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摩托车》2020,(5)
正2020年春节期间,编者跟一个河南信阳地区的读者微信聊天,听他说起一件事:他在2019年中秋节走311国道路过徐州西郊的铜山区时,在政府门前的"善行义举"宣传栏里看到一个玩车人的介绍。他说政府宣传部门对这个摩托车迷的介绍充满正能量,肯定是个有故事的人,建议我做一期他的内容。聊过天的第二天下午我就去了城西的那个宣传栏,一看人物照片和内容,乐了。橱窗里的"徐州好人",原来是我认识多年的车迷三哥。三哥,本名周长彬,生于1967年,因排行老三,本地车迷圈的车友们都叫他三哥。因忙于工作,两年没见三哥了,想不到他已成为政府"善行义举"的模范。忍不住替他高兴,也有点埋怨自己失职—身为摩托车媒体从业者,身边有一个这么"正能量"的车迷却毫不知晓,还要外地车友来提醒……于是,立马联系三哥,挤牙膏般,让不善言谈的他一点一滴挤出了自己的摩托故事……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这七十二行中是没有“车痴”这一行的。盖因古时车少,车主要用于战斗、载人、商旅。但今日不同,车作为普通的代步工具已进入市井百姓家,更有把车作为自己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的玩车族、飚车族……这人一多了,于是就有想成立个协会的想法。在广大车迷的积极奔走下,“全国车迷俱乐部”这个群众组织挂牌了,评选“最佳车痴”的工作也紧密锣鼓地开  相似文献   

3.
想玩车吗?想改装酷车吗?想与车迷朋友交流吗?快快行动,加入汽车时代俱乐部实现我们的爱车梦……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信息》2003,(10):41-41
全国车迷俱乐部即将成立的信息发布之后,在广大车迷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各地车迷纷纷来信、来电咨询或报名,一些生产厂家也打来电话询问筹办俱乐部的进展情况,并有意向与俱乐部合作开展活动。现就一些车迷较为关注的问题作一解答。一、为什么要成立全国车迷俱乐部? 答:全国车迷俱乐部是一个非赢利性的车迷组织,主要进行一些与摩托车有关的旅游、竞赛、聚会等有意义的活  相似文献   

5.
<正>在许多人眼里,摩托车是一种不入流的车,骑摩托车的是不入流的人。被边缘化的摩托车,被边缘化的摩托人,在傲慢与偏见中艰难前行。中国的摩托车行业,中国的摩托车用户群体,背负着太多磨难与不公。至今,一提起"玩摩托车的",一些人眼里仍满是轻蔑……不可否认,摩托车迷的圈子里不乏害群之马,但是,你不能因为几只浮在表面的苍蝇而否认整个车迷群体。做为本刊"在他乡"栏目的执行人,笔者在这几年里也接触了国内各地的车迷,这个记录车迷在他乡生活状态的栏目让我结识了大批高素质的摩托车爱好者,也让我  相似文献   

6.
尽管2001年12月7日的大雪几乎让北京的交通瘫痪,但在接下来的双休日里,我们又听到了大摩托车那优美的声浪,原来北京回归摩托车车迷俱乐部又出动了。“我们俱乐部的特点是玩大车”,俱乐部的秘书长李书阁说,“哈利、宝马、本田、姑器……只要是大车就有人玩。”在国内的大型俱乐部里,“回归”  相似文献   

7.
要使一个男人贫穷,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玩像模像样的机车,还有那烧钱的相机,让他高烧不止。有了这两样,他就走上了不归路,直到他腰酸背痛腿抽筋,囊中羞涩……我就是这样糊里糊涂到了不惑之年。过手的钱不算多也不算少,却总也积不起钱来,依然穷困潦倒,百无一用。仔细想来,原来是将人民币扔在了我的"儿女"身上。少年时代的梦想,便是希望长大后能去看湛蓝的海,碧绿的原始森林,不是坐火车去,而是像西部牛仔般打扮亲自驾驶摩托车去。"要想好耍,骑雅马哈",家兄的戏言,让我着了道,一走就是十余年,欢乐和忧伤并存。从故乡来这城市打工的一拨人中,我玩车是最疯的一个。我无法抗  相似文献   

