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综合管廊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室外综合管线建设当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调研分析,从综合管线的布置原则、入廊分析和综合管廊的通行性、共舱性、断面设计、平面布置、关键节点等方面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室外综合管廊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车辆基地室外综合管线中的电力、通信信号、火灾报警系统(FAS)、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信息、消防、给水等管线可纳入综合管廊;为检修及维护方便,综合管廊断面多选用矩形断面,并需设置通行通道;设计和施工中需重点关注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轨道交通和综合管廊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城市综合品质及可持续发展,避免城市道路反复开挖、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从工程经济性、实施安全性、后期使用便利性的角度出发,研究轨道交通工程如何与城市综合管廊结合设计,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保障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智慧化和绿色发展水平。研究结论:(1)分析轨道交通与综合管廊建设特点及道路地下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得出结合设计研究的意义;(2)西安幸福林带综合改造工程,从规划布局、道路改造优化、建设综合管廊、预留地铁路径和地下开发空间一体化方面进行研究,解决了地铁过街和地下管线的突出问题,提升了城市地面景观;(3)介绍管线入廊原则,规范了综合管廊建设技术标准;(4)总结出地铁车站与综合管廊结合设计的多种布局模式,对增强地下空间利用效率、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伴随城市环境改善和各类公共资源短缺的压力与日俱增,地下综合管廊在改变目前城市工程管线纵横交错、杂乱无章、维修频繁的现状,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和管线安全水平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地下综合管廊设计中常见的重点问题,从方案设计、管廊横断面尺寸、纵断面设计、结构设计及附属消防等方面展开探讨,并以淮安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为例进行具体分析与论述,希望通过对综合管廊设计中重点问题的分析与实例研究,为其他地区在城市综合交通建设中的多舱室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浩 《都市快轨交通》2023,36(1):106-112
以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综合管廊为例,探讨轨道交通与综合管廊协同设计的优势与问题。首先按照集约适度的设计理念,通过合理调整舱室布局、优化管线安装检修空间和检修通道的方式进行优化标准断面设计;然后通过对综合管廊通风间距及逃生口的创新设计,减少通风井及地面逃生口数量;最后利用施工竖井整合通风口、吊装口、逃生口、出入口等地面构筑物,减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优化舱室布局、管线安装及检修空间,管廊断面面积得到有效缩减;通过对通风间距、逃生口的设计优化以及对地面构筑物的整合,减少了对城市景观的不利影响,为综合管廊与轨道交通协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综合管廊二维设计过程中,常因管廊内管线复杂、多层交叉而出现设计困难,加之综合管廊设计立体性突出、附属设施复杂、地下交叉繁多等特点,使得传统二维设计难以应对各种挑战。基于BIM的三维设计不仅流程高效,而且设计准确,能够迅速提高设计质量。本文以某高铁新区某道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为例,利用基于BIM的鸿业综合管廊设计软件(Revit)进行优化设计,重点探讨了管廊交叉井室等节点的三维设计,以期为其他管廊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装配式综合管廊在地铁车辆基地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为了将装配式综合管廊与地铁车辆基地有效结合,提出一种适合于地铁车辆基地的装配式综合管廊解决方案。系统研究车辆基地发展装配式管廊的可行性,从目前车辆基地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现状出发,提出了单仓和双仓两种管廊断面模式。通过应用BIM技术对管线进行碰撞检查和节点深化设计,并在管廊设计中考虑相关附属配套设施。工程实践证明,装配式综合管廊比现浇管廊土建成本减少4%,工期缩短45%,从安全、环保、质量、工期、场地、运维等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应大力推广。下阶段应从标准化设计、施工方面对装配式管廊进行系统研究并争取尽快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新兴的市政基础设施,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已经迎来了综合管廊的建设热潮。综合管廊的建设能够避免传统直埋管线检修引起的道路反复开挖,有效缓减交通拥堵、节省投资的同时,提高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依托郑州航空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着重论述了管廊与规划的契合性,介绍了总体设计、监控中心选址等设计要点,并对节点设计、附属设施、结构设计等作了简要说明,可为相关工程人员在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成都轨道交通30号线一期工程银玉路站与玉虹路综合管廊垂直相交,车站主体结构位于综合管廊下方,车站宽19.9 m,玉虹路综合管廊最大宽度12.2 m,车站顶板与综合管廊底板密贴,玉虹路综合管廊已建成投入使用,车站下穿综合管廊采用原位保护方案。采用迈达斯软件进行分析计算,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对设计方法、设计措施等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类似桩基托换的方法原位保护综合管廊,最大位移9.87 mm,满足变形控制标准;带燃气舱的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密贴,支撑梁采用永临结合,车站整体造价低;对于有变形缝的综合管廊原位保护,先对管廊结构进行支顶,在管廊下方开挖3 m,类似洞桩法的施工方法,能有效防止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地铁车辆段室外管线种类多、涉及专业多、受制约因素多,其综合管线设计一直是车辆段工程的重难点。通过对广州地铁厦滘车辆段室外管线交叉时的避让原则、管线规划、管线交叉节点处理等关键设计方法的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并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研究结论:为做好地铁车辆段综合管线设计,在各专业管线施工图设计开始前应提前做好管线走廊规划、电缆沟规划、重力排水干管(沟)走向及控制标高规划,预留煤气管道的敷设空间;在设计中应重视管线交叉节点的处理。