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公路》1983,(7)
全椒县位于皖东地区,东临南京,西达合肥,北接滁州,南毗和县,公路交通非常重要。全县有43个区、社、镇,191个大队,37万多人口;24条公路,全长346公里,连同社队机耕道路,总共560余公里,相当于解放初期56公里的8.2倍。合(肥)浦(口)公路纵贯县内,滁(州)全(椒)干线衔接津浦铁路,初步构成地方道路网。实现社社晴雨通客车。但是,过去我县由于公路管理工作放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们蓟县公路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全县1470km~2的土地上,现已拥有公路326条计1339.64km,其中干线公路186.13km,县级公路177.31km.公路密度达到91.13km/100km~2,公路通车里程比1978年的332.5km增长3倍多.全县41个乡镇、  相似文献   

3.
李金光 《驾驶园》2007,(11):76-79
湖南绥宁县辖25个乡镇,367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人, 全县总面积2927平方米.境内山多田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 全县公路主干道为S221省道,贯穿县境南北. 其余公路均为县乡公路和村级公路,占全部公路里程的85%以上. 这些公路绝大部分是坡度较大的盘山路,坡多、弯急、路窄且路面差.  相似文献   

4.
《公路》1958,(10)
互助土族自治县是我省农业区多民族地区之一。全县除哈拉直沟、红崖子沟、沙塘川,有少部分川地平原外,其余均系山区,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几年来,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各族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在“全面规划,加强领导和多快好省”的方针指导下,本着“依靠群众,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充分发动群众,以民办公助的办法,大力修建地方县乡道路,截至1957年底,全县新建和改建公路152公里,比1952年的公路通车里程增长了7倍;新建和改建大车道101公里比1952年增长了3倍;修建大小桥梁14座,涵洞38道;1956~1957年栽植行道树35,600株。在1956年以前,全县29个乡、234个农业社中,只有23个村镇通大车,现在已有19个乡、88个农业社通行  相似文献   

5.
《公路》1983,(1)
我省至1981年底,共有公路36,550.61公里,为解放初期的8.5倍。共有油路7,354公里(其中干线5,203公里,县社公路1,741公里,专用公路410公里),十个地、市中,有九个与省会西安有油路相连接,102个县,市、区中,99个都有了油路,油路在公路运输中,已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的公路,近年来得到很大发展。全县已拥有公路106条,通车里程长达1,286公里。一个以县城为中心,以川云西线为骨架,通往全县广大农村、山区,联系千家万户的公路网,已基本形成。全县7个区50个乡,已有  相似文献   

7.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交通部、自治区党委正确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遵照毛主席关于“不怕困难,努力筑路”的教导,开山劈岭,修路架桥,我区公路交通,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全区八十二个县(市)有百分之九十六的公社和百分之五十七的生产大队通了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万多公里。比解放初期增长了八倍。交通的发展对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公路》1980,(5)
我县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之交,境内山峦起伏,沟河纵横,是个革命老根据地。几年来,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我们加强领导,全面规划,依靠群众,综合治理,全县公路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79年底已有公路38条总长820余公里,其中干线一条51公里,县社路十二条242公里,其余为社队公路。全县24个人民公社,社社通公路,463个大队92%的通了汽车,基本改变了过去交通不便的落后状况,初步形成了一个城乡公路交通网,为加快四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解放前,我县几乎没有公路。边远山  相似文献   

9.
《公路》1960,(6)
天长县在解放初期,只有反动政府给我县遗留下来的110华里的泥泞大道,逢小雨就不能通车,棵木皆无。每当霉雨季节,洪水泛滥之际,低凹的路段一片汪洋,捣毁路基,支离破碎,影响车辆及时通行。回顾当时公路情形,正如歌谣所说的: 坑多路不平,逢雨车不通。两边无株木,烈日照当空, 尘土满天飞,行人眼难睁。解放后,公路绿化随着林业生产的进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1958年止,全县135公里的公路已栽起双行幼树,但由于养护不周,屡遭人为损害和牲畜践踏,  相似文献   

10.
建国三十五年以来,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公路测设事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并取得众多成绩与经验。一、公路测设队伍的建立与发展壮大解放初期各省(区)的公路测设力量很弱,有些省(区)甚至没有公路测量队。从1953年起,交通部组建了六个直属公路勘察设计院。分别设在北京、重庆、武汉、上海、沈阳和西安。主要担任全国干线公路的测设工作,而各省(区)的测量队则负责地方的公路测设工作。从1958年起,由于交通部执行“地、群、普”的  相似文献   

11.
解放以来,江西省奉新县公路建设发展很快。现在,全县公路总里程已达1,128公里,按面积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66.8公里,按人口每万人有公路5h3公里,大大超过全国公路密度的平均水平。目前,已达到社社通公路,96.5%的大队均通了公路,晴雨通车里程比1949年增长35倍。  相似文献   

