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该文简要介绍高密度电法的原理,并运用该方法在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岩溶地区勘察中快速有效地查明了岩溶的埋深、形态、规模及发育分布等特征,结合工程具体应用,指出了具体施工各个环节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着重叙述了如何确定岩溶深度分布特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福建地下岩溶地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有灿 《路基工程》2011,(5):163-165
针对高速公路工程及福建覆盖型岩溶勘察特点,对物探方法在高速公路工程的适用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再以永安—武平高速公路勘察为例,介绍综合勘察手段的配合运用,达到提高地下岩溶区勘察质量,并通过加强专业间的沟通,来做好复杂岩溶段落的勘察及设计优化工作,达到减轻岩溶对工程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工程物探技术在高速公路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物探是工程地质勘探中的重要方法。针对具体的勘察目的,选择合理的物探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高速公路勘察中复杂的技术难题。介绍了工程物探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岩溶、高边坡滑坡体、隧道、地下管线等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效果。工程物探技术在高速公路工程勘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谢永坚  刘志辉  曾田胜 《公路》2006,(Z2):292-294
工程物探是工程地质勘探中的重要方法.针对具体的勘察目的,选择合理的物探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高速公路勘察中复杂的技术难题.介绍了工程物探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岩溶、高边坡滑坡体、隧道、地下管线等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效果.工程物探技术在高速公路工程勘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广梧高速公路岩溶区的勘察方法、岩溶分布及特点和岩溶的处治原则及处治方案,提出对于一般路基工程,主要应对土洞进行处治。本文可为灰岩地区高速公路的溶洞处治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省某高速公路路基塌陷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地质调绘、地质雷达法、高密度电法,以及工程地质钻探等多种勘察手段,对该路基塌陷的影响因素、路基病害机理进行分析及研究。结果表明,准确地查明岩溶的发育特征,应严格遵循合理有效的勘察原则,结合多种勘察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及验证;岩溶路基施工及相关治理工程应重视路基区截、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7.
彭都  刘伟  赵福玉  潘建华  彭建兴 《隧道建设》2019,39(Z2):269-282
为解决传统勘察手段及方法很难查明岩溶发育特征的难题,以昆明轨道交通4 号线岩溶专项勘察为案例工程,介绍在岩土工程初步勘察、详细勘察的基础上,采用以工程地质钻探及现场物探测试(孔间层析成像(CT)、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为主,并结合工程地质测绘、原位测试、钻孔抽水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等综合勘察技术手段和方法,查明了线路沿线的岩溶分布、规模及形态等发育特征,并对其做出定量或定性评价,为岩溶专项治理施工图设计、优化设计方案及完善施工组织设计等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及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许韬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11):206-208,211
岩溶发育地区的桥梁桩基建设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地质问题,工程中可以通过跨孔CT探测场区内岩溶发育情况.以广州市某大桥工程的勘察结果为例,分析跨孔弹性波CT技术在桥梁桩基勘察中的应用效果,指出通过合理地布置钻孔和测线,可以利用CT探测指导钻探的施工和桩基持力层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对达陕高速公路石塘服务站工程的勘察,若以钻探为主,只能揭示局部地质条件,难以全面反映存在的断层破碎带、含水带、岩溶等不良地质体,有必要采用多种地质勘探手段的综合勘察方法。通过对石塘服务站综合勘察方法的应用,查明了该场地地层结构和工程地质特征-拟建场地内无断裂、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相对稳定,适宜修建服务站工程。  相似文献   

10.
隐伏岩溶区多种勘察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特别是隐伏岩溶,对工程建设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性,查明岩溶发育规律是工程安全的前提.以某隐伏岩溶发育区的特大桥梁桩基施工勘察为例,列举了在设计、施工过程应用的几种勘察方法及其效果,说明了在岩溶发育区综合应用多种勘察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软基病害处理质量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瑛  鲁光银  朱自强 《公路》2007,(8):81-84
在埋藏浅、厚度薄的软基病害路段修建高等级公路,往往采用换土垫层法进行处理,但处理过程中清淤厚度和换填层的厚度直接关系到路基沉降、路堤稳定,一直引起各方关注。以湖南省某高速公路66处软基病害路段处理效果检测为例,详细探讨了清淤厚度的地球物理无损检测技术。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地球物理无损检测技术,与传统钻探取芯方法相比较,可以快速、准确地查清清淤及换填层的厚度,为施工单位及业主的决策,及时提供相关数据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省丽水市某公路土质滑坡为例,通过对目前常用的地质调查、钻探、动探、物探、地下水动态监测和深层位移监测等野外判别方法的总结,阐述了不同判别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滑动面的判别是滑坡勘察、监测和防治设计等工作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拉萨某高海拔深埋隧道工程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采用综合物探勘察方法查明隧道区地质条件。隧道区坡面表层基岩风化破碎强烈,下伏基岩主要为板岩及花岗岩;以宏观地质调绘为基础,充分发挥综合物探的解译成果,在此基础上利用钻探、试验予以验证,并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14.
