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冷却水系统是船舶柴油机最主要的动力系统之一,其工作质量决定着整个柴油机动力装置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系统主要设备寿命.现代船舶柴油机普遍采用中央冷却系统,其特点是:主柴油机由一个高温冷却水回路进行冷却,各种冷却器由低温冷却水回路冷却;高、低温冷却水回路通过主柴油机淡水冷却器连接或是三通调节阀连接;低温冷却水回路再由舷外海水通过中央冷却器冷却.这种冷却系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海水引起的设备及管路腐蚀问题,因此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2.
《船舶》2020,(1)
冷却系统的设计是船舶轮机设计中的重点,简约高效的冷却系统可以极大地减少放样设计难度,降低船舶营运成本。采用箱式冷却器的冷却系统,不仅安装布置简便,船内也无需再布置冷却海水系统,可有效节省机舱空间和电站功率。该文结合某17 500 t化学品船项目应用实例,详细阐述了箱式冷却器的工作原理和安装介绍,对于船厂详细设计人员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0引言中央冷却系统是现代远洋船舶普遍采用的冷却系统,其具有系统工作可靠、维护管理工作量小、设备和管路与海水接触少从而腐蚀性小等优点。中央冷却系统多个设备的冷却器并联运行,一旦系统中某个设备的冷却器出现问题,就有可能波及其他被冷却的设备,甚至导致整个冷却系统瘫痪。笔者介绍低温冷却水系统的进气故障并分析原因,供同人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海水管路穿漏故障对船舶安全的影响很大,为避免事故频发,建议船舶或船舶管理公司提前定制1个带消防接口的中央冷却器滤器盖板供船,作为主副机海水管路穿漏时应急检修的临时替代措施。目前,运营船舶全部直接用海水冷却设备现象较少,大多采用中央冷却系统,即先用海水冷却低温淡水,再用低温淡水冷却各船舶设备。这种设计大大减少机舱海水管路的穿漏故障,  相似文献   

5.
船舶轮机系统的热平衡计算关系到主机、发电机组、空调机组、制冷机组、空压机、中间轴承等诸多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冷却水泵和冷却器的设计选型。船舶中央冷却系统的热平衡计算过程繁琐,人工计算效率低、易出错。通过对船舶中央冷却系统的综合热平衡理论计算,按热力学基本原理编制开发了计算仿真程序。实践证明,该程序在辅助设计计算与设备选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船舶中央冷却系统冷却器热交换量计算结果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船舶设备的配备、运行、维护的经济性。在对设计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船舶运行工况计算中央冷却系统冷却器热交换量的一般方法,以75m海洋平台供应船为例,作了实际计算介绍。  相似文献   

7.
《中国修船》2015,(3):30-33
为解决商业运输船舶在航行时海水冷却泵排量过剩的问题,对17.6万DWT散货船海水冷却泵进行变频控制改造。根据SHINKO公司提供的离心泵特性曲线,以最小二乘准则为判断依据,建立了离心泵的变频扬程-流量(H~Q)、效率-流量(η~Q)数学模型,建立了淡水冷却器淡水进出口温差与淡水冷却系统热负荷关系的数学模型,最后给出了船舶任何工况下根据淡水冷却器进出口温差和海水泵进出口温差进行海水泵功率、频率预测的数学模型。试验表明此方法能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船舶自流冷却系统对冷却器要求的特点,对各种间壁式换热器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热工理论计算,确定了冷却器宜采用小管径换热管的钛合金管壳式换热器,获得了小管径换热管数量与不同航速、冷却流体流动状态的设计关系,且基于热工计算结果表明了结构优化方向。采用 CFD技术对两管程流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分析,获得了后端管箱封头a/b的最佳值。实船工程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分析设计和优化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谢坤  雷毅 《舰船科学技术》2016,(12):110-115
针对船舶电气设备体积大、功耗高、散热差、噪音高等问题,将气液交换器、液冷板、热管等应用到船舶电气设备高效冷却系统中。对该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建立电气设备本体、高效冷却系统和监控与保护装置之间的关系,提出船舶电气设备高效冷却方案。在联调试验和船舶电气设备上对该高效冷却方案进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提高船舶电气设备的功率密度、稳定性、冷却效率及噪音水平。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船舶电气设备体积大、功耗高、散热差、噪音高等问题,将气液交换器、液冷板、热管等应用到船舶电气设备高效冷却系统中。对该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建立电气设备本体、高效冷却系统和监控与保护装置之间的关系,提出船舶电气设备高效冷却方案。在联调试验和船舶电气设备上对该高效冷却方案进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提高船舶电气设备的功率密度、稳定性、冷却效率及噪音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