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松花江大桥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松花江大桥的混凝土碳化深度进行的检测分析,深入研究了大桥的混凝土碳化规律,并对大桥的碳化寿命进行了预测,从而系统地完成了松花江公路大桥的混凝土碳化耐久评估及碳化寿命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2.
较系统地阐述了现有的多因素砼的碳化模型,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比较,结合最新的研究动态,提出了考虑环境因素和CO2浓度因素的碳化深度预测模型,用工程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同时指出了砼碳化方程模型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的碳化及耐久性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学艺  夏日威 《湖南交通科技》2006,32(2):121-124,126
针对碳化深度预测公式的一个新的指数模型:d=αtλ,通过快速模拟碳化试验得出的数据,进行了针对参数的曲线回归分析,得出了本试验中λ和α的确切值;通过对“部分碳化区”的机理分析,综合钢筋锈蚀机理的考虑,得出了只考虑碳化对钢筋锈蚀起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服役寿命的预测公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碳化试验的经验模型,通过室内快速碳化试验研究水泥用量、水胶比、环境温度、环境湿度、CO_2浓度与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混凝土各龄期的碳化深度逐渐降低;随着水胶比的增大、粉煤灰掺量的提高、环境温度的升高、CO_2浓度的增加,混凝土各龄期的碳化深度逐渐增加;随着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加,混凝土碳化深度先增大后减小,在70%湿度下最大。研究为混凝土残余寿命的评估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原材料、设计、施工、自然因素等方面影响混凝土碳化速度的各种因素探讨,既而提出混凝土碳化深度的规避措施及碳化以后的处理措施。为设计、施工、检测及养护等工程各阶段混凝土碳化处理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辽宁地区混凝土实际不同年代的碳化深度,归纳出符合辽宁地区碳化深度与时间关系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7.
较系统地阐述了现有的多因素砼的碳化模型,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比较,结合最新的研究动态,提出了考虑环境因素和CO2浓度因素的碳化深度预测模型,用工程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同时指出了砼碳化方程模型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F级粉煤灰-矿渣基地聚物混凝土,即GPC-10(矿渣掺量10%,80 °C高温养护)和GPC-50(矿渣掺量50%,标准养护)力学性能良好,为进一步研究其抗碳化性能, 首先,对这两种地聚物混凝土进行了快速碳化试验,并与作为对照组的普通水泥混凝土(OPCC)进行了比较,通过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评价了碳化对混凝土的损伤;其次,为分析损伤原因,分别通过X射线能谱分析(EDS)和压汞测试(MIP),对碳化后的成分和孔结构进行了研究;最后,建立了两种地聚物混凝土的碳化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相比OPCC,地聚物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薄弱,尤其是钙含量较高的GPC-50,其主要产物C—A—S—H会与CO2反应而发生分解,导致孔隙率增大,进而加快了碳化速率,且碳化深度与时间呈线性关系;OPCC、GPC-10以及GPC-50的28 d碳化深度分别达到了2.0、9.2、18.8 mm.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轻骨料混凝土的碳化性能,通过试验,研究了水灰比、水泥用量、碳化时间和粉煤灰替代量等对轻骨料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水灰比小于0.5时,增大水灰比会降低碳化深度,其中水灰比为0.5时的碳化深度为6.0 mm,而当水灰比大于0.5时增大水灰比会使碳化深度稍有增大;随水泥用量的增加,碳化深度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水泥用量为400 kg/m3时,碳化深度最大,混凝土抗碳化能力最差;当水灰比或水泥用量一定时,碳化时间越长碳化深度越大,其中7d内碳化深度随时间的增长幅度较大;当粉煤灰替代量为15%时,碳化深度随着水灰比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而当粉煤灰替代量大于15%时,随着水灰比的增大,碳化深度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轻集料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碳化性能,通过试验研究了水灰比对轻集料混凝土抗渗性能、抗碳化性能,以及碳化龄期和瞬时荷载对抗碳化性能的影响,并与同等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作对比。结果表明,水灰比越大轻集料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碳化性能越差,当水灰比超过0.38时,轻集料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碳化性能比普通混凝土差;碳化初期,碳化深度随碳化龄期的延长急速增长,14 d结束时碳化深度达到整个碳化周期的70%左右;当瞬时荷载比小于60%时,碳化深度随着瞬时荷载比的变化趋势较缓慢,而当瞬时荷载比大于60%时,再增大瞬时荷载比会使碳化深度急剧增大,抗碳化性能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