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保证夜间行车安全,前照灯在使用时要有明亮而均匀的照明,以使驾驶员能辨明车前100m左右的路面情况,同时要防眩目,以避免会车时对方驾驶员眩目.  相似文献   

2.
吃亏是福     
不久前,笔者晚上“打的”,见司机交会车都不关大灯,便问为何不用近光灯(防眩目灯)?他笑着说:“对方不关灯我关灯,那我不吃亏了?”在这种不甘吃亏的心理支配下,谁的灯亮谁就占了“便宜”。于是,50瓦的灯泡换成了100瓦的真空碘钨灯,更有甚者,将灯光角度调整到照射对方驾驶室,以迫使对方作出让步。夜间行车成了“灯光大战”,司机迎着强烈的灯光,朦朦胧胧看路,跟着“感觉”开车,夜间交通肇事也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3.
基于红外信号技术,设计了一种汽车远近灯光智能切换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夜间会车所造成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4.
前照灯是保障汽车夜间或阴暗天气情况下安全行车的有效装备,为避免会车时对方驾驶员眩目,应使汽车前照灯的近光分布的大部分光直接照在"目标区",少量或微量照在"眩目区"。前照灯的光束调整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车辆夜间的行驶安全。因此,汽车前照灯应定期进行检测、调整、使之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5.
驾驶员都明白酒后驾车,打手机等都是危及安全的行为.但还有一种不在“违章”之列的行为恐怕还没引起大家的注意,这就是一些新手在行车中常遇到的“犹豫”心理。比如在会车时,对道路、对方车宽心里没数,能不能安全交会心里没底;超车时能不能超过击,体一时拿不定主意,到底是超还是等  相似文献   

6.
据2002年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在导致死亡的所有交通事故中,40%以上都发生在夜间,尽管夜间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数量要比白天少80%。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惊讶,科学研究证明,驾驶员在驾车时所获得的有关交通状况的信息中,90%依靠视觉器官,而在夜间由于能见度降低,眼睛的视觉功能会降低至4%。如果夜间驾车相对行驶时不互闭远光灯,对双方驾驶员造成的强光刺激就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能互控会车时远近光灯的新技术能使相对行驶的车辆在相距150米以内时,只要有一方主动打近光灯,被动方也能自动由远光灯切换成近光灯。相会后,被动方则自动恢复远光灯,彻底解决了光污染,避免了对双方驾驶员的强光干扰,从而改变了很多驾驶员会车不愿变光的陋习,提高了夜间驾车的安全系数。让我们来看几个浓雾天汽车连环追尾相撞的典型案例——2003年3月14日,意大利发生了一起250辆汽车连环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14死85伤 ;2002年11月4日,洛杉矶某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200辆汽车连环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造成40多人受伤;2003年1月13日,京沈高速公路发生严重连环车祸,3死10余伤;2003年4月5日,济青高速发生80余车连环相撞的特大交通...  相似文献   

7.
一止 《交通与运输》2007,23(5):64-65
曲狭路,是指比现行一般公路还要狭窄、曲折,且路幅、弯度、坡度均不符合标准的一种简易公路。1.把握会车要领在曲狭路上行车遇对方来车时,要本着把方便让给来车的原则,提前减慢车速,选择较宽的地段会车,必  相似文献   

8.
肖军 《交通与运输》2010,26(3):74-74
一、安全通过长距离公路桥 注意桥头的交通标志,严格执行限载、限速、限高等规定,尽量减少或避免对桥的冲击和震动,中速平稳行驶,保持足够动力,尽可能减少变速、制动、会车及超车的次数。桥上行驶应与前车始终保持安全车距,一般桥上车距标准以两倍的平路上的车距为宜。桥上不宜停车,要主动避让对方来车,不争道抢行。  相似文献   

