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对长晋高速公路K25-K32段顺层滑坡现场地质调研及设计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顺层滑坡发育的地层岩性与坡体结构出发,总结了顺层变形破坏特性;进而针对长晋高速K31顺层滑坡,采用有限元程序分析路堑开挖前后、抗滑桩等工程治理实施后及在降雨入渗工况下应力分布与变形机制,结合位移监测资料探讨了具体滑坡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
以遵贵扩容工程K3+000~K3+290右侧顺层边坡治理为例,从地质条件、参数选取、下滑力计算、锚索布设以及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顺层高边坡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3.
由于横坡较陡,高填方顺层陡坡路堤常常存在滑塌变形的风险。为设计S304省道K7+500~K7+580左侧高填方顺层陡坡路堤的防护支挡方案,以该段填方路堤的工程地质条件为背景,以剩余下滑力稳定性分析计算为手段进行分析。以剩余下滑力作为比选参数,确定桩板墙作为该段高填方顺层陡坡路堤的防护支挡方案。  相似文献   

4.
对顺层滑坡工程施工进行研究,经过现场的勘查和地质环境等因素的考证,对顺层滑坡的施工与治理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某高速公路挖方边坡为工程实例,该边坡为顺层岩质斜坡,结合现场调查和地质勘察资料,利用梁板理论分析其变形破坏机理,并计算出其发生溃曲破坏的临界坡长。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理、安全、经济的治理方式处理斜坡。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滑坡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密 《湖南交通科技》2006,32(3):30-32,37
湖南某高速公路k94 840~k95 040段路堑边坡,因切方开挖和地表水入渗,引起大面积滑坡。滑坡段地质结构复杂岩性多变,应分段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与治理设计。滑坡计算采用简化bishop法,通过反分析计算与工程经验类比法,确定滑动带时抗剪强度指标。滑坡设计采用削坡减载、双排抗滑桩加固以及坡面防护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滑坡治理3 a后,边坡仍保持稳定状态,说明该滑坡治理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在工程地质勘察和数值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临吉高速公路K220+700~K220+960段路堑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滑坡产生原因,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表明:坡体存在顺层的软弱岩层是该滑坡产生的内因,降雨入渗、路基全断面开挖及支护不及时是该边坡滑坡的诱因。强度折减法计算表明,目前边坡的稳定系数为0.963,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要处治。针对滑坡的特点及工程环境条件,提出了临时反压、抗滑桩等支挡结构为主,排水、坡面防护为辅的综合处治措施,实践证明该处治方案安全可靠,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按高切坡治理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现代环境治理发展阶段.根据对边坡岩土体自稳能力的利用程度将治理技术重新分为挡墙类、支挡类、锚固技术和生态护坡技术4类.按"动态法设计、信息法施工"要求提出了高切坡治理的总原则.并对集勘察、设计、施工、监测互为一体的动态法设计、信息法施工的现代综合治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按高切坡治理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现代环境治理发展阶段.根据对边坡岩土体自稳能力的利用程度将治理技术重新分为挡墙类、支挡类、锚固技术和生态护坡技术4类.按“动态法设计、信息法施工”要求提出了高切坡治理的总原则.并对集勘察、设计、施工、监测互为一体的动态法设计、信息法施工的现代综合治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锚索、框架梁、抗滑桩组合结构在解决高速公路大型高边坡抗滑稳定中已逐渐得到应用.本文依托重庆涪—丰—石高速公路工程典型路段的边坡工程实例,对锚索框架梁与抗滑桩组合结构在治理砂泥岩互层缓倾顺层高边坡中的作用进行了逐个分析,以现场的测试结果和边坡的稳定性计算为依据,得出了以主动控制为主的锚索框架梁与以被动控制为主的抗滑柱的组合结构可以有效治理砂泥岩互层缓倾顺层高边坡的结论,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强 《北方交通》2012,(4):32-35
针对滑坡现状进行测量,分析、计算确定滑坡类型及滑动面位置,通过地质勘察验证滑坡计算结果并对计算进行修正。通过对滑坡的分析及验证,对顺层边坡的分析计算及防护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总结顺层岩质路堑边坡的破坏模式,并利用MIDAS/GTS岩土工程数值分析软件,选取典型的顺层岩质路堑边坡模型进行详细的数值模拟,得出各岩土参数对顺层岩质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工程地质条件、边坡形态规模和变形破坏机理,考虑岩质边坡天然和饱和两种含水状态,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重庆市金佛山水利工程坝址区左岸岩质高边坡进行分析,研究了岩质高边坡在天然状态、开挖和加固时等不同工况下的稳定安全系数。结果表明:各种工况下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边坡是一个下部为顺层牵引-塑流性质、上部为压致拉裂推移式潜在滑坡。开挖部分岩体风化层有利于边坡稳定,采用锚喷加固后岩质高边坡安全系数明显提高,边坡现状整体稳定,发生大规模破坏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14.
边坡监测信息指导施工是路堑高边坡施工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广河高速公路惠州段K105边坡施工过程中,通过监测发现边坡深部水平位移变形异常,边坡发生了顺岩层层面的滑移,且有进一步整体滑动的风险。在监测预警后,边坡停止开挖并按变更设计的方案紧急进行加固。后续施工在监测信息的指导下动态施工,边坡变形逐渐趋于稳定,从而成功地防止了整体性工程滑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从地质学角度对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和破坏机制进行分析,采用界限平衡法基本理论推导出顺层边坡临界高度的计算式,并对实际工程中的顺层边坡临界高度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GEOSTUDIO边坡稳定及渗流分析程序,对围堰在设计洪水位时、过水工况及降雨条件下纵向边坡渗流和稳定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防渗心墙对围堰和边坡具有良好的防渗作用,它增强了围堰和基础边坡的稳定性.在降雨和过水情况下,堰体内渗流场发生明显改变,应对背水坡结构进行优化或采取适当安全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辽西地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公路建设中深挖路堑不可避免,形成的高边坡多为岩质边坡,边坡评价与设计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系统阐述了岩质边坡的基本评价方法以及边坡坡率设计的经验公式,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离心试验的边坡倾倒变形下弯折带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坡倾倒变形过程中岩层弯折带的发育特征与演化规律是研究该类边坡变形破坏的地质过程与力学行为的关键. 为了揭示坡角变化对弯折带发育规律的影响,以澜沧江古水水电站坝前倾倒变形体为原型边坡,概化设计3组不同坡角的试验模型,通过离心模拟试验,尝试再现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的演化过程,分析边坡内部岩层弯折带的发育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倾倒变形主要发生在倾倒折断基准面上方,基准面与层面法线的夹角位于12°~16°,该值不随坡角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边坡倾倒变形时,弯折带由坡脚开始以参差阶坎状的形式向坡顶延伸直至贯通,坡度陡的边坡会在一级弯折带上方的已倾倒岩体中产生新的次级弯折带,边坡倾倒折断模式由单级折断逐渐转为多级折断;弯折带孕育过程可概化为3个阶段:岩层弯曲变形、坡脚破裂-弯折带向坡顶延伸、弯折带贯通-坡体临界失稳;坡角变化对边坡倾倒变形发育特征有较大影响,随着坡角的增加,边坡倾倒变形范围扩大,程度加剧.   相似文献   

19.
混合支挡结构常运用在高陡边坡、地质环境复杂的边坡治理工程中,它是在边坡的上下部通过不同的支挡结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承受边坡岩土体荷载的综合支挡体系.根据设计实践,常见混合支挡结构有9种类型,对混合支挡结构的力学特征、设计方法的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不同支挡结构并不孤立,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着作用,这种作用可是直接的,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