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城轨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日益凸显,但传统模式下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高、周期长,实施难度大。通过分析国内城轨行业的发展态势,结合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特征,论证搭建城轨行业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搭建城轨行业云的方案以及配套运作机制,并展望今后行业云的应用前景。通过推进和搭建城轨行业云,可促进资源、知识在行业内部聚集和共享,促进行业标准化,积累行业大数据,响应国家"互联网+"战略,推进行业创新,进而促进城轨行业的健康、高效、绿色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于2020年3月12日,正式发布实施。这是我国城轨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交通强国建设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城轨行业首部交通强国建设的发展蓝图,是我国城轨行业领导和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该纲要由7章正文和2个附件组成。提出了智慧城轨建设的指导思想,阐述了智慧城轨的标志和内涵,描绘了智慧城轨建设的蓝图,明确了"两步走"总体目标和10大具体目标,构建了智慧城轨的8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简称:城轨)设备状态信息采集不完整、设备运维管理缺少决策支持数据、各专业运维业务缺乏统筹协调、运维效率低等现实问题,着眼于城轨设备综合运维管理,基于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Prognostics Health Management)理念,提出城轨设备智能运维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功能框架,探讨亟需深入研究的关键技术。该系统通过采集和利用大量设备监测数据,利用故障诊断模型、人工智能算法和工作流引擎,在实现关键设备健康管理的基础上,自动生成设备运维计划,辅助设备运维管理决策,支持多业务作业协同,有助于提高城轨设备整体运维效能,提高城轨设备健康水平和性能,最小化停运时间,降低维修保障费用,保障城轨安全、可靠、高效运营。  相似文献   

4.
从大数据背景下的运维信息化技术应用入手,分析我国城轨设施设备运维在网络化运营阶段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地铁信息化技术应用过程与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提炼我国运维信息化应用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2种思路,并分别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基于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逻辑关系,提出涵盖基础层、数据层与应用层的设施设备运维信息化技术应用架构,为各地城轨企业运维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趋势和城轨信号系统运维现状,基于大数据平台并采用微服务技术架构体系,研发了一种集成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城轨信号智能运维系统,实现城轨信号系统的智能监测、故障诊断、健康管理与运维管理等功能,为信号设备生产作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能够有效减少运维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6月12-15日,2018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召开。12日,在轨道交通高峰论坛上,400余位城轨交通行业同仁齐聚,畅谈"由大到强,迈入城轨新时代"的行业主题,共同就新时代背景下的城轨交通强国建设,解析政策,展望趋势,分享经验,提出希望。2018高峰论坛是城轨新时代的年度行业盛会,是最新政策及行业走向的权威解读平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  相似文献   

7.
鉴于全国各地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建设起步不一且所处阶段不同,特别是对"城轨+信息化"的认识程度深浅有别以及信息化标准因地而异,致使各城市的城轨信息化进程参差不齐,应用程度和水平高低不一.与此同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及5G等新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城轨信息化、智能装备、智慧城轨的建设步伐也随之加快.为此,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以"交通强国,城轨担当"的使命感,研究编制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促进我国城轨行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纲要》指导和鼓励各城市按照"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原则,有序推进城轨信息化和智慧城轨建设.  相似文献   

