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某客运专线特大桥跨高速公路匝道(32+48+32)m连续梁采用贝雷梁钢管柱式支架一次现浇法施工,针对其支架高、跨度大、一次浇筑混凝土数量大、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要求高及跨高速公路施工等特点,重点从支架搭设与验算、球形支座及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和压浆及跨高速施工安全等方面介绍了贝雷梁钢管柱式支架连续梁施工技术,对于客运专线同类型桥梁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杭州—黄山高速铁路(40+2×72+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分析了不同合龙顺序对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成桥内力和累计施工位移的影响,探讨了平衡配重、合龙口锁定、解除临时约束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龙施工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合龙顺序对连续梁桥成桥内力和累计施工位移影响较大,4跨连续梁宜采用先对称合龙中跨、再对称合龙边跨的顺序。  相似文献   

3.
以徐盐高速铁路跨徐沙河(100+200+10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拱桥为例,介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与钢管混凝土加劲拱肋组合桥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并对该桥下部结构、连续梁及拱部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结合沪昆高铁平寨特大桥跨六枝河(40+56+40)m连续梁悬浇施工,根据各悬浇段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数据分析结果,阐述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损失原因和计算方法,重点介绍降低预应力损失的技术控制措施,可供预应力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郑阜高铁跨新运河连续梁是我国首座采用节段预制胶拼法施工的铁路连续梁,对其采用的长线法梁体分节段预制工艺进行分析总结。介绍项目梁体构造及设计的预制工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长线法节段预制工艺流程和步骤,并总结了工程应用中的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和关键技术,可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南昌市昌南大道跨京九线高架桥主桥为(90+132+90)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主梁采用变截面箱形结构,施加三向预应力,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详细介绍主梁结构尺寸拟定,预应力体系设计,并提供部分结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巴准线公涅尔盖沟大桥(60+100+60)m连续梁悬臂法施工,开展了梁体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研究。在预应力施加之前,进行管道摩阻损失测试和锚口喇叭口摩阻损失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提出预应力施工控制措施。此外,在悬臂施工阶段的关键结构部位以及边跨、中跨跨中重要结构部位进行混凝土应力监控,测试结果与理论结算结果基本一致。公涅尔盖沟大桥预应力施工质量良好,梁体预应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京广高铁联络线流溪河特大桥主桥采用(70+160+70) m四线混合连续梁方案跨越流溪河。该桥为四线铁路钢混混合梁式桥,文中介绍了该桥工程概况、结构构造及主要计算结果。为确定四线铁路混合连续梁桥的关键技术,采用结构分析软件对该桥等效跨度、边中跨比、钢梁长跨比等结构参数进行对比研究,得出0.875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度为等效跨度、0.45~0.5的合理边中跨比、0.35~0.4的合理钢梁长跨比等结论。该桥中跨跨中设63 m钢梁,截面采用易于运输、施工方案更灵活的分离双箱钢梁截面,提高了结构适应性;中跨钢梁的设置减小了结构自重和梁高,提高了桥梁的跨越能力,减少工后徐变;中跨中钢梁替换常规混凝土梁,大大减小了主跨自重,边跨长度可进一步减小,有利于满足高速铁路刚度要求;钢梁采用整体吊装施工方案,减少了悬灌节段数,缩短了施工工期,为铁路高速发展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9.
石武客运专线驻马店特大桥跨S333省道(32+48+32)m连续梁采用贝雷梁钢管支架一次现浇法施工,针对其跨度大、一次浇筑混凝土数量大、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要求高等特点,详细介绍了支架设计与预压、球形支座及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及预应力张拉和压浆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引桥跨郑焦高速公路,为(50+80+50)m三跨一联预应力混凝土变高度连续梁,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按照施工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控制,通过对埋设控制点的坐标、应力应变的监测,评估当前的施工状态,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影响成桥后线形的各种因素,并采取措施纠偏,指导后续施工进程,使成桥后梁的实体质量和线形较好地符合了设计文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合龙方案对多跨连续梁桥施工监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跨连续梁的合龙顺序对结构成桥累计位移和内力有较大影响,以1座(48+4×80+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例,根据不同的合龙方案确定3种工况,对不同工况下的桥梁结构建立不同结构体系转换的施工阶段分析有限元模型,分析合龙顺序及合龙期间的预应力张拉阶段对施工阶段的预拱度及成桥内力的影响,对比分析多跨连续梁桥合龙口两端产生较大位移差的原因。