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履带式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由于船舶表面结构特殊,设计一款履带式吸附机器人应用于船舶检测,可以代替人工在相对狭小空间或危险的环境中进行船体检测工作。通过控制机器人的自由移动,实现测量方法的全方位改进,提高船舶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2.
船舶涂装是船舶建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引入各类涂装机器人进行涂装作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对此,分析国内外船舶涂装机器人的发展现状,阐述应用涂装机器人需突破的技术,包括:机器人喷涂涂层累积成长模型;涂装机器人试验分析方法;工艺接口和工艺库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模型转换和路径识别等。  相似文献   

3.
船舶甲板机器人可帮助船舶高效率除锈,并降低船员工作强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传统的船舶机器人监控系统只能查看机器人的所有工作状态参数,无法形象地展示机器人工作状态。本文在对虚拟现实技术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设计甲板机器人状态监测系统,并设计系统传感信息采集的硬件结构。构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机器人工作状态智能监控系统,对系统中的碰撞检测技术以及虚拟交互实现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将机器人的状态实时反馈到虚拟场景中,有效实现操作者和机器人之间的实时交互,实现在线操控监测和离线教学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船舶船体复杂曲面的焊接存在曲率变化大、焊缝长和焊接姿态变化多等问题,本文设计了爬行式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通过旋转电弧V形坡口上坡和下坡焊等焊接试验对爬行式机器人自动焊接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爬行式机器人可以实现船舶船体复杂曲面的自动焊接,并且能保证焊接质量、提高船舶焊接效率。结果表明爬行式机器人在船舶复杂曲面的自动焊接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焊接机器人在船舶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飞  严铿  邹家生 《江苏船舶》2009,26(3):41-44
为了加快造船周期、提高船舶焊接质量、减轻焊接工人劳动强度,在2020年前实现我国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宏伟目标,船舶行业推广使用焊接机器人势在必行。在目前全球性经济危机和船舶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我国船舶工业应该逆势而上,苦练内功,深入开展机器人船舶焊接生产应用研究,迅速提升船舶焊接装备技术,为推动船舶行业的大发展、迎来船舶市场的下一个春天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中国将"大型造船多分段全自助焊接双臂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列入863计划,承担这一计划的是位于连云港的中船重工716研究所。目前他们已经研制出船舶舱室焊接机器人、船舶龙门架焊接机器人。机器人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国家也正在加大机器人在船舶、飞机、民爆、传感器、仪表等制造行业应用示范的推广力度,提升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水平。相对于通  相似文献   

7.
在船舶运输过程中,安全十分重要。其中,船舶机舱属于不可或缺的动力中枢,因而针对船舶机舱安全性的研究,能够使船舶运输安全程度明显提高。需要注意的是,船舶机舱系统的结构十分复杂且存在众多故障源,征兆参数也相对丰富,故障和征兆互相影响且关系复杂。一旦船舶发生火灾,就必须要积极应对,尽量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以保证生命财产的安全性。近年来,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机器人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消防机器人,在船舶火灾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将船舶机舱消防机器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自动避障系统的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在船舶外场涂装阶段除锈和拉毛施工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设计一款用于船舶甲板的智能抛丸机器人。简介该型机器人系统组成,阐述其抛丸分系统、除尘分系统和越障辅助机构的硬件设计及其软件设计,并设计手动遥控和自主导引操作方式。实船测试结果表明,该型机器人可满足船舶甲板除锈清理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9.
焊接作为船舶和海工装备建造的关键技术,中小组立部件是船舶装配的重要对象,加大对中小组立焊接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是进行船舶智能制造的重要一步。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船舶中小组立焊接机器人,文章介绍了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中小组立机器人将多学科技术融入具备不同特征的中小组立生产中,在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的同时提高造船厂自动化生产效率,实现高效造船。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机器人在船舶钢甲板表面蠕动爬行的电磁吸附机理,设计了蠕动爬行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研制了机器人蠕动爬行控制器系统,介绍了船舶吸附式蠕动探测维修机器人原理样机。该机器人可背负电视探头与机械手等功能装置,在竖直、倒置和倾斜的船舶钢甲板表面蠕动爬行。加装2自由度视频、超声探头和多自由度喷涂(或维修)机械手,可对舰船甲板表面进行喷涂(或探测与维修)。机器人载体尺寸561 mm×90 mm×50 mm,总重7.5 kg,共分2节,第1节长223 mm,第2节长258 mm,2节连接杆长80 mm。  相似文献   