8.
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交通")建设、运营及管理需要信息化手段支撑,但传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周期长、投资大、涉及系统多、集成和实施难度高。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以及逐渐成熟的应用模式,使得建设符合城轨交通行业管理需要的云服务成为可能;同时可解决由于城轨交通企业各自建设信息系统导致的资源分散、难以共享,形成信息孤岛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可快速提升行业信息化普及水平,降低整体建设成本。通过分析城轨交通信息化的现状,探讨城轨交通云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在行业内采取合作与合资2种建设模式,搭建Iaa 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 S(平台即服务)、Saa S(软件即服务)3个层次的城轨交通云服务,以及分阶段实现的云建设思路,为城轨行业在云计算时代加速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寻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升级改造的最优方案,本文以城轨大数据平台为研究对象,从城轨大数据平台发展历程出发,梳理城轨大数据平台发展的3个阶段,分析各阶段大数据平台所采用的技术与优缺点,重点总结当前阶段“湖仓一体”大数据技术所具备的湖仓一体、流批一体、OLTP+OLAP、多重负载等优点,研究了基于该技术的大数据平台架构升级改造设计要点,并将该技术在北京地铁数据中心的大数据平台升级改造中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湖仓一体”大数据平台技术兼具数据湖的低成本、数据仓库的高性能等优点,解决了原大数据平台在性能、容量与多用途支持上的不足,为城轨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升级改造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工程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城轨维保模式逐渐不能适应现代化城轨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城轨维保模式的革新成为大势所趋。文章以接触网、轨道、区间隧道结构专业为例,对其维保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基于"专业融合 + 智能运维"的合作维保模式,探究其实施的可行性及具体方案,结果表明其具有优化组织结构、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运维效率、深度掌控设备维护主动权、保证运营安全及设备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等诸多优势,对城轨维保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规范城轨云工程质量验收内容,完善工程实施体系,根据城轨云网络架构及系统部署,详细阐述城轨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主要内容.城轨云作为一个独立单位工程,包括系统管线、云平台与设备安装、系统调测、电源与接地等分部工程,重点论述云平台检测、大数据平台检测和业务系统资源检测等系统调测的内容,旨在对城轨云的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对标《城市轨道交通正式运营前和运营期间安全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间安全评估规范》,结合城轨运营期间安全评估的特点,确定专家评议法作为这一阶段的安全评估方法。然后,通过分析、梳理城轨企业运营期间在网络化运营、行车组织、客运组织和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研究得出城轨运营期间安全评估的实施内容和技术路线。最后,以邀请行业专家查阅资料、现场检查、跟岗作业、联动测试等方式,对某城市地铁线网运营期间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改善建议。期待为完善城轨线网运营期间的安全评估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轨道(城规)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城轨交通机电技术人才需求量剧增。基于岗位核心能力及职业素养的专业实训室高质量管理是培养合格城轨机电专业人才的保证。该专业实训室按照城轨车站机电中心的风水电检修岗、自动化检修岗、屏梯检修岗及AFC检修岗的对应设备建设,并且参照地铁现场工作环境实施"6S"管理模式,旨在让该专业学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履行岗位职责,为培养合格的城轨交通行业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磊  樊茜琪  韩斌  王黎  祝鑫 《铁路技术创新》2023,(3):157-162+16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管理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巨大的网络化运营带来了设施设备规模大、故障数量多、维护强度大、可用资源少等若干问题。智能化的维护管理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及设施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健康状态评估、故障诊断和剩余寿命预测,并根据监测、诊断、预测结果按需制定针对性维护策略,从而达到降低设施设备故障率、提高城轨系统可靠性和鲁棒性、优化维护成本的目的。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为例,简述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现状,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大背景,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智能维护管理新模式进行探讨,提出设施设备大数据应用管理模式、设施设备智能维护模式以及网络化维护资产智能联动模式,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维护管理模式向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和信息管控方面不可篡改、全程可溯等优势,开展了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应用的区块链基础平台、支撑平台与业务平台功能分析,提出了区块链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设备设施履历管控、物资与采购管理、碳循迹及碳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建议。基于“区块链+”模式,通过区块链技术与设备设施核心数据的结合,可有效提升设备设施全生命周期履历数据在城轨交通的应用价值,为实现设备设施运营管控智能化、绿色低碳化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城轨车站设备的维修成本也随之快速增长。文章通过分析城轨车站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构成、设备使用的复杂环境及使用特点,着重研究综合维修模式下城轨车站设备维修保养实操作业中可开展成本优化的总体方向,以期在确保可靠性的基础上,降低城轨车站设备的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17.
针对设备管理现状,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建立设备管理"大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及时掌握设备"管、用、养、修"状态,加强设备精准管理,通过信息数据实时分析,优化设备资产配置,充分挖掘设备潜能,有效提高设备资产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的“1811”布局以及《北京智慧轨道交通发展行动策划方 案》,研究城轨云与大数据的标准化、自主化、多云异构的安全可信云计算平台;构建城轨业务数据的综合承载、 共享、挖掘、治理、质量评估大数据平台体系,发挥城轨大数据要素的流转、互联、互通效能,推进城轨业务对 大数据要素的深化应用与数据价值提升;推动智慧城轨发展,建设“三张网”的标准化、协同化网络纵深防御技 术体系,采用其关键对称与非对称的密码应用技术,最大化地提升城轨云的安全能力;研究可复制的、高度可用 的云平台运维常态与应急管理体系与机制,保障城轨云的业务持续性、数据安全性,以及云平台基础设施运管的 集约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演进,城市轨道交通由单线运营向网络化运营模式转 变,在新业务模式下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与大数据平台,实施互联网战略,推进信息化与智能化,可有效实现 业务管理的标准化,提高运营生产及管理效率,提升运营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以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为指引, 针对当前城轨云与大数据建设、运营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设施自主可控、数据融合共享、运营安全高效等痛点问题, 深入开展城轨云与大数据云网安全体系、运维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自主可控的城轨云与大数据 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成果,为推动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自主化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以下简称"城轨信号系统")技术的蓬勃发展与不断扩张的市场需求,城轨信号系统的发展到了临界点。如何在传承既有技术的基础上,探索下一代信号系统的发展,是行业中热议的焦点。文章从闭塞制式和系统架构 2 个角度出发,通过深入总结现状并结合相关专业前沿技术,探究城轨信号系统下一步的演进方向,提出系统智能化发展建议,以实现城轨信号系统"增效、降本、提智"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