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优化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控制器,采用LLC谐振变换器拓扑加buck二次稳压结构,研制了270~380V输入、多路低压输出的悬浮控制电源。该控制电源因高功率密度有利于悬浮控制器的小型化和轻量化。试验结果证明了该种悬浮控制电源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相对传统的电磁型磁悬浮(EMS)列车,永磁电磁混合型磁悬浮(PEMS)列车可以降低功耗、减少发热,还可以实现大气隙悬浮,但存在吸死的可能是目前阻碍其向工程应用发展的最大障碍,提出一种新型永磁电磁混合磁铁结构,使得系统具备冗余性,并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新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能很好地完成悬浮和吸死防护任务,分析了相应的控制器改造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文章分析了传统模型的误差产生机理,并基于悬浮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设计了一种非线性悬浮控制方法,可弥补传统控制方法在系统远离工作点时,控制性能变差的缺陷,同时,与现代智能控制方法相比,又具有运算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控制方法可实现悬浮系统的快速响应,且可在大范围内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应用于煤矿的并联混合型6kV有源电力滤波装置的主电路和控制系统设计的原理。该装置是由有源滤波器、晶闸管投切的滤波器和固定补偿装置组成的混合型补偿装置。为了充分发挥各个功能单元的作用,该装置采用了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基频无功电流提取法和基于FIR数字滤波算法的谐波电流检测的分解合成控制方法。实践证明,上述方法不仅有效地抑制了直流传动矿井提升机所产生的谐波,同时实现了对其无功功率的连续补偿。成功运行的经验表明,混合型有源滤波器对于煤矿配电系统电能质量的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基于虚拟样机的磁悬浮列车悬浮系统建模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避免建立微分方程描述磁悬浮列车动力学问题的困难,利用ADAMS和Matlab软件建立了CMS-03型磁悬浮列车的虚拟样机模型,介绍了悬浮系统的建模方法和理由。所建的列车虚拟样机模型能顺利通过按照长沙试验线建立的轨道曲线,悬浮电流的变化也与试验测量结果一致,说明悬浮系统的建模方法是合理的。该模型为改进控制算法、验证列车动力学分析结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架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特征、技术参数和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低速常导磁浮车辆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工况,对悬浮架的载荷特性展开研究。首先根据实际参数建立动力学模型并分析其振动特性,研究了悬浮架构架在电磁铁失效、空气弹簧失效等故障工况下的位移特点;然后分析故障工况下悬浮架的载荷特性,并对悬浮架各部件的强度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磁浮车辆的车体与悬浮架通过滑台间接相连,使得振动形式比较丰富;在电磁铁失效故障工况下,悬浮架构架质心的位移相对较大,与轨道碰撞后使得悬浮架载荷发生突变;相对于正常运行工况,左侧电磁铁失效时纵梁的应力最大值增长为原来的3.87倍,左后空簧失效和紧急落车时托臂的应力最大值分别增长为原来的2.59倍和8.11倍。对故障工况下悬浮架的载荷特性进行研究,可以为疲劳寿命计算和结构强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耐碰撞车体吸能装置的薄壁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宇  肖守讷 《铁道车辆》2005,43(5):6-10
吸能装置是提高机车车体耐碰撞性能的关键部件。利用显式有限元模拟仿真了薄壁结构的横截面、壁厚和预变形等对其碰撞性能的影响,找出了薄壁结构的碰撞规律。对安装了由薄壁结构组成的吸能装置的某机车车体进行了碰撞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较好的吸能性能。  相似文献   

