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时性是视频应用的关键问题.视频压缩标准H.264因其计算复杂而不能满足实时性的需求.系统搭建了基于TMS320DM642的视频编/解码硬件平台,研究H.264视频压缩标准的DSP实现,并结合硬件平台对H.264代码进行相关优化,为实时视频信号编解码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
安茹 《中国水运》2006,3(1):67-68
介绍了数据压缩的必要性以及国际上几种通用的数据压缩标准,并重点介绍了MPEG标准的几个版本.  相似文献   

3.
基于H.264/AVC标准的CABAC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对H.264/AVC标准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分析了H.264标准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帧间预测、帧内预测、DCT变换以及熵编码技术等,重点对基于上下文自适应的二进制算术熵编码(CABAC)进行了研究。在CABAC上下文模型的建立,预编码,分析其概率模型估计及更新办法中对基于表格的二进制算术编码(利用查表方式)进行了重点研究,有效的降低算法复杂度。  相似文献   

4.
王东  张为公  孙伟  程寅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2):130-134
针对传统视频记录仪图像质量低、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差的缺点,设计了基于TMS320DM642的车载视频记录仪。将改进的H.264视频压缩算法嵌入到DM642中,提高了视频压缩的质量。利用ARM将压缩后的视频方便地存入SD卡,通过对异常驾驶信息的识别,实现在危险状态下视频信息的自动记录。运用改良的电源设计,提高了在车载环境下的稳定性。能够为车辆异常偏离车道检测、驾驶员异常驾驶行为监控和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证等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车载环境中工作稳定,存储的视频图像清晰。  相似文献   

5.
张启芳 《中国水运》2006,4(6):108-109
数据压缩可以有效地实现多媒体数据的实时处理、传输和存储功能.针对远程教育中数据传输量过大的问题,分析和研究了游程编码算法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以及数据压缩在远程教育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张宁 《船舶》2012,23(3):68-70
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IPTV技术在远洋舰船的闭路电视系统中已开始普及。文章对船用IPTV关键技术进行分析,重点介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H.264视频编码技术、流媒体传输技术、IP组播技术以及数据存储技术。  相似文献   

7.
船用黑匣子为航运事故的分析及处理提供了依据,而航行数据压缩技术是其关键的软件。本文首先以框图形式简介黑匣子的系统结构,提出了采用数据压缩技术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原理,然后采用各种数据压缩编码方案建立多项式预测模型,通过分析比较认定在船用黑匣子数据压缩系统中采用零阶及一阶预测法进行数据压缩较为可靠。本文还介绍了浮动窗口零阶预测法、浮动窗口一阶预测法以及具有自适应性的变窗口零阶预测法等几种实用的数据压缩方法。最后,以零阶预测法解压过程为例,略述将压缩处理后的数据恢复成近似原始数据的工作原理与过程。  相似文献   

8.
数据压缩算法是舰船监控视频系统中的重要技术,直接影响舰船监控视频传输的实时性,针对当前舰船监控视频数据压缩算法存在压缩比小、信息丢失严重等不足,设计了基于剪切波变换和压缩感知算法的舰船监控视频数据压缩算法。首先对当前舰船监控视频数据压缩算法进行研究,找到各种算法存在的局限性,然后对舰船监控视频原始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减少噪声传输所占的通信资源,并采用剪切波变换对舰船监控视频数据进行分解,最后采用压缩感知算法对剪切波变换系数进行压缩处理,减少舰船监控视频数据规模,并通过剪切波反变换对舰船监控视频数据进行重构。与对比舰船监控视频数据压缩算法的仿真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在保持舰船监控视频数据原始信息的基础上,对舰船监控视频数据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压缩,而且舰船监控视频数据压缩速度快,获得了对比算法更加理想的舰船监控视频数据压缩结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航行安全性的重视,对船舶视频监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现有船舶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的缺点,将电力线载波技术应用于船舶视频监控中,这种技术具有通信距离长、成本低等特点。首先设计了整个控制系统的总体实现框架,然后研究了基于H.264的视频编码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最后通过嵌入式软硬件设计实现了整个船舶视频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0.
徐宁  孟凡荣  孙洋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12):68-71,100
目前,无线视频传输大多在E1标准下进行,但由于采用了较早的H.261编解码标准,一直存在误码率较高,图像较模糊等问题,影响了指挥机关对现场态势的判断。文章基于先进的H.264编解码标准,采用以TMS320DM6467T高清视频双核媒体处理器作为CPU的SEED-VPM6467独立开发平台,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对无线视频传输技术进行了改进性研究,由过去的CIF(352×288)格式,提升到D1(4CIF)视频格式的传输,对无线视频传输系统,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