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船舶总体振动计算方法与实船振动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精品船型93000t 散货船首次设计建造,为确定该船型的固有频率及振动响应,以决定是否安装平衡补偿器,本文应用有限元法对93000t散货船进行船体总振计算,得出局部结构的振动响应值超出相应的振动标准,并根据求得的振型节点确定了平衡补偿器的安装位置。同时对93000t散货船的振动响应进行实船测试,与数值仿真计算值进行比较,确定计算精度,从而总结出一套计算船体振动的可靠方法,并且对安装平衡补偿器的效果进行实船测试,确定安装该装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船上过度的振动对人员的舒适性、结构以及设备的安全性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问题,以206 000 t散货船为例,利用MSC.PATRAN/NASTRAN软件分析散货船总体振动、振动响应以及各层甲板局部振动,分析二阶力矩平衡补偿器的安装对减小船体振动响应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6.1万吨散货船航行试验振动测量过程中,发现主机转速为91 r/min时居住区纵向振动较为严重。文章根据船体结构有限元模态分析理论,结合局部结构振动特性以及主要激励源判断,查找出居住区结构振动异常的原因,并通过采取调整压载水的对策很好地处理了该处振动问题,最终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和实船测试的双重验证,计算和测试结果均满足技术规格书要求的ISO 6954振动标准,为此类船型设计和运营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有限元法对一艘76,000DWT散货船进行了全船的振动性能预报,包括船体固有频率和振动模态,以及在受到主机的二阶不平衡力矩激励下的强迫响应。计算表明,76,000DWT散货船的振动性能良好,满足ISO6954的振动基准。论文研究对该类型船舶的振动和响应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洪明  郑素青  徐超友  许俊臣 《船舶》2013,24(2):27-32
在82 000 t散货船的设计建造过程中,根据船舶机构减振设计的方法,首先,从设计阶段对主机和螺旋桨激励特性进行分析,确定采取一系列相应有效措施降低激励程度;然后,对船体总体振动特性进行分析,以避免出现总体共振。在详细结构设计过程中,应用结构有限元分析局部结构振动特性,设计上力求通过保持一定频率储备来避免出现有害振动。实船试航结果证明该设计过程不仅很好地处理了振动问题,而且测量结果也完全满足技术规格书要求的GB/T7452-2007对商船振动舒适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金咸定  成学明 《船舶工程》1993,(4):27-31,64
本文中提出了“振源分析”的一种系统及方法。该项研究以实船振动测试为基础,与理论分析和计算相结合,构造了“实船振源分析”的设备系统及识別的方法。涉及的方面有振源调查与分析、螺旋桨激励与尾部响应的频谱分析、尾部振动的传递函数与相干分析、船体抛锚激振与主机调速激振试验、船体梁与尾部空间舱段的固有频率计算。本文并通过对某实船的尾部振动分析,阐述了该系统、方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水弹性力学在SWATH船体结构振动响应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三维水弹性力学理论为基础,对小水线面双体船的船体振动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预报了该船体在航行时受发电机激励下的振动响应,并与实船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结论表明三维水弹性力学方法在船体受机械激励作用下对于船体振动响应的预报是有效的,可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8.
小水线面双体船船体总振动固有频率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王慧彩  王显正  刘见华 《船舶》2009,20(4):20-24
小水线面双体船是近代发展的一种新船型,不同于常规船型的单体船,其总振动模态计算非常特殊。应用有限元法进行小水线面双体船船体总振动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船总振动特性满足船体振动储备要求,可以认为该船的振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3000DWT散货船推进轴系进行响应振动计算,将理论计算与实船测试值对分析,验证了振动模型、算法和MATLAB程序的正确性。借助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所构建的硅油减振器匹配优化评价体系进行计算与分析,得到最合理的硅油减振器类型;同时根据已验证的轴系离散数学模型和MATLAB程序对匹配后的轴系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匹配后硅油减振器使轴系振动应力降低10%左右,为降低船舶推进轴系振动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卫华  许晶 《上海造船》2010,(4):11-16,29
针对30000t散货船在试航时发生的上层建筑振动问题,通过一系列有限元计算和分析,结合实船考察以及对振动测试结果的分析,找出了以螺旋桨为主要的激振源,最终通过结构加强的措施使振动问题得以解决,并顺利交船。同时,对螺旋桨脉动压力较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今后船舶设计过程中如何避免由螺旋桨激振力引起的振动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杨鹏  顾学康  丁军  张凡  胡嘉骏 《船舶力学》2016,20(10):1320-1329