晏军 《隧道建设》2020,40(Z1):327-336
超前地质预报的物探方法有多种,由于岩溶发育空间分布的复杂性和岩溶含水介质充填物的多样性,单一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都具有局限性,如何针对岩溶的地球物理特征,选择适用的地质预报物探方法,以提高预报成果的准确度非常必要。通过对TSP法、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等超前地质预报主要物探方法工作原理、有效探测距离和地球物理特征等进行分析,论述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理论依据和方法选择。以九景衢铁路何家隧道为例,详细论述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几种主要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以及组合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验证和总结几种主要物探方法预报成果的适用性和准确度。实践成果表明: 1)单一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都具有局限性,难以应对岩溶隧道的复杂地质条件和施工高风险,需采取“三结合”措施,选取不同的超前预报方法作为组合方法,相互验证。2)TSP法未能对是岩溶还是断层破碎带进行区分,必须结合其他方法,进行对比验证才能区分; TSP法+地质雷达法长短结合探测方法,是一般简单岩溶隧道通用的组合。3)瞬变电磁法在岩溶隧道探测中效果明显,判译解释准确度高,适合大型岩溶强发育地段; 超前水平钻+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法+水文监测地质预报组合,是复杂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可采用的有效组合。叠加超前水平钻与瞬变电磁剖面图进行分析,能详细分析出岩溶的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5.
深孔位移监测技术在滑坡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介绍了在滑坡勘察中,使用钻探、井探和物探的缺点。通过长坡露天矿西帮坡滑坡的勘察实例,介绍了用深孔位移监测手段寻找滑面位置的方法。实例表明,提高了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滑坡勘察质量,降低了治理工程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地质钻探、物探等地质勘查手段,查明了崇遵高速公路金交椅滑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滑动带的位置,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分析,并对两排抗滑桩受力的分配原则进行了说明,提出了滑坡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周坤  王华 《隧道建设》2018,38(5):747-752
某城市地铁隧道穿越既有桥台桩基,因桩基离地铁隧道轮廓线较近(约为1.0 m),盾构施工时对桩基影响较大。为降低地铁隧道盾构施工风险,保证隧道顺利施工,需在施工前调查清楚桩基间距,为确定隧道盾构施工方案提供依据。由于地铁隧道地表交通、施工空间条件限制,只能采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探测。经过比选,采用3种跨孔CT法进行探测可满足要求。最后,根据探测结果在场区内进行钻孔验证,结果表明物探探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黄土公路地质缺陷的地球物理探测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中国西部黄土地区地下主要地质缺陷及其特点,强调了黄土地下地质缺陷对公路交通建设及运输的危害性。通过分析运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地下地质灾害的技术现状,表明目前急需针对公路工程中黄土地区地下地质缺陷,开展专门的系统研究,提出了精细探测黄土地区地质缺陷的对策及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某城区顶管隧道始发井和接收井开挖施工过程中均发现基坑中存在未知的建筑残留桩基。因时间久远,施工区域内残留桩基的位置和范围均无法获知。为保证顶管隧道顺利施工,需在施工前调查清楚其影响范围内是否存在残留桩基。由于顶管隧道横穿繁忙交通道路,地表没有大范围钻孔勘查的条件,只能采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探测。经比选,采用探地雷达和磁法探测相结合的方法可满足探测要求。根据探测结果,在异常区域进行钻探验证,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保证了顶管隧道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绘、钻探、物探、室内试验的综合勘察方法,查明了滑坡及周边环境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提供了滑坡治理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为路线施工方案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作为一种新型浅层地震勘探方法,采用瞬态瑞雷波法并结合折射波法,查明了滑坡面的空间分布形态,探测效果良好,也弥补了钻孔间地质资料的不足,为今后瞬态瑞雷波法广泛运用于滑坡勘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