在厦滘车辆段的工程实施中没有出现因综合管线处理不当而引起设计变更,实践证明该段综合管线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是正确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动车运用所室外综合管线是指所内室外各个专业的管沟、管槽、管线、管廊等,其数量种类多、交叉点数量庞大、多专业设计内容又互为边界条件,综合管线设计一直是动车所工程的重难点。传统二维施工图设计具有局限性,协调难度大,容易造成施工阶段管线安装工序不当,进而引发安装空间不足或管线冲突等问题。提出基于BIM的三维正向设计方法,通过研究协同设计、重要基准导入、三维管线综合排布方法、复杂交叉点优化方法、管线碰撞检查和调整方法等,立体直观地展现综合管线的空间排布位置,同时优化三维模型转二维施工图出图方法,合理规划出图内容,确保图纸表达完整,减少设计出错率,指导施工,减少返工和浪费人力物力等现象,为后续复杂段所室外综合管线正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新建轨道交通工程与新建城市管廊衔接共建设计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很多城市即将开始大规模建设综合管廊和城市轨道交通,以解决传统市政管线敷设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城市的拥堵问题。而如何有效避免对城市主要道路反复开挖、有效整合资源、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的集约高效利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摆在广大设计者面前。针对城市综合管廊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共建的问题,分析两者各种衔接方式,通过从工程投资、可行性、灵活性等方面出发进行对比研究,从中找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如何与综合管廊有效衔接的可实施方案,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浅埋暗挖连拱隧道地面和管线沉降控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暗挖隧道施工导致土层的扰动和地层应力的释放,从而引起地层的沉降变形。运用Peck经验公式对土层沉降进行分析,经过有限元数值计算进行比较,最后与工程实例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介绍一种进行地面和管线沉降预测的方法,以及在连拱(大跨度)隧道施工中控制管线(特别是雨、污水重力流管线)沉降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室外管线综合设计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通常室外管线多以直埋的方式敷设于地下,但这种方式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阶段均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提出了在室外设置综合管沟的方式,尽可能解决目前出现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设置室外综合管沟的必要性和意义,从入沟管线种类分析、综合管沟管线布置原则、断面设计、特殊节点设计以及管沟附属工程等方面介绍室外综合管沟在车辆基地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预留有轨电车与综合管廊、直埋管线及城市道路一体化设计贯彻"生态、绿色、低碳、智慧"的设计理念,立足于各分项专业设计成果,同时结合众多的影响因素,合理组织,统筹兼顾,从平面设计、竖向设计两个角度出发,最终寻求实现地上、地下立体空间的协调发展及综合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综合管廊也称之为"共同沟",是实现城市地下管线设施集约化、现代化建设的新模式。随着我国城市地铁的快速发展,直接利用地铁区间隧道及地铁车站安装市政管线日益成为研究的重点。结合现有地铁B型车的既有限界和衬砌断面设计,依据不同隧道工法(盾构法、矿山法、明挖法)的衬砌断面得出可纳入地铁区间隧道的管线类型,并作出相应的经济技术说明,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地下综合管廊可以高效率地利用地下空间,是未来城市市政管线的发展方向,但目前主要采用明挖法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且投资较高。随着盾构法在隧道建设中日益广泛的应用,探索将小直径盾构推广到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中,在降低工程实施难度、降低综合投资等方面有着可观的优势,但必须针对综合管廊建设的特点,对小直径盾构隧道在管片结构规格、盾构机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适应性研究,以期形成一套适用于综合管廊的盾构规格标准。研究结论:(1)利用小直径盾构修建综合管廊的方案是合理可行的;(2)针对通用管线和专用管线,可以确定综合管廊小直径盾构的内径采用4 100 mm是经济合理的;(3)以项目所处的工程地质和周边环境情况为依据,确定了中心支撑的辐条式土压平衡盾构机;(4)采用壁厚300 mm、环宽1 000 mm的盾构管片,在满足承载力和耐久性要求的同时,能更好地适应多变的平面和纵断面线路;(5)该研究成果可供采用盾构法修建综合管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铁设计中地下管线拆改综合设计工作思路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给地铁建设带来了巨大困难,同时地铁的施工也对管线有着影响;管线的处理往往制约了工程进展,大大增加了施工费用和风险。在设计过程中应将管线梳理清楚,并结合工程筹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线处理方案,以保证地铁施工的顺利进行。管线拆改综合设计的工作思路是:首先要准确的掌握管线与地铁结构的平、剖面位置关系;然后以重力流、热力管道、电缆沟等大型管线为首要,来制定初步的拆改方案;同时要结合施工围档与交通疏解对管线改移方案进行优化,尽可能的不发生二次临时改移;最后每条管线拆改的实施要满足管线产权单位的要求,也要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广州地铁9号线民主车辆段周围环境、给排水条件,阐述车辆段内综合管线管位布设、管线高程和管线间距控制、管线材料的选用。论述生产、生活给水系统方案和供水范围,水消防系统方案及功能,雨水、污水、废水处理方法和排水系统构成,并重点阐述段内综合管线设计和给排水系统方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1 概述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发展迅速,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管线改移问题,很多工程因此严重影响工期,另外地下管线的维修及更新换代经常导致地表重复开挖施工,影响交通和环境,最根本的解决措施是修建综合管廊.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铁路旅客站房管线布置存在空间布局不合理、利用率不高、检修条件不好等问题,影响站房的稳定和美观,且造成工程建设时有反复,投资增加。为了适应新时期下铁路站房建设及发展需要,开展铁路旅客站房综合管线研究设计,提出铁路旅客站房综合管线设计的原则,对设计流程和综合管线图纸内容作出规定,为铁路旅客站房综合管线设计提供借鉴及参考。研究结论:(1)分析铁路旅客站房管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得出设计研究的意义;(2)铁路旅客站房综合管线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管线接口、空间效果、综合布置、维护保养等条件;(3)建筑与装修、结构、各设备专业要密切配合,通过平、剖面及节点等各类图纸绘制,统筹管线布置,达到空间效果及工艺要求;(4)总结不同类型的站房布局特点及其管线综合设计的重难点,对铁路旅客站房综合管线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