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舶不断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船舶电站自动化越来越受到青睐。电站自动化的应用不仅能够使船舶供电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同时也能保证供电质量。为提高船舶电站系统的实用性,本文应用西门子S7-1200系列的核心控制器设计并开发电站自动化及发电机保护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电站的运行状态信号及电量参数的方式对船舶电站的运行实行控制。经过调试,该仿真系统实现所有的预制功能,证明此系统的可靠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单片机的分布式船舶电站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舶电站管理系统的性能是船舶自动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以单片机为基础的DCS控制系统以数字量传输方式代替传统的模拟量传输,便于应用计算机作为上位机对系统参数及运行状态进行监督及控制,上位机与单片机之间采用RS-485串行总线进行通信。针对系统中存在的多机通信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及实现方法,设计相应的上位机监控软件。  相似文献   

3.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电站已经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自动化的发展不仅提高了船舶电站的效率,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船舶操作的安全性。其中船舶电站微机保护及自动准同步并车已经成为船舶电站自动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微型单片机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分立元件构成的控制器。本文研究设计一种船舶电站微机保护装置,其不仅能够实时监控电站的电力参数,而且能够实时显示这些参数。  相似文献   

4.
基于PLC的船舶电站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船舶电站监控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船舶电站监控系统负责对船舶上的电力设备进行控制和监视,是船舶中十分关键的设备。为提高船舶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及整个系统自动化程度,本文对基于PLC的船舶电站监控系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吕井勇  杨涛  张民 《机电设备》2009,26(5):27-29
随着对船舶电站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出现了以计算机和PLC控制为核心的船舶电站自动控制系统.本文给出了这种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上位机控制程序用VC++开发,包括了电站配电、并车、保护等全部功能,利用RS485总线实现与下位机PLC的通讯,PLC完成模拟量采集运算和开关量的控制.整个系统既能通过手动控制开关对现场硬件直接操作,也可通过遥控开关切换到计算机软件来控制硬件部分运行工作.  相似文献   

6.
船舶电站运行参数网络的监控系统有利于促进船舶电网的自动化调度,对船舶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有重要影响。船舶电站监控系统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电站运行参数网络的监视、自动化控制和维护。本文针对船舶电站的网络监控系统,结合新型嵌入式Web技术,设计和优化船舶电站运行参数网络的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7.
随着船舶的大型化和自动化以及电子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船舶电站自动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实现船舶电站可靠地运行、控制和管理,提高船舶机舱的自动化程度,国内外专家一直在致力于研制各种高性能的船舶电站监控系统。文中尝试设计一种基于嵌入式的船舶电站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船舶电站的运行分析和故障仿真,建立柴油机、船用发电机和负载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MATLAB/Simulink技术完成船舶电站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发电机输出信号稳定,能够满足船舶电站动、静态运行分析的需要.该系统能够实现船舶电站自动控制的仿真运行,对船舶自动化电站的运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曲立平  丛望 《船电技术》2001,21(4):15-18
本文采用节点电压法对某大型船舶电力系统的一个电站(2台发电机)和部分负载(多台异步机和静负载)进行仿真。首次在船舶电力系统仿中引入MPI(Message-Passing Interface)消息传递接口标准对并行算法进行实现,取得了比较理论的仿真效果。该方法在系统建模上不需要人工的等效处理,不仅节省了建模的时间,同时使仿真结果更接近于系统实际运行结果。此方法尤其适用于中、大型船舶电力系统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李明  丁立刚  张辉 《机电设备》2011,28(1):20-24
在对实际的船舶自动化电站实验室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Visual Studio 2008的开发环境,,采用Visual Basic开发语言,结合Dundas Gauge控件的使用,通过软件开发形式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对自动化电站仿真软件的人机界面及其仿真功能展开研究.初步完成的软件不仅界面友好生动,真实性强,而且可以初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