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天线的检测对于划分海空背景、识别红外舰船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段表连通域原理的海天线检测方法.首先去除原始红外图像的强水纹干扰和背景干扰,再通过梯度运算和最大值滤波找出海天线的位置.最后基于线段表连通域原理对二值化后的图像进行检测,以提取海天线的非线性边缘信息.实验表明,该方法的检测精度高,而且当海天线上存在舰船时,不会对舰船轮廓产生影响,克服了Hough变换法只能检测出直线的缺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连通域的集装箱激光点云处理算法.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处理集装箱三维激光点云数据,提取集装箱的边缘点云数据,利用集装箱的边缘数据拟合直线,计算集装箱的角点位置.实验证明,该算法的计算精度能满足起重机自动化抓箱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遥感技术与无人机技术的结合,无人机遥感已广泛应用于海监测绘领域。通过大量实践发现,受到天气雨雪、大雾、霾的影响,无人机获取舰船遥感图像时,目标识别清晰与准确度明显降低。为此,应用无人机海监测绘技术进行下舰船遥感图像目标检测。通过对遥感图像目标的明暗分离计算、海陆场景分离计算与目标神经特征识别计算,实现对舰船遥感目标的快速检测。仿真场景对提出的设计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证明了提出设计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红外成像的舰船目标实时检测跟踪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5,(11):141-145
提出一种基于红外成像的舰船目标实时检测与跟踪方法,首先通过图像增强提高信噪比,增强目标轮廓清晰度;接着对红外图像中的水天线进行检测,确定目标所在的候选区域,在候选区域内完成目标的定位检测;最后通过波门跟踪算法对序列图像中的舰船目标进行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5.
船舶在海天背景下的目标跟踪技术在军事侦察、目标搜寻和海上监控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近年来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随着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目标追踪技术的理论与技术基础更加完善。本文以船舶在海天背景下的目标跟踪技术为研究对象,结合粒子滤波跟踪算法,研究和开发新型的船舶目标跟踪系统,显著提高了船舶的目标跟踪精度和跟踪效率。  相似文献   

6.
舰船摇摆下的舰载火箭弹初始扰动可能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舰载火箭弹半约束期运动方程,分析了由舰船摇摆运动产生的惯性过载.通过有限幅值随机激励仿真的方法,得到了某型舰载火箭弹由于舰船摇摆产生的初始扰动的可能域,对研究该火箭弹的初始姿态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杂波背景条件下的红外图像中舰船目的检测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析海空背景下的红外图像特征的前提下,先对捕获到的红外图像进行背景抑制、海天线检测等预处理以提高舰船目标提取的准确性,然后依照检测出的海天线划定目标检测小区域,再利用相邻帧图像间舰船目标运动的相关性确定真实目标,剔除虚警目标。用Matlab软件对算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证明本文算法有效,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取得较好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8.
水下目标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际场景中可以获得的声呐图像非常有限,且声呐图像的信噪比较低,无法得到较好的检测结果。因此,本文引入小样本学习,基于Faster RCNN两阶段目标检测算法,选择不同的策略对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了较好的检测结果并验证了小样本目标检测在声呐图像领域的可行性。根据混响对声呐图像的影响进行仿真实验,得到不同混响背景下的声呐图像,对比分析了不同数据集下训练模型的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训练样本中增加混响信号可以提高低信噪比条件下的目标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神经网络技术,重点阐述神经元结构模型,构造出神经网络模型并提出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给出神经网络模型误差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海杂波混沌特性并且着重阐述了混沌理论的特点,分析海杂波混沌识别技术,并给出虚假近邻率随嵌入维数的变化曲线;最后研究混沌海杂波背景下的信号检测方法,并给出混沌时间序列曲线。本文基于神经网络研究了混沌海杂波背景下的信号检测技术,这对我国船舶信号检测技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海杂波存在目标和没有目标两种情况进行时频分析,其时频分布图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差异,在没有目标时,时频分布图比较发散,存在目标时,时频分布图中有较集中且与目标多普勒频移对应的最优曲线。利用这种差异,文章提出了基于时频分布的目标检测方法。时频分布检测方法通过查找算法得到该最优曲线,并取该最优曲线所有点的和值作为判断目标存在与否的依据。通过实测数据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海杂波环境下目标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1.
