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东莞石龙国际铁路物流中心(下称"石龙基地")的龙门吊下,铁轨纵横交错,集装箱堆积如山。每周,满载"广货"的中欧、中亚国际班列从这里出发,运往俄罗斯、捷克、瑞典、波兰、荷兰、德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开通至今,石龙基地已实现多条国际班列常态运作、中欧班列双向通车,共开行国际班列325班次,货运量16.1万吨、货值51.3亿元。  相似文献   

2.
在调研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开行线路、开行数量、货物品类及流量、流向的基础上,分析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快速增长的原因,进一步指出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发展中存在的市场机制不完善、运营模式不健全、货物集结时间过长、安检查危效率低、基础设施布局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完善西安枢纽物流设施建设、强化货源支撑、优化运输服务模式、创新地方补贴及加强品牌建设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记者近日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随着中欧班列(波兰—成都)的成功开行,2018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达到1000列,同比增长75%,标志着铁路部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取得重要成果。据了解,中欧班列今年开行达到1000列仅用时88天,比2016年的256天缩短了168天,比2017年的133天缩短了45天,创下新的历史纪录。开行范围不断扩大。截至目前,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突破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煤炭市场的变化需求,满足高效的运输目标,本文提出基于准时制(Just intime)班列开行方案的运输成本+库存成本最小的模型,结合需求方煤炭的资源消耗与开行班列直达关系,确定不同关系下的煤炭需求方库存成本;以重载铁路包神铁路运煤线路为实例,构建煤炭需求方库存成本与直达列车开行方案,求得最小运输库存成本;对比开行准时制班列与非准时制班列条件下的总成本,结果表明基于准时制班列的运输能有效降低物流总成本,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5月9日10时30分,随着一声风笛长鸣,满载41个集装箱的国际邮政专列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货运中心石龙站启程,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16天后抵达立陶宛维尔纽斯站。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开行的首趟国际邮政专列,也是广东中欧班列开行的  相似文献   

6.
正伴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长鸣,5月19日上午,满载41个集装箱货物的广物中欧班列,缓缓抵达广州市白云区的大朗广物控股集团中欧班列平台基地。这是"穗满俄"中欧班列自2016年8月开行以来,首列进口货物回程班列,标志着广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真正实现铁路物流的互联互通,双向往来。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一列载有汽摩配件等货品的班列驶离重庆西部物流园后抵达广西钦州出海,将顺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弧线,停靠新加坡、巴基斯坦、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自去年9月开行以来,在每周固定双向3班的基础上,首次实现下行7班/周满载开行,从而正式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铁路"特需班列"运输服务特点,班列开行情况的基础上,借鉴LSQ模型与SERVQUAL模型的评价指标,结合客户选择运输方式的考虑因素,建立以时间、经济、保障和差异性服务为一级指标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合隶属度的相关计算,最终得到"特需班列"的满意度评价值,针对满意度评价值对"特需班列"提出改进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被誉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运输距离长1.3万余公里,自2011年首列开行以来已超过5000列。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中欧班列的第一个1000列历时54个月完成、第二个1000列历时8.5个月、第三个1000列历时5.5个月、第四个1000列仅用了4.5个月。目前,我国稳定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已达33个,到达欧洲12个国家  相似文献   

10.
以中欧班列西通道境内去程集结方案为研究对象,考虑国内集装箱班列和中欧集装箱班列两种模式,从铁路承运方的角度出发,以运输费用最小、服务匹配度最高、运输时间最短等为目标,以运量、唯一性、班列运行频率、站点、决策变量取值范围等为约束条件,构建中欧班列西通道境内去程集结方案优化模型,研究在不同的货物运量条件下,中欧班列境内去程的集结中心地点、运输组织模式及其相关变化,并采用带有Pareto集的NSGA-Ⅱ算法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目前的货运量而言,可以在成都、重庆设置中转集结站点,进行部分列车的中转集结作业;当货运量处于最高货运量的60%以下时,宜在西安、乌鲁木齐设置中转集结站点,而货运量在高于最高货运量的60%,经过西安、乌鲁木齐时,大部分列车开行中欧直达班列,部分可在乌鲁木齐进行中转集结作业。  相似文献   

