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车价一路狂降,消费者依然持币待购。2004车市遭遇“滑铁卢”,“井喷”时代的风光一去不复还。展望业已拉开序幕的2005车市,复苏的势头是否已现端倪?且不论业界如何预言,让我们从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公司与新浪汽车频道联合进行的“您如何看待2005车市”的热点调查中,看看消费者如何评价?此次调查共收回2348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246份。  相似文献   

2.
汽车狂人之一的王传福曾放言比亚迪在2025年将取代丰田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公司。笔者无意着眼世界风云幻化,只想关注中国汽车市场走向。在这里可以大胆预测,现有格局十年内将被完全颠覆!中国品牌两年内将稳超韩系车,最多五年时间甩下欧美车系,十年之后,中国的自主品牌将与世界第一的丰田共同统领中国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3.
继韩系车在中国市场遭遇寒流之后。自主品牌紧随其后,市场占有率连续三个月大幅下滑,8月份下滑到了23%的低点。韩系车和自主品牌受挫的简单原因在哪里?笔者认为,是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在新车型频繁上市和汽车价格大幅下滑的影响下,韩系车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凭借单纯的低价优势,已经不能获得消费者的更大认知。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安全》2008,(2):48-55
关于日系、德系车之问优劣的争论一直没有平息过,总结大家争论的焦点,无非是日系、德系车谁更安全?谁的技术更先进?其实,造成这样的分歧,多是对日系、德系车碰撞安全理论及两国造车理念的不同理解。以下是车友、网友的一些看法和一些专家对各个安全理念的简单阐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无所谓对与错,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处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事物的理解不同,观点自然不同。其实不管什么观点,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希望这占据中国汽车市场大部分的两种车系能有更进一步的良好表现。  相似文献   

5.
曾经的辉煌     
在日本汽车全面兴盛起来的上世纪70年代,众日系车厂早已不满足于各级别轿车的制造。于是一大批性能全面对准欧洲竞争对手的日系跑车登上了历史舞台。日产FairladyZ凭借优异的性能、十分欧洲化的造型和相比欧洲跑车十分低廉的价格,在车坛在包括北美市场内的国际市场获得了非常好的销售业绩。作为日本汽车老大的丰田公司自然对这块市场早已垂涎欲滴。但是回看自己的车系,诞生自1967年的2000GT早已老态龙钟。唯一比较主流的跑车便是Celica,于是丰田打算在Celica的基础上开发一款更大,性能更加优异的跑车。  相似文献   

6.
不必与德国车系这颗常春藤相比.就是与曾经并驾齐驱的日系车相比.韩系车的落寞已然是不争的事实。种种迹象显示:在中国市场上韩系的品牌形象正在逐渐退却曾经有过的瞬间光芒.韩系车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走向边缘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第四季度,对任何一个行业而言都至关重要。各大汽车厂商为完成今年的销售任务,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在2005年的最后三个月更是打出各种促销旗号,希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为此,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公司与新浪汽车频道联合推出“2005第四季度消费者购车意向”热点调查,分别针对有车族和无车族进行访问,共收回有车族978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773份;无车族4159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247份。  相似文献   

8.
《车迷》2019,(1):58-63
以拉力赛车闻名于中国的斯巴鲁汽车,凭借其强劲的动力、优越的操控赢得了国内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斯巴鲁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在智能科技方面不断突破并引领潮流,让极具个性化的斯巴鲁变得更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其中,森林人系列车型对于斯巴鲁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就像保时捷卡宴与911,尤其在中国市场,作为第—款引进中国也是最畅销的车型,森林人在斯巴鲁车系中的地位似乎更重一些。  相似文献   

9.
《汽车驾驶员》2009,(3):30-33
年度车评选活动始于2003年,至今已经是第六届。年度车的历程反映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从力争上游的自主品牌中华,到旺销中果断换代的雅阁,再到主动迎合中国市场的天籁和凯美瑞,以及技术含量顿高的迈腾。中国的汽车市场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中国消费者正享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黄为民 《时代汽车》2007,(11):76-77
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显著增长,而小排量汽车相比却下降近50%。自2006年小排量车解禁以来,由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企业获得的利润太少,消费者对小排量车不买账造成其在中国市场面,临着生死劫难。甚至有人预测,小排量车最迟将在2010年消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哪一种车更适合未来的市场,日系、德系还是美系?在汽车的领地里,这是永远充满着魅力、争论与思辨,而被谈论不休的话题。然而就像闲论不同种族的人一样,我们不必得出某个统一的答案,因为争论本身似乎已完成了这个话题带给我们的全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汽车的选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国内汽车市场上除了红旗中华吉利奇瑞等纯国产车品牌以外,欧、美和日系是三大主要车系。欧系车常以德国车为标准注重驾驶的安全性,操控性及速度的表现,这可能与德国的高速公路没有限速有关.初次到德国的国人多会惊叹高速路上飞驰而过的车流。  相似文献   

