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欧盟和美国的汽车产品监督管理制度,着重分析了欧盟EEC/EC指令及UN/ECE法规体系、美国汽车技术法规体系(FMVSS&EPA)和全球技术法规体系(GTR)三大汽车技术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2.
美国1975年颁布了世界第一部强制性汽车燃油经济性法规(CAFE).汽车企业为了满足法规要求,积极发展节能技术,推动汽车技术升级.法规实施后,美国生产的轻型车的平均油耗、产品结构、整车性能、动力和传动系统技术升级上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回顾了1975-2011年美国汽车技术变化发展历程,结合我国油耗法规现状,简要分析了企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美国汽车排放技术法规总体情况美国在对汽车产品的市场准入管理上,除了联邦政府这一级管理外,美国州政府也涉及管理,其中在汽车排放的立法和控制方面,主要体现在:美国加州制定并实施比联邦法规更为严格的排放法规,这一点对于开拓美国汽车市场尤其重要。根据美国的相  相似文献   

4.
胡瑞娟 《汽车情报》2006,(10):34-41
一、全球汽车技术法规情况概述 全球保护环境和防止交通事故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就对汽车提出了更高的环保性和安全性。随着日本、美国以及欧洲实行更高水平、更新领域的法规强化制度,亚洲、中南美、澳洲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先后跟进实施先进国家的汽车技术法规,在对这些法规做了相应的调整后,将其作为本国的汽车技术法规来使用,这就使得汽车技术法规向全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我国的汽车产品强制性检验标准是以EC汽车技术指令为蓝本,个别参考日本安全标准和美国法规,结合中国国情制定的。ECE汽车技术法规和ECE汽车产品型式批准制度成为整个国际范围内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汽车技术法规和产品认证制度,已有越来越多的非欧洲国家(如日本)逐步采用ECE汽车技术法规替换自己本国原有的技术法规,许多非协定书缔约方也单方面承认ECE汽车技术法规和ECE汽车产品型式批准,使得ECE汽车产品型式批准制度成为整个国际市场的准入条件。在此列出我国N3类车辆应贯汽车强制性标准所参考的国外法规,以供参考(见表)。  相似文献   

6.
司康 《商用汽车》2006,(6):96-100
对于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法规,其中建立较早、在国际上最具有典型性的是欧、美、日3大体系.早在1960年8月8日,第一项ECE(ECE即欧洲经济委员会,而EEC/EC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或称欧洲联盟)汽车技术法规--《装用R2或HS1灯丝灯泡,非对称近光和/或远光的汽车前照灯》就开始生效实施;美国在1968年1月1日,就有包括FMVSS 101、FMVSS102、FMVSS105、FMVSS106、FMVSS109、FMVSS108、FMVSS111、FMVSS116等几项汽车主动技术法规在内的一批法规开始生效实施;日本制定实施汽车安全技术法规的时间比欧美更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后来日本出于汽车产品对美贸易的考虑,在制定其汽车安全技术法规时,很大程度上参考借鉴了美国汽车安全技术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7.
彦仁 《汽车与配件》2002,(18):16-16
二、美国汽车技术法规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各州都有立法权,因此美国机动车法规有联邦政府制定的联邦法规,也有各州政府制定的州法规。所有美国联邦法规均进入联邦法规全集CFR(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美国联邦机动车法规主要包括机动车安全法规、环境保护法规和燃油经济性法规三部分。制定美国机动车法律依据有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  相似文献   

8.
国外汽车被动安全规范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飞 《上海汽车》2000,(3):32-34,40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外汽车被动安全方面的有关规范,美国汽车安全技术法规发展过程及汽车安全星级评标准。  相似文献   

9.
美国每年上市的汽车有几百个车型,一千多万辆汽车,但没有一个专管汽车的部门,所以美国没有汽车审批制,只要你符合油耗法规、排放法规、安全法规和保用法规,什么车型都可以生产。由市场而不是由官员来决定企业成败,这才是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0.
由此次美国DOT/NHTSA修订的摩托车制动技术法规FMVSS 122看到,美国政府不仅在联合国WP29积极推动全球汽车、摩托车技术法规的制修订工作,同时也积极履行《1998年协定书》的义务,采纳已出台的GTR法规技术内容,修改自身的技术法规。在采标过程中,又充分考虑了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自己的技术法规特色,这些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我国汽车、摩托车标准制、修订时,对如何采用国际标准和技术法规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