11.
伴随"一带一路"建设从快速扩张的"大写意"阶段过渡到优化发展的"工笔画"新时代,中欧班列的发展也进入转折期。为提高中欧班列核心竞争力,推进中欧班列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研究了中欧班列运行情况、特色线路、发展优势,分析了中欧班列市场机制、运营服务模式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并从加强政府顶层设计、完善补贴方式、发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协调组织功能、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探索运输新方式、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为中欧班列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中欧班列开行方案单一组织开行直达班列的问题,根据国内及欧洲节点的班列开行及到达数量,建立国内、欧洲节点分级系统,并赋予各级别节点差异化的功能.在节点分级的基础上,以各高级别节点为核心进行节点分组,组内节点的货流或箱流可相互调配.设计组织开行一站直达班列、集结班列、补轴班列、混合班列4种班列,在增加OD箱流量满足率的同时减少集装箱走行公里.建立OD流量满足率最大和班列平均运行时间最小的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根据2017年从阿拉山口站出境的西行中欧班列数据,在设定国内及欧洲节点分组阈值后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基于所提出的节点功能设计方案,中欧班列开行方案的OD流量满足率为83. 8%,班列运行时间范围为13~17天,平均运行时间为15. 5天.在保证中欧班列时效性的基础上增加了OD流量满足率.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今日表示,自2016年中欧班列统一品牌以来,中欧班列快速发展,开行质量不断提升,货值显著增加,回程班列快速增长,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沿线各国间的经贸往来,也有力地带动了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2017年,中欧班列建设发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严鹏程介绍,2017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迅猛增长,全年开行3673列,同比增长116%,超过过去6年的总和。且服务范围快速拓展,运行效率不断提升。2017年,中欧班列国内开行城市38个,到达欧洲  相似文献   

14.
货运改革以来,铁路总公司开行的货运班列每列平均25车左右,欠轴率高。为了提高货运列车的满轴率,本文研究了基于边际成本的货运班列定价策略,对铁路货运的协议客户进行等级划分和差别定价,并采取点到点全过程法对运输边际成本进行核算。本文选取了广州铁路(集团)欠轴30%~50%左右的既有班列为例,运用本文提出的定价方法进行定价,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定价策略能够有效提高铁路运营企业收益。  相似文献   

15.
优化枢纽内班列车流的组织是提升班列组织效率的重要途径.基于班列作业时 间,反推可能的运输服务,构建枢纽内班列车流组织服务网络.通过将不同联弧能力进行 差异化设置,使其满足货运需求总量约束及班列组织对不同品类货物运量的要求.以运输 服务组织总费用最小为目标,构建铁路枢纽内班列车流组织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该模型 在铁路运能逐步释放和提升的背景下,以满足枢纽内班列开行所要求的基本车流为约 束,而弱化了班列车流组织过程中区段和站点作业能力约束.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 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对铁路快运产品“五定”班列的开行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可能-满意度方法,对铁路向社会提供的“五定”班列的开行效果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并给出了最终的评价结果及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广州港集团近年来形成"国际班轮航线+海铁联运班列+内陆无水港办事处"多元化网络布局。疫情期间,广州港物流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南沙港—黄埔/新港—内陆地区"海铁联运物流通道优势,稳定运营海铁联运班列11条、粮食"散改集"班列10条,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原料等重要物资的运输,助力内陆地区企业复工复产。  相似文献   

18.
京沪通道是我国东部地区最重要的运输大动脉,目前该通道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是新建铁路的功能定位以及相关线路、车站的选线选址缺少必要的科学论证,二是过多平行铁路急于同时开工。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看,新建避城铁路以开行货车为主,而既有穿城铁路以开行客车为主,并保留市中心客站应该是较好的选择。通道规划对于运输网络与通道资源配置整体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分层次进行规划并建立合理体制作保证。有必要通过“触发机制”的设计,使交通项目在综合规划体制统领下,依次经过必要阶段的认定、激活和触发程序才能够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9.
集装箱班列编组计划问题是一项复杂、规模较大的数学问题。因此,一个低计算复杂度模型的建立,不仅能很大程度地提高问题的描述效率,同时也能为问题的求解提供有效的保证。在研究和分析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线性规划的成熟算法,建立中心站集装箱班列开行方案的0-1规划模型,很大程度地降低集装箱班列编组计划问题的复杂度,提高问题的描述效率,为铁路集装箱运输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整个区域内高速铁路客运和五定班列货运线网建设对产业转移及其出口产品运输格局的影响,从微观的企业选择行为角度出发,基于铁路客货线网建设的波及效应,以产业中所有企业的总生产成本最低及其从业的劳动力总生活质量(QOL)最高为目标,构建组合优化铁路客运和货运线网的双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以泛珠三角地区为例,运用双层遗传算法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优化的铁路客货线网将不但改善内陆至沿海地区的客货运输状况,而且促进沿海地区的产业向内陆转移,使得大量出海货物除选择珠三角港口群之外,还选择开行五定班列货运专线的其他港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