12.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交通部、省委以及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建国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经过广大群众共同努力,我省公路交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到一九七四年底,全省百分之九十五的公社和百分之七十一的生产大队通了公路,通车里程近×万公里,为解放初期的二十倍,比一九六五年增加一万七千多公里。对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公路》1965,(6)
(一) 江西广丰县1958年为了适应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需要,全县展开了“公路化、车子化”的交通建设。公路里程由16公里增加到179.95公里,使全县31个公社中有28个通了公路,3个垦殖场也通了公路。但是自1960年开始,公路上的临时木桥相继腐朽或被水毁,致使交通不时中断,短途运输又出现紧张的局面。例如广玉线因大南桥中断,当时正值早稻追肥季节,社员挑运石灰就用了二万多工日。公路桥梁不通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  相似文献   

14.
湖南的公路路政工作,尽管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党报、电视台也曾多次呼吁,但由于带根本性的问题未能解决,致使路政管理长期处于涣散软弱的状态,问题成难,积重难解。我想先从基本情况说起再谈个人的看法: 湖南的公路发展是比较快的,公路密度由解放初期每百平方公里为1.96公里达到现  相似文献   

15.
《公路》1958,(6)
我县地势很复杂,北部山区,南部地势低洼,中部是一片肥沃的平原。总面积达1,352.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541平方公里,平原475.17平方公里,洼地336.23平方公里,境内有大小河流12条。解放初期,我县交通很不方便,全县仅有京榆、邦喜、蓟宝两条半坎坷不平的公路,长达105公里,主要铁轮车路4条长65,5公里,两第主要山区驮运路与人行路长55.5公里。这些路线除京榆、邦喜两条能勉强通行汽车以外,其它仅能通行大车、驮子或行人。但因地势复杂,河流较多,土壤种类不一,  相似文献   

16.
《公路》1958,(10)
华宁县是一个地广人稀、物产丰富的地区,这里不仅是我省红糖的主产区,而且还有蕴藏量极为丰富的磷、煤、铜、铁、石膏等矿产。解放前在长期反动统治下,人民生活非常困苦,一年勤劳不够半年粮;解放后将近十万人口的华宁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提高,人背马驮的运输方式已不能适应需要,因此曾在解放初期先后以半建勤的方式修通了至邻县(木巳)麓、江川的两条公路(长约40余公里),1958年春通过宣传学习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40条后,鼓起了广大群众对工农业生产跃进的劲头,从而掀起了一个发展地方交通的高潮,在县委直接领导下,鼓足干劲,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贯彻民办公助的修路方针,在短短3个多月时间内新修了华(宁)盘(溪),华(宁)青(龙街),磷矿等简易公路243公里(其中主要干道3条118公里,支线4条8公里,农业社自修支线117公里)。同时,沿公路线许多乡的群众配合公路修建,还修了马车路257公里,牛车路442条,全县的道路网已初步形成,所修公路质量基本符合简易公路标准,路基宽6公尺,最大纵坡10%,最小曲线半径15公尺,约50%以上都铺了简易路面,所需经费全由地方自筹,县工交局拨款85,398元,实际只花了70,398元,每公里合557.9元(民工建勤净折价未计在内);此外,另修建了一座全长50公尺的两孔石台钢架桥,截至六月中旬止,全县46个乡已有26个乡可通汽车。运输方面,成立了地方国  相似文献   

17.
我省公路工程施工机械是从无到有、从低级到较高级发展起来的。解放初期只有两台老式蒸汽式压路机、两辆旧日本丰田汽车,运输工具主要靠畜力车或人工。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和壮大,我省公路系统的机械设备拥有量,机械化施工程度迅速增长,为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对机械化施工存在着认识、组织、管理、施工技术、配套等方面的问题,造成我省公路机械化程度不高、步子不大、极待加强和发展。现针对各种问题对今后发展机械化施工谈点看法和意见。1 提高对机械化施工的全面认识提高对机械化施工的认识是今后发展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的关键。多年来,各级领导认为用人工比机械费用低,施工中采用人  相似文献   

18.
《公路》1983,(7)
我县现有公路356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18公里,县社公路238公里。全县42个社镇于1980年全部实现了社社晴雨通车。238公里县社公路中,除少量油路,90%是泥结碎石路面;有190多公里是最近三、二年间,根据民办公助的原则,主要依靠公社自己的力量新修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平山县处于太行山区,境内群山连绵,河流纵横,全县总面积2,951平方公里,人口37.1万人。到1969年,只有282公里长的公路,半数以上的公社通不了汽车。1973年,平山县发动群众,大搞公路建设,使山区公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三年多的时间内,全县新建公路620公里,打通了136个不通车的深山大队。  相似文献   

20.
由山西省投资 2 .5亿元修建的韩府公路 ,日前全线建成通车。被称为晋陕蒙咽喉通道的韩府公路 ,起点位于五寨县韩家楼 ,越河曲、保德、五寨3县 6镇、4 2个村庄 ,横跨黄河 ,直抵陕西省府谷县 ,全长 6 8.95km,是晋西北地区与陕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沟通的咽喉通道 ,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韩府公路建成通车@李俊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