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保证舰船在海上安全运行,提出基于知识图谱的舰船通信网络安全风险评价方法。采集舰船通信数据、预处理,根据实体间的联系建立舰船通信网络安全的知识图谱;采用图数据库对舰船通信网络数据的知识图谱进行储存与查询;建立知识图谱注意力网络的舰船通信网络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评价舰船通信网络安全风险等级,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评价能力;能够提升舰船通信网络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2.
船舶网络空间风险作为一种新的海上安全风险日益受到业界关注,加强网络风险管理刻不容缓。近年来,随着船舶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船舶越来越多地处于"在线"状态,也使其遭受网络安全威胁的风险逐渐加大,网络安全成为大家越来越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海上船舶通航过程安全风险,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海上船舶通航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海上船舶通航安全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厘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海上船舶通航安全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并提出相关建议,可为提升海上船舶通航安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缩短船舶海上航行过程中通信网络安全的预警时间,确保船舶航行的安全性,提出大数据挖掘在船舶通信网络安全预警中的应用。利用数据采集工具包中的采集函数,设计船舶通信网络安全数据的采集流程,完成船舶通信网络安全数据的采集;基于船舶通信网络安全预警模型的构建过程分析,完成船舶通信网络安全预警模型的建立;最后通过船舶通信网络安全预警流程设计,实现了基于大数据挖掘的船舶通信网络安全的预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大数据挖掘的预警方法相比基于态势感知的预警方法,发出预警信息的时间更短,具有较高的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保障智能船舶海上测试活动安全,应用SHELL模型,对第三类智能船舶海上测试活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基于该模型,共识别出20个“软件―人”界面风险因素、17个“硬件―人”界面风险因素、13个“环境―人”界面风险因素和20个“人―人”界面风险因素等,可为针对性地采取安全保障措施及后续进行智能船舶海上测试活动综合风险评估等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海事主管部门的海上交通安全监管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降低在能见度不良条件下发生海上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提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能见度不良条件下的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模型,确立风险矩阵,拓展海上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风险动态预评估模型可有效提供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风险预警和安全操作建议,可为研发具有可视化、智能化预警监控功能的能见度不良条件下的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系统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海上船舶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从船舶海上航行安全事故的原因出发,分析人为因素的影响,以东矶列岛重大船舶碰撞事故为例,运用行为安全"2-4"模型分析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给出预防对策。该模型在船舶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地预防海上船舶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促进海上船舶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白世真 《航海》2021,(3):53-55
海上风险评估是航运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构建海上风险评估系统,预判风险,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风险,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本文尝试探讨航运公司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海上风险评估系统的框架,实时评估海上风险,把控风险,为航运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以降低因海难事故发生造成的重大损失,保障航运公司安全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为预防海上交通事故,必须建立海上安全预控机制.首先定性分析海上交通事故的致因,利用突变理论对海上交通事故进行定义,然后对海上交通安全系统的突变状态进行研究,进而建立了海上交通安全系统的尖点突变模型.基于模型分析了海上交通事故的动态致因机理,最后探讨了突变理论在海上交通风险预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把握舰船通信网络安全风险的变化,设计了基于危险理论的舰船通信网络安全风险评价方法。首先引入危险理论将舰船通信网络入侵频率作为风险评价输入,舰船通信网络安全风险级别作为输出,建立舰船通信网络安全风险评价样本集合,然后采用Elman神经网络对舰船通信网络安全风险评价样本集合进行训练,建立舰船通信网络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最后采用舰船通信网络系统为例,分析舰船通信网络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高精度把握舰船通信网络安全风险变化态势,不仅获得了令人满意的舰船通信网络安全风险评价结果,而且舰船通信网络安全风险评价效果要优于其他方法,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