舰船的水下目标检测技术有重要意义,不仅关乎军事舰艇的侦察能力,还决定海上作业渔船和航运船舶的工作效率。因此,研究混响背景的水下目标信号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介绍混沌理论的发展和数学模型,利用混沌理论优化舰船混响背景下的信号提取和目标检测技术,并利用仿真软件Maltlab对该目标检测技术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2.
非法入侵行为危害着船舶通信系统的安全,针对当前船舶通信入侵检测错误率高的缺陷,提出了基于改进Apriori算法的船舶通信入侵检测方法。首先对国内外当前的船舶通信入侵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指出了各种方法存在的局限性,然后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船舶通信入侵检测关联规则,实现船舶通信入侵检测数据进行挖掘,并对Apriori算法存在的不足进行相应的改进,最后进行了船舶通信入侵检测仿真实验,本文方法简化了船舶通信入侵检测过程,加快了船舶通信入侵检测速度,提高了船舶通信入侵检测正确率,为船舶通信系统安全管理人员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能够保证船舶通信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信噪比为-3 dB噪声背景下,采用基于双谱的检测方法对微弱信号叠加随机噪声进行处理.由于任何高斯随机过程或服从高斯分布的随机矢量的高阶累计量为0的特点,高阶累计量可完全抑制高斯噪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双谱的目标检测方法也能较好抑制随机噪声,与传统的FFT检测方法相比,检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响应使得海底目标检测更加困难,针对当前混响背景下目标检测方法存在的检测误差大、抗干扰能力差等不足,以提高混响背景下目标检测精度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混沌理论的混响背景下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对当前混响背景下目标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找到引起检测误差大、抗干扰能力差的原因,然后引入小波分析对混响背景下目标信号进行去噪,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并通过混沌理论对混响背景下目标信号进行相空间重构,最后采用神经网络对混响背景下目标信号进行分类,实现目标检测,并与其他混响背景下目标检测方法进行对比测试,验证了本文方法是一种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混响背景下目标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能量的底检测技术在多波束测深系统中被广泛采用,但常规波束形成的波束宽度受到阵列孔径的限制,且旁瓣较高,造成能量泄漏,对基于幅度的海底检测技术造成一定难度,影响系统的检测性能.本文在分析双曲波束形成波束特性的基础上,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基于能量的多波束底检测技术中,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验证了在基于能量的底检测中引入双曲波束形成技术,可以在减小波束宽度的同时抑制旁瓣,从而有效提升系统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6.
弱点目标检测中的背景杂波抑制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的弱点目标检测算法在背景边缘如海天线、云层和海浪边缘会形成高的虚警。通过对背景边缘梯度的分析后发现,背景边缘与弱点目标在多向梯度特性上存在差异,据此提出了一种背景杂波抑制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KNN算法是比较适合于文本分类的一种分类算法,但由于其计算复杂度会随着训练集规模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从而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改变对近邻点的搜索策略,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KNN算法。该算法在对最近邻的选择过程中,放弃传统算法中遍历所有样本的做法,而是通过逐渐逼近的思想来寻找最近邻点。实验证明,该方法在保持和传统的KNN算法几乎一样的精度性能前提下,可以明显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降低时间开销,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针对舰船作战系统中系统级测试性分析的测试集优化和测试序列优化问题,  方法  以多信号流图模型为基础,采用优化精度高、算法收敛速度快的离散蝙蝠算法(DBA)对最优完备测试集和各类故障测试序列进行求解,并以舰船作战系统为研究对象,将故障隔离率、平均测试代价和平均期望测试代价等主要指标与现有的优化方案进行仿真对比分析。  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离散蝙蝠算法具有更好的优化效果,其故障隔离率可提升5.5%、平均测试代价与期望测试代价可分别下降6.35%和17.01%。  结论  研究成果验证了离散蝙蝠算法应用于系统级测试性分析的可行性和优势,可为系统级测试性分析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驱动信号延迟造成SiC MOSFET在串联应用中电压失衡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的无源缓冲方法.在MOS管栅极与漏极两端并联一个均压电容,通过改变器件的开关速度从而实现均压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双管串联应用中能够较好的实现开关过程中的电压均衡,且只会引入很小的缓冲损耗和电流应力,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