通过一艘大型油船和一艘大型散货船在水池中的波激振动模型试验,研究了规则波和不规则波中的船体波激振动现象,利用试验获得的短期海况下的高低频应力数据计算分析了波激振动对实船典型结构疲劳损伤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试验数据的规律性研究,提出了一种快速估算短期海况中船体波激振动特征及其对结构疲劳寿命影响的方法。利用该方法,结合几条典型航线的长期海况统计资料,研究了不同航线上船体波激振动对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大型油船和散货船在压载状态下存在明显的波激振动现象,不同航线上的波激振动强度及其对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差别较大;快速估算方法能够合理地评估船体在波激振动下的结构疲劳损伤,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散货船的总振动模态计算和动力响应预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某散货船建立一维梁模型和混合有限元模型。在总振动计算的基础上,对3种不同的螺旋桨激振力的施加方式进行比较研究,计算其尾部及上层建筑的强迫振动响应,最后根据船舶振动基准进行振动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该散货船的振动特性良好,对该类型船舶的振动和响应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运用升力线、升力面以及面元法理论为海事40m级巡逻船设计新型螺旋桨。采用给定环量分布进行螺旋桨理论设计,并通过桨模敞水试验和实桨装船后的实船测试验证该桨的理论设计方法。实船测试主要通过2条相同船型的实船,分别加装图谱桨和理论桨进行航速、轴功率、艉部振动对比测试,用实船试航的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理论桨相对图谱桨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采用理论方法设计的螺旋桨相对原来的图谱方法,与船型匹配得更加精确,实船的螺旋桨效率约提高2%;船体艉部振动约减小5dB。  相似文献   

14.
运用升力线、升力面以及面元法理论为海事40 m级巡逻船设计新型螺旋桨。采用给定环量分布进行螺旋桨理论设计,并通过桨模敞水试验和实桨装船后的实船测试验证该桨的理论设计方法。实船测试主要通过2条相同船型的实船,分别加装图谱桨和理论桨进行航速、轴功率、艉部振动对比测试,用实船试航的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理论桨相对图谱桨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采用理论方法设计的螺旋桨相对原来的图谱方法,与船型匹配得更加精确,实船的螺旋桨效率约提高2%;船体艉部振动约减小5 dB。  相似文献   

15.
李文华  吴嘉蒙  马骏  谢小龙 《船舶》2013,24(1):25-30
以某型10000 TEU集装箱船为例,针对不同上层建筑布置形式,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全船的振动计算和评估,着重讨论了单岛式和双岛式上层建筑布置形式对船体和上层建筑本身固有频率、振动模态的影响,以及上层建筑在螺旋桨和主机激振力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差异。该研究方法与结论对于实船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集装箱船振动及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模态频率响应有限元计算方法的基本理论,以多用途集装箱船为目标船,通过建立全船三维有限元模型,用频率响应法得到船体结构的振动响应.文中还讨论了激励与响应关系、水动质量、阻尼、频率响应计算有效频率数选取等问题,以精确预报船体结构振动及响应.本文采用的分析计算方法对目标船结构振动及响应预报值,与实船试验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减小船体艉部振动的动力吸振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俊  金咸定  王宏 《中国造船》2001,42(2):69-74
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动力吸振器减小船体梁结构谐波振动响应的有效性。在本文研究中利用由文献[1]给出的最优调谐参数,采用直接法计算谐波激励下船体结构的频率响应特征。本文分析了动力吸振器三种不同配置的情况,用来研究它们对减小船体谐波响应的敏感性和适用性,为动力吸振器的实船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MSC/PATRAN建立了74000t散货船船体结构动力分析的全船三维模型,基于主机新的工作点用MSC/NASTRAN完成了该模型的总体模态分析以及上层建筑、尾部结构在机、桨激振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计算,流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采用NASTRAN中的虚质量法处理。本船的振动水平符合ISO6954及有关船级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某单桨船型在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利用CFD的计算技术对该船在实船运营过程中船体艉部出现剧烈振动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比剖析了单桨船与双桨船的线型特点,在实船船体线型无法改动的情况下,通过在艉部设计加装上下整流鳍后,改善了船尾及桨盘面的伴流场,成功解决了艉部的剧烈振动问题,已在实船航行中得到了验证,获得了船东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20.
章漪云 《船舶》1999,(6):17-21
本文针对世界上集装箱航运市场竞相发展的大舱口多用途散货船型,以中国航船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和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制的50000吨大舱口散货船为对象,介绍了该船船体结构的基本特点,增加船体抗扭特性和改善船体甲板室振动的措施,为促进船舶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