9.
中低速磁浮线路轨道因考虑热胀冷缩等因素,轨道由定长的轨排通过轨排接头进行过渡连接,在线路中会形成诸多轨缝.首先分析了轨缝对于悬浮传感器检测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中低速磁浮轨道的F轨在温升作用下的热变形,基于车辆悬浮稳定性要求提出了车辆对轨缝设计的相关要求,并对国内某磁浮试验线上的轨缝值进行统计与评估,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单磁铁-悬浮系统-轨道梁相互作用模型,阐述轨道梁特性要求,从轨道梁长短波不平顺、轨道梁刚度以及车辆运行速度角度出发,研究单磁铁悬浮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单磁铁悬浮间隙变化量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增大,短波不平顺对车辆的影响要比长波不平顺影响剧烈,短波不平顺对单磁铁悬浮间隙和振动加速度均有较大影响;轨道梁刚度对轨道梁挠度变化最为明显,而对悬浮间隙、单磁铁振动加速度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中低速磁浮车辆在直线段上2种不同磁轨关系的动力学性能的差异,分别采用弹簧阻尼法和悬浮控制法建立磁轨关系模型,分析2种磁轨关系力学特性,对采用PID控制的悬浮控制法的悬浮刚度和阻尼进行等效处理,并转换成弹簧阻尼法中的线性刚度和阻尼。通过仿真分析发现:2种模型在直线段的垂向平稳性、车体和构架的垂向加速度相差很小,有相近的计算精度;悬浮力最大值和3б统计值相差很小,均不超过0.2kN。因此,在计算中低速磁浮车辆直线动力学性能时,弹簧阻尼模型可以替代悬浮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中低速磁浮车辆轻量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海中低速磁浮车辆的设计、制造、测试过程中实施了一些减重的措施和方法。文章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善方法,以便第二代车辆研制中予以重点研究和改进,尽快实现中低速磁浮项目一r:程化、产业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高速磁浮车辆的动力学模型,研究输入线路激励后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和舒适度。通过对高速磁浮车辆的悬挂参数分析研究并优化,来评价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运行平稳性和舒适度。在这些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上海磁浮车辆的悬挂参数进行更为合理的优化设计,以实现磁浮车辆良好的平稳性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14.
用高温超导线圈和常导线圈构成的混合式电磁悬浮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常导电磁吸力悬浮系统悬浮气隙小、悬浮功率大,电动斥力悬浮系统不能实现静止悬浮、磁场污染大。由于受电流变化率限制,单独采用高温超导线圈构成的电磁吸力悬浮系统不能实现稳定悬浮。经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用高温超导线圈和常导线圈构成的混合式电磁吸力型悬浮系统方案。采用这种混合式悬浮方案可增大悬浮气隙、实现稳态"零"功率悬浮、减轻车体重量、降低制冷费用、且无磁场污染。  相似文献   

15.
磁浮列车以一定速度驶入隧道时会产生初始压缩波,该压缩波会以当地声速向着隧道出口方向传播,并在隧道出口处向周围辐射出去形成微气压波,微气压波足够大时会产生音爆声,从而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而洞口微气压波与初始压缩波紧密相关。文章基于三维可压缩非定常湍流流动雷诺平均N-S方程和SSTK-ω两方程湍流流动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方法和重叠网格技术,数值模拟研究了磁浮列车进入隧道引起的空气流动和初始压缩波的问题。研究表明,在列车进入隧道过程中初始压缩波形成初期具有三维特性,在传播一定距离后脱离车体影响变成一维平面波;其次,在同一高度下,越接近车体压缩波变化越大,靠近车体一侧离地面越近压缩波变化也越大,而远离车体一侧初始压缩波变化基本一致;初始压缩波的压力梯度最大值与列车速度的3次方近似成正比。  相似文献   

16.
中低速磁浮列车牵引供电系统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低速磁浮列车适于城市轨道交通,由短定子线性交流异步电机驱动,其牵引供电系统存在“弓网”关系,文章对此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永磁和电磁构成的混合式悬浮系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永久磁铁和常导线圈构成的混合式悬浮系统,悬浮能耗小,可实现大气隙悬浮。本文建立了该混合悬浮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它的一些性质,采用定气隙控制指标,设计了使系统稳定的控制器,并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混合式悬浮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实现大气隙、低能耗的稳定悬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中低速磁浮列车五悬浮架为例,以提高列车曲线通过时迫导向机构适应性、减小迫导向机构受力及空气弹簧水平偏移量为目的,研究列车静止悬浮或低速运行(小于5 km/h)时,悬浮电磁铁处于F轨最佳契合位置、空气弹簧水平偏移量最小所确定的理想平衡状态,滑台横向位移随曲线半径变化关系,得出通过不同曲线时滑台水平偏移量、迫导向机构结构尺寸及转臂转角的一般计算公式,并对典型案例进行计算分析,优化得出相对合理的迫导向机构结构尺寸以提高悬浮架曲线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