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为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行业自愿采用。"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设计理念对高速公路的安全性从路线、路基、路面及桥涵构造物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广东省某高速公路自身特点,主要对安全性评价指标在路线设计方面的指导意义做简单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线形的连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是检验路线设计成果优劣的标准。选取速度连续性指标和线形连续性指标的线形连续性指标体系,实现了以路段中运行速度的连续变化值来评价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优劣和公路线形设计安全性,对于设计合理、安全的高速公路线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强 《北方交通》2011,(4):106-108
结合国内外运行车速调研及辽宁省部分高速公路运行车速实测及有关调查,建立高速公路隧道进出口运行车速预测模型及线形设计一致性标准,确定隧道进出口线形一致性评价指标,提出高速公路隧道进出口线形一致性设计建议值。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高速公路运行车速与线形设计之间的协调性,提高高速公路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开展高速公路设计一致性评价研究.在收集实际高速公路线形及事故数据的基础上,应用交互式道路安全设计模型(IHSDM)进行设计一致性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实际事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该模型的适用性.针对该模型在中国高速公路应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并将设计一致性存在问题路段与线形设计存在不足路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评价结果准确率为83.3%,较原模型评价准确率提高了25%,研究成果可以为高速公路线形设计的安全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受道路条件和不利气候条件影响,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均相对较高.本文以提升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典型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实车试验,采集驾驶员生理指标数据,并以心率增长率作为表征驾驶员心理变化的指标,建立了驾驶员心率增长率与车辆驶离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起点的距离、车辆所在坡段的曲率和车辆运行速度的关系模型;提出了基于驾驶员心率指标的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路线安全性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本文模型充分考虑了连续长大下坡路段道路环境和车辆行驶特征,可以为山区高速公路路线安全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按照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对成县至武都高速公路初步设计路线的平面、纵面、横断面以及视距等主要特征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找出了其中不符合规范的技术指标和潜在的事故隐患路段,并提出了综合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分析影响交通安全的各道路因素的基础上,选取连续性指标、线形指标、舒适性指标和宏观指标四个综合指标,建立了以连续性指标为核心的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德尔菲法确定了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四层次结构、十二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为高速公路设计进行有效的安全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基于设计速度的路线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运用运行速度概念进行路线设计的方法,结合太长、长邯等高速公路介绍了运用运行速度进行路线线形安全性检验及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青兰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的分析,从运行安全性角度对长大纵坡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从路线设计角度提出项目改造方案,并与原公路线形进行对比,为长大纵坡公路线形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尹航 《山西交通科技》2007,(3):82-84,88
对于日益增多的高速公路安全事故,从路线线形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线形指标的原因,为今后高速公路的安全性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强 《北方交通》2011,(5):24-27
结合国内外运行车速调研及辽宁省部分高速公路运行车速实测及有关调查,建立高速公路运行车速预测模型及线形设计一致性指标,确定公路线形一致性设计方法,提出高速公路线形一致性设计建议值。  相似文献   

12.
在论述运行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运行速度的因素.建立运行速度预测模型并运用运行速度评价高速公路线形指标连续性的标准,提出运用运行速度来对高速公路线形指标进行校核与验证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很好地优化线形,保证高速公路线形指标的连续性,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从道路线形设计的基本原则出发,提出道路线形连贯性的基本概念,同时从实测数据出发,采集车辆的实时加速度数据,提出基于加速度变化梯度的高速公路道路线形连贯性评价方法,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目前国际上采用的设计速度法和运行速度法两种公路线形设计方法,针对设计速度法存在的缺陷,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基于运行速度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运行速度在公路路线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基于公路设计速度的路线设计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在设计中引入运行速度,检验路线线形连续性和速度一致性,对公路几何指标进行优化,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流程,为运行速度设计方法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乐 《交通标准化》2013,(16):115-117
沥青路面作为国内高速公路主要构造形式,其病害的发生对高速公路具有严重影响。鉴于此,在对常见沥青路面病害分析的基础上,从路面设计角度对如何预防、规避病害提出若干措施,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面反映高速铁路线路空间线形作用下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征,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综合考虑车辆系统与轨道系统的动力响应,提出了高速铁路线路空间线形的动力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法.针对高速铁路平纵断面参数,确定了变化敏感的动力学指标,并给出了具体的高速铁路空间线形评价指标.以高速铁路纵断面线形评价为例,详细介绍了该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实施过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高速铁路纵断面的参数设计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速为350 km高速铁路线路线形参数的设计过程中,竖曲线的设计原则是应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坡度及较大的竖曲线半径,且夹坡段长度不小于300 m.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线形设计中的理论运行速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在公路线形设计中存在局限性,因此提出理论运行速度的概念,并对理论运行速度在高速公路线形设计与评价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结合河北省高速公路大中修工程,分析了高速公路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提出了高速公路大修工程设计方案,着重说明了高速公路大中修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建立了高速公路平面线形优化设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AHP模型,从而为探讨高速公路平面线形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