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美珠江源     
李金亮 《珠江水运》2011,(Z3):142-146,148,169
溯珠江之源头,寻"一水滴三江"之地理人文奇观,中国乃至世界"之最"目不暇接珠江源头看曲靖五千里珠江源头曲靖,地处滇境之东,滇、黔、桂三省结合部,自古为省会屏藩、入滇门户,素有"入滇锁钥"之称,并享有"珠江源头第一市"的盛誉。  相似文献   

2.
李屹 《珠江水运》2011,(Z3):170-171
水乃生命之源,居宅之灵。水之灵秀水之意韵,在于亲水、融水,并透过水的律动、水的缠绕,使水岸的居者感悟其灵秀,其意韵,朦胧间仿佛始终置身其畔,这便是"亲水"之魅力所在。古代的风水说强调以得水之地为上等,有山水环抱之地为风水宝地。  相似文献   

3.
唐冠军 《珠江水运》2009,(10):56-59
长江,头枕东海,尾靠雪山,出千峡、纳百川,波涛滚滚,横贯中华大地。嘉陵川江之晨雾,荆江白云之黄鹤,扬子秦淮之灯影,子夜十六铺之浪漫,凡江流经之处,上下皆有吟唱。千百年来,长江一次次被赋予新的使命,她雄伟矫健、跳跃奔腾、永往直前,始终充满着青春活力。  相似文献   

4.
长江,头枕东海,尾靠雪山,出千峡、纳百川,波涛滚滚,横贯中华大地。嘉陵川江之晨雾,荆江白云之黄鹤,扬子秦淮之灯影,子夜十六铺之浪漫,凡江流经之处,上下皆有吟唱。千百年来,长江一次次被赋予新的使命,她雄伟矫健、跳跃奔腾、永往直前,始终充满着青春活力。  相似文献   

5.
论船舶抵押担保之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翔 《中国海事》2008,(11):42-44
船舶抵押权是船舶融资担保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担保形式,它能够在为银行提供足够融资担保的同时而不影响船舶的使用,向来为船东和银行所青睐。本文即对船舶抵押权的内涵、抵押标的之界定、担保债权之范围以及抵押之效力进行法律阐释,以期对船舶抵押权之法律性质有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张文敏 《中国海事》2014,(10):69-70
台州人文精神的有人概括为山的硬气、水的灵气、海的大气、人的和气,称为"四气"。源远流长的台州文化,始终流淌在台州人民的血脉里,构成了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不仅为台州海上搜救事业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也为台州海上搜救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国民之魂,文化化之;海事之神,文化铸之。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运》2009,(12):F0003-F0003
●源远流长:跨越亘古的航运史 长江,头枕东海,尾靠雪山,出千峡、纳百川,波涛滚滚,横贯中华大地。嘉陵川江之晨雾,荆江白云之黄鹤,扬子秦淮之灯影,  相似文献   

8.
教师之爱是巨大的教育力量。本文从“父爱“与“母爱”的结合、认真教书、多爱后进学生、广博赤诚之爱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之爱的各种表现。文章还说明了教师之爱会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导师、谈心的朋友、人生的向导、行动的楷模;教师之爱使师生成为朋友,把校园变成乐园,教育就能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是在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大背景下,依托同济大学丰厚的学术和管理资源,为促进学科发展与转型而成立的。其院旨为“思则有备、同舟共济”;秉承“做城市之眼、为城市之耳、汇城市之智、聚城市之心、彰城市之魂”的原则;致力于打造城市风险管理领域的高端智库、交流平台、转化载体和人才培养基地;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解决事关城市风险的重大任务和挑战提供创新思路、技术支撑及操作方案。研究院直属同济大学,为非独立法人研究机构,采用理事会管理下的院长负责制,并设专家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欲建设"海洋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其道在于海洋强国之道、在海洋强国之德、在海洋强国之人、在海洋强国之至善,化古为今,凝炼为一句话:"伟大复兴之道,在海洋强国,海洋强国之道,在明明德,在新  相似文献   

11.
墓志铭,即埋于墓中并刻有墓主传记之石刻,它记载了墓主生卒年月、生平事迹,以及姓氏、世系、官阶等内容,这些内容在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民俗、器物、文字演变、书法艺术等诸领域之研究均有重要价值,可补充或纠正历史文献中之遗阙与错误,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历史名城——海宁,因潮而得名,因水而得益,地处杭嘉湖水网地带,自清代起就是“千船之舶”、“四方之贾”有名的集散地,大运河水系抚育了这个闻名遐尔的“皮革之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事》2013,(12):6-17
理念,是发展之魂。理念,是动力之源。回首15载,“三个海事”——交通海事、阳光海事、数字海事。  相似文献   

14.
《珠江水运》2011,(10):68-73
六百多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舟师七下西洋,拉开了人类走向远洋的序幕。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之久、规模之大、航程之远与抵达国家和地区之多,是当时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可比拟的,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的远洋航行时间早了半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说现时的中国是对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发展,那么"转型"无疑是对当前形势最贴切的研判。十几亿人民的中国正经历着波澜壮阔、风雷激荡的改革创新,海事亦身处其中。尽管自1998年中国海事局成立以来,海事系统的改革就从未停止过,然而当前的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手段之多样、决心之坚决却是历史从未有过的。在国家传递了转型的信号后,海事的方向也发生了调整:一是监管模式的突破性改  相似文献   

16.
芮雪 《中国港口》2015,(10):47-50
作为服务区间最长、引航员最多的引航机构,长江引航中心是如何做到十几年如一日的"守之有效、守之有道",确保船舶安全"通江达海"的呢?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新路子、新方法,营造廉荣腐耻的良好氛围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笔者结合武汉航道局的廉政文化建设实践,对航道廉政文化建设作浅显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公元1405年到1433年,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先后七次远渡重洋,其航行规模之大,航海技术之先进,船队组织之严密,都是同时代其他远航活动所无法比拟的。郑和七下西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高超智慧和非凡勇气,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广东造船》2009,(6):22-24
11月12日-13日,有“海事达沃斯”之称的“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09”在山东青岛召开。本届年会上。来自全球航运、物流、港口码头、修造船、钢铁、矿石、融资部门等行业的数百位精英汇集一堂。围绕“应势知变”主题。共同探讨“势”之发展,“变”之内涵,在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和谐。  相似文献   

20.
杜兴 《珠江水运》2015,(2):50-51
<正>如果说南海对于宋元而言,是商贸之海、利益之海的话,那么,对于明初而言,则是礼仪之海、朝贡之海。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代表了南海不同的走向。公元1433年,也就是宣德八年,正月上元节,北京西苑照例举办灯会,明宣宗朱瞻基带着皇后和太子陪太后亲临,文武群臣及外国驻京使节也前往观看,一个叫杨士奇的大学士还献上了十首颂德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