均减少,随着PI103剂量加大,细胞的增殖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均减少,但CCl4+4 μmol/L PI103组和CCl4+2μmol/L PI103组比较,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变化.结论 PI3K抑制剂PI103可抑制活化的HSC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以及减少其Ⅰ型胶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15.
西北地区汉族HLA-A,B基因座单元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调查分析西北地区汉族人群中HLA A ,B基因座单元型频率。方法 采用PCR SSO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 87个家系 2 76名西北地区汉族个体HLA A ,B基因座进行检查 ,通过HLA以单元型遗传方式遗传的规律归结出单元型。结果 居单元型频率前三位的是A0 2 B4 6、A30 B13、A0 2 B4 0 ;具有明显连锁不平衡的单元型 11种。结论 西北地区汉族人群中HLA A ,B基因座单元型频率与国内其他地区汉族人群相比有其自身特点 ,A30 B13、A0 1 B37、A32 B4 4具有显著的连锁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鼠心肌梗塞(MI)模型动态观察了MI后3、15及42d心室各部位胶原含量、总量及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Ⅰ/Ⅲ)的变化。结果表明:左室非梗塞区(NIA)和右室(RV)的胶原总量均随心肌肥大的发展而进行性增加,但两者胶原含量的变化表现不同,RV胶原含量无明显的改变,而NIA呈双相变化;梗塞区(IA)胶原含量则随修复过程而迅速增加。MI早期NIA以Ⅲ型增加为主,中后期NIA及RV肥大心肌中均以Ⅰ型增加为主,IAⅠ/Ⅲ呈现出与NIA相反的动态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脏功能和心肌Ⅰ型胶原改变及替米沙坦干预后对其影响。方法27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9只)、高脂饮食组(n=18只)。高脂饮食干预12周后确定胰岛素抵抗模型建立,将高脂饮食组大鼠随机分为高脂组(n=9只)和替米沙坦组(n=9只)。饮食干预34周后颈动脉插管测左室舒张末内压(LVED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_(max))及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_(max)。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心肌Ⅰ型胶原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末端的前肽序列(PICP)、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的含量。心肌组织Masson染色进行心肌间质胶原定量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组大鼠左室舒张末压上升,-dP/dt_(max)下降(P<0.01),血浆PICP含量及PICP/ICTP升高(P<0.01),左室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增高(P<0.01)。与高脂组大鼠比较,替米沙坦组大鼠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压下降(P<0.01),-dP/dt_(max)升高(P<0.05);血浆PICP含量、PICP/ICTP降低(P<0.05)。左室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含量下降(P<0.01)。左室心肌组织胶原含量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P<0.01),与-dp/dt_(max)呈负相关(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可通过促进心肌Ⅰ型胶原合成,增加心肌胶原沉积,导致心脏舒张功能下降;替米沙坦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心肌胶原沉积进而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体外培养大骨节病(Kashin-Beckdisease,KBD)患者和正常对照的关节软骨细胞并对比观察细胞形态、I、Ⅱ、Ⅲ和X型胶原表型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变化,以明确KBD软骨细胞的生长特性。方法依据我国“大骨节病临床诊断标准”和病理学变化特征,选择KBD患者为KBD组(n=8),并设立正常对照组(n=8)。在无菌手术条件下采集关节软骨,胶原酶等消化、分离后进行软骨细胞培养,光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I、Ⅱ、Ⅲ、X型胶原和MMP-13的体外表达变化,对比研究KBD软骨细胞表型表达的特点。结果KBD软骨细胞内空泡及核变形现象较正常增多,并有绒毛及胶原纤维不规则排列等超微结构变化。两组间I、Ⅱ、Ⅲ、X型胶原表型表达差异显著,其中KBD组II型胶原表型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t=-5.54,P〈O.001),而MMP-13表达显著增高(t=3.70,P〈O.01)。结论KBD软骨细胞I、Ⅱ、Ⅱ、X型胶原表型和MMP-13的表达不同于正常对照组,以软骨细胞的退行性和增生性变化为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体外培养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患者和正常对照的关节软骨细胞并对比观察细胞形态、Ⅰ、Ⅱ、Ⅲ和Ⅹ型胶原表型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变化,以明确KBD软骨细胞的生长特性。方法依据我国"大骨节病临床诊断标准"和病理学变化特征,选择KBD患者为KBD组(n=8),并设立正常对照组(n=8)。在无菌手术条件下采集关节软骨,胶原酶等消化、分离后进行软骨细胞培养,光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Ⅰ、Ⅱ、Ⅲ、Ⅹ型胶原和MMP-13的体外表达变化,对比研究KBD软骨细胞表型表达的特点。结果KBD软骨细胞内空泡及核变形现象较正常增多,并有绒毛及胶原纤维不规则排列等超微结构变化。两组间Ⅰ、Ⅱ、Ⅲ、Ⅹ型胶原表型表达差异显著,其中KBD组Ⅱ型胶原表型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t=-5.54,P<0.001),而MMP-13表达显著增高(t=3.70,P<0.01)。结论KBD软骨细胞Ⅰ、Ⅱ、Ⅱ、Ⅹ型胶原表型和MMP-13的表达不同于正常对照组,以软骨细胞的退行性和增生性变化为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缓激肽 (BK)对大鼠心肌梗塞 (MI)后心肌胶原生化改建的影响 ,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对心肌胶原的影响是否与抑制BK的降解有关。方法 复制大鼠MI模型后 ,第 3天开始给予依那普利(5 0 0 μg·kg-1·d-1) 4周 ,测定左心室非梗塞区组织的胶原含量及Ⅰ、Ⅲ型胶原的比值 (Ⅰ /Ⅲ ) ,并与依那普利 +BKB2 受体阻断剂HOE 14 0 (5 0 0 μg·kg-1·d-1由微渗透泵给入 )组、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 (AT1)阻断剂Losartan(3mg·kg-1·d-1)组及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依那普利、Losartan组的胶原含量及其Ⅰ /Ⅲ比值均较对照组降低(P <0 0 5 ) ,而Losartan组的胶原含量及其Ⅰ /Ⅲ比值又低于依那普利组 (P <0 0 5 ) ,依那普利 +HOE 14 0组的胶原含量及Ⅰ /Ⅲ比值较单独用依那普利组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BK能抑制大鼠MI后左心室胶原的生成及降低胶原Ⅰ /Ⅲ比值 ;ACEI阻抑左心室胶原生化改建的作用机制是既抑制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的生成又促使了心肌局部BK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