提出多跨连续梁桥线形监控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累计位移最大值和合龙口两端的累计位移差。结果表明,合龙顺序对梁体施工中的预拱度设置量影响较大,特别是不同结构体系下预应力张拉效应差别较大,合理的合龙顺序和分批分阶段张拉预应力可降低施工过程中线形监控的难度,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合理的合龙顺序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12月20日,由中国中铁四局承建的重点控制性工程——跨济广高速128 m连续梁完成全部合龙,标志着我国首条以地方控股建设的高速铁路——济青高铁的线下工程全线贯通。同时标志着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中的"一横"——青(岛)太(原)客运专线顺利联通。济青高铁跨济(南)广(州)高速128 m连续梁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境内,该连续梁结构为三向预应力混凝土变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近年来国内外多座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主跨跨中出现较大的挠度,不但影响了过桥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而且威胁着桥梁的安全,缩短了桥梁的使用寿命。本研究旨在分析预应力损失对大跨度连续梁桥长期挠度的影响规律,为采取有效的设计、施工及加固等措施抑制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跨中持续下挠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1)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挠度是长期增长的,增长速率不确定,其跨中挠度随跨径的增大而增大,增长率与跨径的大小、预应力损失程度都有着密切关系,且桥梁跨度越大,主跨跨中挠度受预应力损失影响越明显;(2)桥梁顶板纵向预应力损失比底板纵向预应力损失对跨中挠度的影响显著;(3)混凝土收缩徐变及由其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是引起大跨PC连续梁桥跨中下挠的主要原因;(4)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合龙施工是大跨度刚构连续梁悬臂施工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刚构连续梁整体线形、结构受力体系转换施工质量的关键,其施工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是超大跨度非对称孔跨刚构连续梁超大体积合龙段施工比较少见,合龙方法及施工技术细节也各有不同,故研究合龙施工技术很有必要。本文结合南龙铁路闽江特大桥主桥(118+216+138+83) m大跨度非对称双线铁路刚构连续梁施工实例,介绍主跨216 m非对称刚构连续梁合龙施工关键技术,重点介绍非对称刚构连续梁施工合龙顺序、合龙吊架设计、中跨合龙传力顶推装置设计及锁定技术、水袋预压、混凝土浇筑及体系转换等技术及施工控制要点,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内下一步高速铁路建设需要,对时速350 km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通用参考图进行进一步修编意义重大。通过充分借鉴我国已建和在建高速铁路的建设经验,对施工情况和运营要求进行充分的调研后进行修编设计与优化。增编了(32+48+32) m连续梁;对桥面宽度及布置形式进一步调整;桥面无砟轨道结构适应类型增加了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取消跨中横隔板及支点局部加宽;优化滴水槽位置;根据最新锚具技术条件调整纵向预应力筋布置;取消横向、竖向预应力筋;对梁体、0号块、边跨现浇段、锯齿块的钢筋布置进行优化;增补了临时固结、合龙段刚性连接设计图;中支点一侧底板设置进人孔,并预留了顶梁构造和空间。设计中对连续梁的适应类型、结构构造、预应力筋布置、普通钢筋布置、施工工艺进行了全方位优化设计。新技术、新工艺得到应用,结构更加合理,更便于施工和满足现场施工及运营需求,更利于保证工程质量。修编优化后的通用参考图将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建京雄铁路(72+128+72)m连续梁跨越现有高速公路,采用"边跨合龙后的不平衡转体梁+地面滑道梁配合钢管混凝土临时支墩转体"技术,这是全国铁路工程中的首例,该连续梁具有技术含量高、建设难度大、无可借鉴的经验等特点。为确保转体桥安全施工,应用BIM技术,重点围绕安全、质量、工期、效益等目标,通过应用BIM技术,实现三维可视化交底、虚拟施工仿真、三维预应力管道精确定位、三维设计出图及检查碰撞功能,总结、改进和优化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工艺及人员可操作性,并逐步完善和提高具体施工,加快了项目的施工速度,确保了项目的施工安全,有效提高了工程精细化管理水平,并为形成桥梁施工安全快速施工技术体系及类似工程中的BIM技术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武康增建二线堵河特大桥(48+80+48)m连续梁合龙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堵河特大桥主桥为一联(48+80+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平衡悬臂法施工,采用先中跨后边跨的合龙顺序。梁与墩之间为支座连接,施工时采用临时支座将梁与墩固结,待中跨合龙后拆除临时支座完成体系转换。结合该桥施工,详细介绍三孔一联的连续梁合龙及体系转换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箱形连续梁在完成各"T"构施工后,合龙段,特别是中跨合龙段的施工关系到连续梁体的施工质量。如何在温度变化时保证合龙段混凝土的质量,是合龙成功与否的关键。沪杭高速铁路横潦泾特大桥4跨连续梁桥在合龙段施工中,通过对合龙方案的制定,对合龙段的受力分析,确定了合龙的各工序及锁定措施,同时结合测量监控,顺利完成了135 m大跨度铁路连续梁桥的合龙施工。  相似文献   

19.
ED DUEIM大桥是苏丹境内跨尼罗河的一座特大桥,主桥采用(60+7×90+60)m的多孔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介绍主桥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预应力次内力的理论基础上,对(32 +40 +3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阶段钢束张拉顺序进行分析比较,考察不同张拉顺序下的预应力效应对其支架受力及梁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钢束张拉顺序对支架受力变化及梁体变形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