8.
一年三场的"奥迪泛珠三角超级赛车节"是整个华南地区车迷的节日,看着他们参与其中的那份快乐和满足,我对于中国汽车文化的繁荣再次充满信心。很佩服珠海赛车场可以把一个赛车节做成品牌,做成华南车迷每年期待的玩车、赛车的盛典。今年的"奥迪泛珠春季赛",更为清晰的组别划分和更为广泛的参与车型让更多车迷有了大展拳脚的空间和舞台,就连我这个常年在赛事中忙活的老记者,也被车迷的热情所感染,忍不住拿起相机拍个不停。  相似文献   

9.
修车拾得     
曹邦利 《摩托车》2003,(11):38-38
我是“中国的底特律”——湖北十堰东风汽车制动公司的一名钳工,平日里,除了努力工作外,还刻苦钻研专业理论,也是一个七八成的摩托车迷,也想借《摩托车》杂志说说我的修车拾得。 一日晚饭后,我正欣赏着近期的《摩托车》杂志,突然被一朋友电话唤去,原来他修理的一辆建设150太子车磁电机拆不下来,但车主第二天一早就要来提车,时间非常紧迫。我认真地看了看车子,发现磁电机中间有一  相似文献   

10.
《摩托车》2017,(7)
正上世纪90年代初,刚接触到摩托车的我就爱上了摩旅,有空就一个人骑车到处跑。那时还没有"车迷"的概念,我也不清楚本地车迷圈子的状况,只知道一个人疯跑。进入新千年,因工作原因逐渐接触到市区和郊区车迷之后,我才发现:我只是徐州地区的第二代车迷,在我之前,我的那帮车迷老大哥们早已玩得风生水起,他们所达到的高度令我钦佩;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即使是放在今天也值得骄傲。他们是徐州地区摩托车运动的开拓者,他们用不懈的付出和坚持,在中国摩托车运动的史册中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车》2017,(6)
正2016年5月中旬,本地车迷圈里的一位陈姓老哥想换车,让我给参考下。针对他的购车用途和经济情况,我建议他考虑下本田投放中国市场的CB500X,告诉他这车一定不会让他失望的……现在,这位老哥已经成为CB500X的车主近一年了,我很想了解一下他对这款车的真实看法,毕竟这车是我推荐他买的。于是,趁着这个月初的周末有点空闲,电话约了他一起去郊外跑跑……  相似文献   

12.
廖勤  廖科浩 《摩托车》2012,(10):89-95
2012年3月20日(农历2月28日)接到来自南宁的一个电话:你好!请问"三月三"有时间吗?(农历3月3是广西壮族一个很隆重的节日,歌圩和五色糯特吸引人)。我正忙得一团糟,因为新的赛季就要来了,赛车的改装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早把这个隆重的节日忘得一干二净了!不过可以确定3月22日(农历3月2日)可以完工。因此就告诉他有时间,问他有什么事情?他说打算"三月三"早上到桂林改车,是否有银白色的CG改装170套件?在得到肯定回答后他很快就挂掉了电话。我也不是很在意,因为这样的咨询电话每天都有不少。3月23日早上我还没有出门,就接到电话:我到《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广西分会门口啦!你快来吧!赶紧出门到了俱乐部,首先映入眼睑的是一台比较奇特  相似文献   

13.
我的第一辆车是二手的幸福250A,产地上海,单缸风冷二冲程。年轻一点的车迷对这车一定很陌生,因为现在它已经很少见了,除了被一些车迷当作收藏品,大部分都进了废品回收公司。我这辆幸福250A购于上世纪90年代初,买来时已是破旧不堪,有时骑一次就要修一次。最不幸的便是坏在半路上,推着车累得一身臭汗还在其次,关键是撅着屈股推着破车还要忍受着路人的嘲讽,有些丢人。现在想想当时自己的脸皮也挺厚的,绝对是"要车不要脸"。当时本地的摩托车还很少,高档车只有野狼125、铃木TR125之类的车型,卖肉、卖鱼的小贩才骑幸福250A,并且他们的车要比我这辆新多了。因为买车的动机只是为了在奔跑之中寻找自由,所以只要车还能跑,外表再烂我也不嫌寒碜,相信每一个真正"发烧"而又囊中羞涩的车迷都会深有同感。现在有句话叫做"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一坏就有钱",有些车迷的钱一多了  相似文献   

14.
正许多车迷既想玩,手里的钱又不多,怎么办?好办,还有广东沿海的那个摩托圈里著名的走私车集散地呢,那里专"产"水货车。水货车就是走私车。在走私车中,新车所占的比重是微乎其微的,而且,走私新车的价格也不是一般车迷承受得起的,所以,绝大多数玩车的车迷都把目光投向了走私旧车,因为这种车便宜。其实也不便宜,至少跟国产新车  相似文献   