11.
传统重载无动力船舶的助力搬运机器人搬运速率较差,对此设计船舶搬运机器人系统。利用六轴垂直多关节技术,设计助理搬运机器人整体结构,利用相机小孔成像模型,根据搬运目标通过相机中心点投射到平面的成像,完善搬运机器人视觉定位,最后利用坐标定位算法,将助力搬运机器人关节坐标转化为圆柱坐标,实现助理搬运机人高速率搬运。实验证明,设计的助力搬运机人和传统搬运机器人相比,单位时间内搬运的货品重量多1.7 t,固定重量货品搬运时间缩短1.25 min,可以有效提高对大型重载无动力船舶货品的搬运速率。  相似文献   

12.
环球网科技 《船舶工程》2018,(10):I0015-I0015
2018年10月11日,江苏连云港,中船重工716研究所技术人员在调试一款爬壁机器人。位于高新区的中船重工716研究所自主研制的除锈爬壁机器人,在武昌船舶公司自动化激光除锈除漆试验中获得成功,改变了国内在船舶涂装机器人系统无成熟产品推广的局面,为我国船舶智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徐田凡 《船舶工程》2020,42(11):25-28
伴随计算机控制技术的高速发展,通过喷漆机器人离线编程的方式来规划喷枪运动轨迹进行喷漆作业已成为现实。本文中设计一种船舶外板喷漆爬壁机器人,以代替人工高空喷漆作业。通过竖直壁面静力学分析,确定负载、单个磁吸附单元磁力与壁面角度之间的关系。通过行走机构分析,研制爬壁机器人样机。结果显示,该机器人搭载喷漆工艺设备满足船舶外板喷漆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4.
船壁清洗水下机器入水动力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加高效地清理船舶外壁生物附着层,提高船舶运行的速度并降低能耗,研发出一种新型船舶清洗水下机器人,并对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进行简单分析。采用Fluent软件对机器人进行直航、下潜及横移3种状态下的阻力分析,通过曲线拟合得到速度与阻力之间的关系,验证其满足设计要求。对机器人在3种不同方向航行状态下的压力流场分布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3种状态下最大受力面上的阻力大小分布比较均匀,验证了机器人运动的可靠性。电路设计部分采用一种总线型分布式控制系统以及基于CAN总线的在线编程,实时性好。最终结果显示,水池试验结果与预期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船舶中组立结构机器人焊接工艺参数规划的问题,对设计软件导出的工件及焊缝信息进行处理,构建机器人焊接工艺数据库,对焊缝特征进行智能化识别,完成基于特征的焊缝焊接工艺匹配。机器人焊接工艺参数规划可有效提升复杂情况下的船舶中组立结构焊接程序规划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船舶分段涂装目标对象、产品及实施区域,提出悬臂式多自由度喷涂机器人使用方案,结合深中通道涂装机器人方案,从方案整体、目标工件、工作模式等角度对比分析其可行性,为提升船舶分段涂装作业自动化,实现"机器代人"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结合国内首个船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对机器人生产线如小组立机器人焊接生产线等的应用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包括工艺流程及布置、生产模式对比改进、提质增效和人员减配等,为船舶智能制造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整理焊接机器人软硬件的发展情况。通过与传统制造过程的生产效率对比,论述门式机器人焊接系统在船舶小组立中的应用优势,梳理该系统的应用难题,并提出该系统的发展方向,为船舶制造在精益生产、智能制造、数字化/自动化/集成化方面补齐短板。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船舶企业焊接自动化率,研究面向机器人焊接的小组立三维结构模型处理、复杂结构机器人焊接仿真、复杂结构焊接工艺数据库等关键技术,以提高船舶部件的焊接效率和质量.明确船舶小组立复杂结构智能焊接装备应用方案:针对加工对象梳理焊接流程;利用软件建立工艺数据库以实现焊接数据处理;完成控制系统设计和总体结构优化.利用该方案构建...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船级社在充分评估水面智能搜救机器人应用现状和行业最新发展需求,并对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依据进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水面智能搜救机器人技术指南(2021)》。指南主要内容如下:1)对非船舶上及船舶上配备的搜救机器人提出技术要求;2)针对不同型搜救机器人,从环境适应能力、水中性能、救生能力和救援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检验依据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