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珠江水系运输船舶的现状及船型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船的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现代化是水运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标准化是政府宏观调控水运发展的关键环节。在航运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船舶标准化、系列化体系,并运用行政、法律、技术与经济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不断提高船舶技术水平。我国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的启动,对珠江水系船舶标准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标准化是正确引领船的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关键,是政府宏观调近代航运发展的重要环节。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启动,对珠江船舶标准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航运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中国也确立了自己航运大国的地位。但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将实现由"由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与模式,是航运业的一次战略调整,也是航运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我国具备了成为航运强国的实力在航运基础设施方面。我国的航道、船舶、港口等基础设施已经具备了成为航运强国的基础。在航道方面,我国内河航道以"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为基础,构成基本航道网。在港口方面,港口建设与布局基本建成,并向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迈进。在船舶方面,也向大型化、标准化发展。截至2010年底,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全面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我国已拥有运输船舶17.8万艘、  相似文献   

4.
为使浙江省内河航运智能化发展符合智能化时代节拍,更好发展浙江省内河航运,分析浙江省内河航运概况和智能化发展现状,阐述内河航运智能化发展中船舶智能网、物联网、航运装备网和智能决策系统对浙江内河航运智能化进程的要求,指出浙江省内河航运智能化发展要做到:不仅要使船舶满足船舶智能网的基本要求,还要致力于开发运用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高级智能船舶;要将货物标识标准化;制定航运装备标准化制度;重视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和信息智能化运用,建立交互的、环状的航运智能系统。浙江省内河航运智能化发展只有在科学的顶层设计指导下才能把握先发优势,降低未来设施更新换代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中国船检》2004,(4):52
第一条 为加强京航运河航行船舶的检验,配合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河南省、安徽省、上海市人民政府京航运河船型标准化推进工作,促进京航运河航行船舶技术进步,根据交通部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京航运河水域航行船舶的检验。从吴淞口由长江进入黄浦  相似文献   

6.
推进重庆船舶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正在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而现有船舶船型杂乱、老化、技术状况差.必须尽快实现船型标准化。目前推进船舶标准化存在缺乏资金等难题,迫切需国家给予扶持。  相似文献   

7.
从区域经济发展、打通南京港内河集疏运主通道和航运发展、船舶标准化、大型化发展趋势以及城市规划等方面阐述了规划建设秦淮河复线船闸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殷文伟  阳立军 《水运管理》2011,33(2):23-25,28
为推进浙江省船舶交易服务业的发展,从浙江省区位和资源条件、船舶工业和海运业发展基础以及政策条件等出发,并结合世界航运中心转移为浙江省船舶交易服务业发展提供的条件以及海运船舶大型化、专业化和标准化趋势为船舶交易提供的市场基础,分析“后危机时代”浙江省规范发展船舶交易服务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长江呼唤标准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慧樵 《中国水运》2003,(11):22-23
长江上的运输船舶技术状况差,船型杂乱,是导致航运竞争力差,海损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船舶标准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对珠江干流船舶标准化及简统选优船型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飞 《珠江水运》2000,(12):36-38
本文通过对珠江航运干流现有航道标准与船型结构不相适应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了在珠江水系主干流发展标准化优良船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了政策扶持推进船舶标准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2年4月1日起,《西江航运干线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以下简称《主尺度系列》)正式施行,自此,珠江航运干线全面推广船舶标准化工程全面启动。曾经一度因船型多样造成船闸、  相似文献   

12.
应用数据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运用多项指标从港口与航道等方面分析江苏省航运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现状及问题,从船舶大型化、标准化和船型结构等指标分析江苏水运工具绿色发展现状,从工作机制、政策体系、行动方案、示范带动等方面剖析江苏航运绿色发展机制现状及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租赁业在我国航运融资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巍 《水运管理》2010,32(11):3-5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航运大国和造船大国。我国航运业发展历史较长,但租赁业,尤其是与船舶融资相结合的船舶租赁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却是近两年的事。船舶租赁业与航运市场、金融市场密切相关,而航运市场和金融市场都是全球性市场,我国的航运融资更是全球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的船舶租赁业也正是基于此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经过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航运大国和港口大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及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正不断向航运中心建设的高级阶段发展,向具有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方向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航运功能要素的聚集和综合发展。航运业的三大要素船舶、船员和航运公司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要素,其中注册船舶的聚集是促进航运金融业、航运保险业和航运法律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注册船舶的集聚与船舶注册登记制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耿雄飞  洛佳男  王永才  李春旭 《船舶工程》2021,43(8):前插16-前插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智能航运是航运强国建设的综合性抓手,也是全世界航运竞争的主战场之一.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交通运输部、国防科工局发布了《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目标是经过3年努力,形成我国智能船舶发展顶层规划,初步建立智能船舶规范标准体系,突破智能航行核心技术,完成相关重点智能设备系统研制,实现远程遥控、自主航行等功能的典型场景试点示范,保持我国智能船舶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2019年5月,交通运输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财政部、教育部和中央网信办发布了《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首次系统地针对智能船舶、智能港口、智能监管、智能航行保障和智能航运服务这5个智能航运的组成要素提出了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由此,智能航运发展走上了快车道[1].  相似文献   

16.
极地资源开发和极地航运不仅是对新领域的探索,更是对船舶设计技术的挑战与推动。本文简要概述了俄罗斯北极研发项目的进展情况,针对我国发展极地船舶的需求,提出了相关标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2009年度交通软科学研究课题"珠江干线现有船型标准化认定研究"的简本。通过本课题研究,旨在摸清珠江干线现有船舶的主尺度现状,提出货运船型比选的技术评价指标与综合评价方法,优秀船型、过渡船型和淘汰船型的分类标准,以及有关政策措施,起草《珠江干线现有船型标准化认定工作指南(草案)》,以便为主管部门进行现有货运船舶标准船型认定提供决策参考,达到保留优秀船型,淘汰落后船型和引导建造标准船型,提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利用率的作用,促进珠江干线的船舶、航道、港口等航运诸要素协调发展,推动内河船舶运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航运竞争力,保障水上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8.
张联 《中国水运》2002,(6):11-12
船舶投资作为航运投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形成航运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基础,决定着航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是关系到航运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此,几乎所有国家都对船舶投资给予了适当的倾斜,以促进本国航运业的发展.本文首先对我国与英、美两国的船舶投融资政策进行介绍,然后运用管理决策模型对三国投融资政策进行定量分析比较,进而揭示我国当前船舶投融资政策存在的问题,同时为我国未来船舶投融资政策的调整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张磊 《中国水运》2005,(8):44-45
融资租赁船舶是国外普遍采用的船舶融资方式,是指航运企业向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等专业机构融资租入船舶并按期向其交纳租金、最终取得船舶所有权的一种融资行为。如果国内航运企业采用这种更市场化的投融资方式,将可以大大促进航运企业和船舶工业的发展,改善船舶工业尤其是船舶出口严重依赖国家政策性信贷资金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影响船舶安全营运的人为因素分析及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是船舶航运中至关重要的问题。近年来随着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种航运事故乃至恶性事故时有发生。综合分析这些航运事故,可以发现,影响船舶安全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即船舶内部因素、人为因素和外部因素。本文就人的因素、环境的因素在海上事故中的地位、作用及应对措施作一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