15.
面子问题     
《摩托车》2018,(11)
正有段时间常被车迷圈中的"大侠"鄙视。那是近20年前的事了,那段时间成天骑着小排量国产车跑摩旅,也常参与本地或周边地区车迷活动。这期间,真的没少遭白眼,曾有骑"洋垃圾"的车友劝我换辆大点的车,骑出去"有面子"……现在与不太熟悉的车迷交流时,仍常被问起骑的什么车。一些人在得知我最大的车只有400mL排量,平时在家都是骑  相似文献   

16.
我是车迷,但有些与众不同,别的车迷把自己的车当"情人"、"哥们儿"、"朋友",而我把车当做"孩子"。我在2000年7月2日拥有了一辆美仓ML150-2,在此之前,我曾在摩托车行的宣传画上看见过这辆车,当我第一次看见它的真容时,就被他银色的外表和猛虎般的造型所吸引,特别是了解到它拥有两项专利技术后,当即决定购买。然而当时店里没货,老板让我等,我就像快要当父亲似的在喜悦和焦急中等了几个月,取车那天,我像抱着刚出生的儿子一样,小心翼翼地把车开回了家。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2021,(5)
正李家祥,70后,原籍安徽,现定居徐州。因在家中排行老二,圈中人都称他为"二哥",甚至年长他许多的老车迷也这样叫他。在他乡,好像是很多铁杆车迷无法逃避的命运安排,要么行在他乡,要么留在他乡。李家祥也没有脱离这个车迷的宿命,已经客居他乡的他,还奔波在他乡的路上……  相似文献   

18.
《摩托车》2014,(5)
<正>在这个浮躁而喧嚣的年代,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催生了时尚也抛弃了时尚,今天最醒目的往往就是明天最不起眼的。就像摩坛,今天的"最新款",一转眼就变成"老款"……当然,也有个例,譬如复古车在迷眼的时尚大潮中,感人的机械质感、朴实但耐人回味的简洁造型、可靠的性能表现,让越来越多的车迷关注起复古车,国内摩坛回归本真的复古之风也渐渐强劲……本次测试,我们在身边复古车圈子里选出三款代表不同风格的车型,与广大复古车爱好者们一起分享它们的精彩,这三款车源于Super Triple三联摩托车俱乐部并由该俱乐部的资深技师孙晶进行了完美的升级改装。OK,现在,开始我们的复古之旅……首先上场的是每一个70后车迷都不陌生的Yamaha SRX400,鼎鼎大名的"瘦驴"。SRX其实是两种排量数款车型—SRX400/600,脚启动版、电启动版、双后避震版、后中央避震版等,因年份不同而配置不同。在国内,SRX400的保有量至少也会是其大哥的三倍以上,主要原因是SRX400为亚洲版本,最容易流入国内。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这款造型动感利落、动力不俗的单缸运动街车大量流入国内,并凭借在车市上较低的价格(相比同时期多缸车)成为众多车迷的座驾。  相似文献   

19.
岱岩 《驾驶园》2007,(10):70-71
"最近这一个多月把我搞糊涂了,不管走到哪里,遇到检查部都扣我的车和证.先扣下再找'毛病',有的地方查过后就还证放车,但有的执法人员总要找我点'毛病,'罚点款.同样在路上跑,怎么单拦我的车?一位道路检查的说,因为我的车是内蒙牌照,内蒙牌照有'外挂'嫌疑,要严查……我就不明白,内蒙车招谁惹谁了……"这是一位内蒙兴和县的大货车司机给记者来的电话,他经常跑出西、河南等地.记者最近也多次听到类似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拥有4000多万辆摩托车。如果包括没车也迷的车迷,摩托车爱好者则远远不止这个数。但他们总是有一种散兵游勇找不到组织的感觉,有好些读者写信来询问当地有关摩托车协会及俱乐部的情况。其实,仅在中国摩托运动协会注册的协会及俱乐部就有近50家,各地自发组织的更是无法统计。在此登出一些名址及电话较明确的协会及俱乐部的名单,以让骑士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家。同时希望“俱乐部天地”栏目能够成为各俱乐部及协会对外发布信息、互相交流经验的窗口,搞了什么活动有些什么经验教训尽可以在第一时间向我刊投稿,希望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把全国各地的俱乐部协会及摩托车爱好者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因为一些无法预料的因素,有些地址及电话可能有误,还请原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