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叶叶片在水动力作用下的变形测量是螺旋桨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亚象元素精度位置检测的光电测量方法。一束激光照射到桨叶表面的小反射镜下,反射光线聚焦在接收屏上形成光斑。测量点的角变形引起光斑运动,光斑运动由图象处理系统检测。本文给出了考虑折射率影响的运动和角变形之间的关系,讨论了频闪法和光斑图象摄取方法,运用本文方法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空泡水洞中,对2800TEU集装箱船舌侧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吃水检测系统存在检测抗扰性差的弊端,为了解决传统检测方法的缺点,动态检测系统得到应用。设计基于机器学习的通航船舶吃水动态检测系统,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在现有激光测量器上利用DSP测量技术,构成DSP激光多点测量单元,完成硬件单元构建。采用NPS多波束声呐图源滤波算法,对硬件采集图像做多波束滤波运算,完成图像滤波运算,解决对检测抗扰性差的问题。对比实验证明,提出的基于机器学习的通航船舶吃水动态检测系统设计,能够准确、实时、动态、自主检测船舶吃水数据。各项测试结果均优于传统吃水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3.
出于解决船舶间无线激光通信的应用需求,为船舶间激光束的实时稳定提供参考数据的目的,试验采用闭环倾斜镜系统进行激光束位置稳定,最终证明闭环控制对光束漂移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光斑质心在两个方向上抖动的标准差分别下降了60.1%和62.5%。位置传感器的数据表明,频率在40Hz以内的光斑抖动可以得到有效校正。研究结果为船舶间激光束的实时稳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水下激光成像应用中,同步扫描是一种有效抑制后向散射的技术途径。同步扫描水下激光成像系统通过同步扫描形成图像的横向视场,结合载体的纵向平移运动即可获取目标的二维图像。建立激光功率、探测器灵敏度、目标朗伯反射率、目标距离、水体衰减系数、载体速度、扫描转速、横向扫描角、图像分辨率等参数之间的约束关系。当满足这些约束关系时,同步扫描水下激光成像系统可获取无畸变的水下激光图像。  相似文献   

5.
<正>高能激光可执行多种军事任务,特别是作为武器或用于高速通信。然而,激光系统的尺寸、重量和电力需求(SWaP)限制了其在军事平台上的应用。即使激光系统的SWaP问题得以解决,大气的扰动也将使激光束在目标上的光斑变大,影响其功率密度,进一步限制远距离上激光对目标的效率。近期,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的"圣剑"(Excalibur)项目成功开发了一型21单元的光阵列(OPA),阵列中每个单元驱动一束光纤激光放大器。该低功率阵列可在7 km的距离上打击目标,比现有激光武器提高了4 km多。该  相似文献   

6.
船舶视觉系统是船舶航行的重要辅助部分,视觉系统的工作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边缘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常见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通过像素梯度变化检测目标边缘,在对复杂图像处理时容易受到噪声干扰,导致检测精度和效率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船舶视觉系统目标图像边缘检测方法。对图像进行背景区域与目标区域的划分,提取目标所在区域。选择图像边缘的Harr和HOG特征后,利用蚁群算法检测图像边缘。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研究的边缘检测方法检测准确率均高于85%,并且检测效率均高于对比方法,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7.
由于船舶内部结构复杂,在进行双激光准直CCD的弯曲度测量时容易受管道内部条件干扰,难以实现双激光准直CCD的精准测量,为此设计了一种双激光准直CCD的弯曲度测量方法。通过建立靶标的动态旋转模型,得到双激光准直CCD轮廓,并对提取到的双激光准直CCD轮廓进行滤波处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的物理尺寸进行现场校正,对得到双激光光斑的定位进行标定校正后,代入公式得到双激光准直CCD弯曲度幅值大小及方位角,实现双激光准直CCD的弯曲度的精确测量。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测量双激光准直CCD的弯曲度,并且精准度较传统测量方法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船舶行业图像数据应用量日益增加,对三维船舶图像重建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阶段低照度三维船舶图像重建过程中仍存在分辨率低、介质分布不适应等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深入分析现阶段三维图像重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结合ECT技术的新型低照度三维船舶图像的重建方法,从而达到高效、准确实现三维船舶图像重建技术的目标。为验证系统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进行相关仿真实验,根据图像需求采用电极对检测模式,通过传感器将三维船舶重建图像进行次对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ECT技术的三维船舶重建系统方法可以更加准确真实的对图像进行重建,相对比传统的图像重建方法,该系统灵敏度和精准度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曾华 《中国水运》2007,7(3):167-168
针对大气激光通信技术的情况,分析了把数字图像和大气激光通信系统结合起来的方案,阐述了如何利用激光大气通信系统实现动态图像传输。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送粉式激光熔覆温度场的三维有限元模拟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通过APDL转变成有限元模型,比较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速率以及光斑形状对最终稀释率的影响,证明了激光熔覆过程是一个多参数共同作用的过程,并在最后给出了最优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