9.
驾驶员都明白酒后驾车、打手机等都是危及安全的行为,但还有一种不在"违章"之列的行为恐怕还没引起大家的注意,这就是一些新手在行车中常遇到的"犹豫"心理.比如在会车时,对道路、对方车宽心里没数,能不能安全交会心里没底;超车时能不能超过去,你一时拿不定主意,到底是超还是等一会超;过红绿灯时,正好赶上信号即将切换,你是加快速度"赶上最后一班车",还是等下一个"轮回";尤其是过无信号灯指挥的人行横道线时,有的行人见有来车,又想抢在车前面快点过,又怕有危险欲停下,甚至走了几步又往回走等反常现象,而行人的"举棋不定"也会让你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加油还是该刹车,是加挡还是减挡.在很多驾驶场合,你既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决,让来让去,反而会"让"出祸来.这种教训屡见不鲜.据日本学者统计:交通事故70%以上属驾驶员的责任,其中50%的原因是由于驾驶员犹豫不决,导致判断失误、措施不当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高速列车通过隧道会引起较大的车内外压力波动,带来乘客舒适性问题和车体较大的气动疲劳载荷.与常规速度的列车比较,隧道压力波是高速列车车体设计和通风系统设计中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基于已研制的一维可压缩非定常不等熵流动和广义黎曼变量特征线数值计算程序,给出了CRH3高速列车单车通过隧道和两列车隧道交会过程中隧道内压力波和车外压力波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同一编组上不同车厢车内外压力和压差的变化规律,以及8节车辆和16节车辆两种编组长度对车内外压力和压差的影响特征,得出了会车压力波变化比单车压力波变化更加剧烈,建议今后以隧道内会车工况为研究内容,研究车内外压力和压差的变化,确定最恶劣的会车工况和车内外压力和压差,为列车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Fluent软件对小汽车会车压力波进行二维动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车表棱角结构光顺及会车减速可削弱压力波影响,有利于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2.
停车视距为了行车安全,驾驶人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须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行车视距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与迅速,它是道路使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道路横断面布置和交通运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  相似文献   

13.
在全社会倡导和谐文明驾车出行的今天,我们应在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前提下,合理正确地使用车载灯光并保障行车安全则相当重要。驾车出行善用"灯光车语",不仅可以起到人与车之间的安全提示和信号交流的功能,也可让马路上的"狂闪大灯,猛按喇叭"的不文明现象尽量减少,让汽车灯光语言成为一种和谐美好的流行色。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灯光车语"。一、远光灯明闪一下如在一条很窄小的道路上,只  相似文献   

14.
本在对我国近年来交通事故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人类工效学的理论,研究了驾驶员的夜间视觉特性,并对影响驾驶员夜视力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驾驶员视觉适应特性对夜间安全行车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智能运输系统框架,提出通过在车上安装雷达预警装置以及智能灯光.智能防眩板等设施,并采用GPS导航系统是避免和减少夜间交通事故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市区办事占道停车违章实属无奈。占道停车使次干道变窄、会车难、易堵;多数车择主干道而行自然加大了主干道的车流量高峰时易堵。城市管理也为此感到困惑,要处理好市区停车难,利用机动车道上部空间资源设置龙门桥式停车场是最科学、最经济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正在使用车辆时,即使你不撞击别人,也有时候会被别人撞击,对此务必要当心。那么,怎样才能预防"被撞"呢?一、注意警示所驾驶的车辆要经常保持相关器件的齐全,尤其是喇叭、刹车灯、转向灯、雾灯、示宽灯、紧急灯等要保证完整好用,喇叭该鸣响时就鸣响,灯光该亮起时就亮起,以警示其他车辆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发生撞击事故。二、平稳行驶在行驶中除了要严格控制车速之外,还要尽量保持平稳行驶,不要忽快忽慢,更不要随意急刹车,以免使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级公路防眩设施的历史沿革防眩设施是设置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桥涵及未植树路段上的、有一定外形的遮挡物,其功能是防止高速公路夜间双向会车时车灯强光相互照射而导致车辆驾驶员瞬间失明以至发生车祸。上世纪90年代早期,防眩产品在国内基本尚属空白,大部分道路采用  相似文献   

18.
李博彬  张虔 《家用汽车》2007,(3):168-169
夜间行车和白天行车就像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白天不会发生或能轻易避免的事,在夜间就极有可能发生事故。环路夜里北京的环路依旧灯光明亮,路况好,车也少,又是相对封闭的路段,所以车速都比较快,一般在不超速的情况下可达80km/h。但就算环路上,依然会出现特殊情况,白领小张有次加班后回家,在回家路上就走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夜间行车中应注意的视觉能力差,灯光转换和判别及预防疲劳驾驶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一条理论会车中心线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具有会车线短、区间通过能力大、投资省和适应性强等优点的两条理论会车中心线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