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动网络和通讯技术快速发展,船联网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由于船联网通信常常存在网络中断频繁、终端信号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对船联网通信技术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船联网的信息缓存和网络断接的查询等问题,系统介绍基于客户查询的语义缓存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对船联网进行软件和硬件的更新。  相似文献   

2.
在船舶安全航行中物联网通信系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通信系统一直受到网络病毒的威胁,易出现通信内容非法窃取等问题,造成船舶操作控制失误,所以必须引入跟踪检测技术对病毒入侵行为进行检测和处置。本文分析了船用物联网中通信系统病毒跟踪检测流程,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病毒跟踪检测模型,以及通信系统病毒检测报警系统的构建方案,通过仿真实验证明病毒跟踪检测模型能够有效检测出病毒路径,并经过报警系统快速对病毒做出防御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安全性是船联网通信环境设计时考虑的核心。随着船舶功能的丰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安全性较高,分组密码已成为网络通信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特别是物联网和船联网通信。LED密码算法是一种具有SPN结构的新型轻量级算法,本文将结合故障攻击和差分理论,研究LED密码算法的差分故障攻击。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船舶航运安全和智能化管理,可采用船联网技术将航运场合中涉及到的多类事物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在一起。由于船联网中存在多类别海量数据,需要网络中专门的处理设备针对网络数据开展处理,进行分类。为了避免数据处理导致的高延时,提高网络数据传输的效率,可采用BP神经网络来进行分类,提高处理速度,克服船联网中由于高纬度、海量数据导致传输效率低的瓶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海洋运输业的发展,在执行任务时不再像以往各船舶独立航行,船联网的概念应运而生。现有的船联网结构与物联网相似,通过各类RFID自动识别器﹑传感器及无线传感网络将各船舶及携带的各类电子设备连成网络,相互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传输。在船联网中,RFID安全认证协议是保障船联网中各类传感器及传感网络工作的前提。本文分析RFID安全认证协议在船联网中的一些问题,并改进现有的LAMP协议,有效提高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之间的通信以及数据传输变得越来越重要,船联网是未来船舶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船联网可以有效管理船舶之间的通信,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同时使得船舶之间的通信数据量越来越大,并且对通信的准确性以及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当前船联网中通信网络存在的一些问题,对Qo S保障技术在船联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使用NS2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使用动态最短路径机制可以有效保障网络传输通畅。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航运业效率偏低,航运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物联网技术被引入航运信息化建设中。船舶物联网也被称为船联网。在船联网系统中,RFID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技术,由于该系统的使用环境相对开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如何保证RFID系统的安全性,也成为船联网系统的关键点。本文研究现有的一些安全认证技术,针对现有安全认证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流密码双向安全认证模型,并给出仿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信息的发展,各种无线通信设备及导航设备大量应用于现在海上军舰,同时各舰船之间通过电子设备组成船联网。如何在军用舰船网络保障信息安全可靠的传输,是海上军事领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关系到国家的军事安全。传统的船舶信息安全系统是利用静态的加密方式,随着现代解密计算能力的提升已经越来越不安全。本文利用混沌密码原理设计了基于网络动态保密的船联网信息安全传输系统,对网络中通信信息进行动态加密,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局域网和卫星通信的工业网络获得了迅速发展。船联网是一种将物联网和船舶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船舶网络,这种网络的设计目标在于优化船舶之间、船舶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水平,提高船舶调度和物流管理。本文分析了新型船联网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开发了船联网数据存储与信号切换的硬件系统,并重点研究了船联网跨区域的数据关联与存储技术。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的船舶互联网络成为研究的热点,船联网将船舶之间、船舶与岸基之间互联互通,有效地促进了海上航运物流、海上军事侦察,以及其他作业的效率。本文研究船联网的信道抗干扰技术,重点针对船联网中的水声信道通信网络中多径抗干扰能力进行分析,多径效应是降低船联网中水声通信系统信息精度的主要因素,本文研究对于改善船联网中水声通信的性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