13.
“农村消费者对汽车产品有什么需求?他们的需求和城市消费者有什么不同?他们对汽车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是不是比较低?”这是最近和部分车企高层见面时被问及最多的问题。看来各车企都已经开始重视中国的农村汽车市场,并认真地着手为进入这一市场进行调研了。  相似文献   

14.
吴勇 《时代汽车》2005,(7):81-83
自进入五月以来,从全国各地车市的终端销量情况来看,一些地方出现了一波销售热潮,部分车型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而有些地方市场则依然冷清,市场变化没有起色。上海、西安、广州、北京等地的5月车市仍然持续着4月份旺销的趋势。为了刺激销售热潮到来,许多汽车厂商早就变着法子用免息购车、保值回购、零配件降价、多重让利等招数吸引消费者。而刚刚结束的上海车展也为车市火爆添加了动力。面对火爆的销售形势,有些经销商创下自去年以来的最高销售纪录。在有些车市,不断的有拼缝人员询问消费者是否要这些紧俏车,只要消费者愿意加价,就能立即拿到现车,“皇冠要吗?现车5000元现车颐达2000元……”的买声充斥着许多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15.
<正>当摩托车的功能从代步工具转向娱乐玩伴之后,什么样的车型才能打动消费者?每个厂家都有自己的侧重,目的都是为了打动消费者。在踏板车系,竞争最激烈的显然是受众面最广的小排量车系了,各家车企都在这一领域投入精力推出大量车款。FNX150 ABS是三阳投放国内市场的一款全新车型,此车的出现,让迷失在车海中的车迷们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16.
杨絮  冯欣 《世界汽车》2007,(4):74-81
有关调查显示,中国女性车主的数量近几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在所有购车的消费者中,女性的比例达到了23.7%;在所有购车的家庭中,22.1%的女主人有驾照。同时,中国市场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在家庭购车时,女性的意见往往影响着最终的购买意向。“虽然男性比例目前仍大于女性,但是考虑到许多帮妻子买车的男性消费者的存在,女性在汽车市场上的影响力不可忽视。”汽车业内人士如是说。汽车进入家庭的脚步日趋加速,女性用车的话题渐渐被提及。女性购车族在短短几年已经迅速成为国内市场一股中坚力量,POLO、雪佛兰、威姿……应该说,与以往相比目前车市中可供女性选择的车型越来越多。人有个性,车也有个性,都说不同的女人喜欢不同的车,亦如她们喜欢不同的化妆品、服饰一样,体现各自不同的性格魅力。人车般配就会相得益彰。不同气质的人喜欢开的车不同,从一辆车上甚至可以判断出车主人的品位。女性喜欢买什么车?她们选车的标准是什么?千娇百媚的女人们又各自心仪哪些车型呢?《世界汽车》杂志社联合天津空港汽车园共同举办了一场大型试乘试驾活动,让更多的女性离自己的爱车更近一些。此次活动我们精选了国内外20余款颇受女性青睐的车辆,让大家尽情试驾,同时,借此良机我们编辑部与部分《世界汽车》读者俱乐部的会员进行了很好的沟通。  相似文献   

17.
对于消费者来说,未来买到性价比高的电动车、新能源车将不再是奢望。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但却不希望看到国外的电动车喧宾夺主,横行中国市场的威风。  相似文献   

18.
潘登 《时代汽车》2012,(8):53-55,52
前些年,“有路必有丰田车”在中国几乎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而随着这句广告语的广泛传播,丰田车系各类轿车在中国也大为畅销。曾几何时,在中国的消费者心中,丰田车还是好车、高档车的代名词。但近年来,丰田车系不断爆出的“质量门”事件,却给这块光鲜的招牌打上了厚厚的阴影。今年4月24日北京车展期间,丰田车系雷克萨斯车主崔家楠就携带一张证据大拼图,来到丰田展馆现场告地状,斥责雷克萨斯车辆存在重大刹车缺陷、丰田公司假召回,这一事件再次引爆了丰田车系“质量门”。  相似文献   

19.
《轿车情报》2004,(8):12
JD Power的用户满意度指数评价报告不仅反映了车辆的市场情况,而且对汽车制造企业及汽车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份价值很高的参考信息。它使汽车制造企业更加关注用户的满意度,同时购车者也得到了选购车信息。  相似文献   

20.
骏逸     
《时代汽车》2006,(11):74-75
第一代日产全球车系中的首款车型,也是日产历史上第一款先于其他任何全球市场,在中国首发的车型,更是中国汽车市场上出现的首款以家用为目标的“休旅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