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项目概况 本项目结合沿线地形、地物等情况.拟建公路地处山区,采用两种标准K0+000~K21+058段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60km/h:K21+058~K47+115段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拟建公路总体呈南-北走向.沿线总体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跨越区域海拔高程在479~533之间.起终点相对高差在45m左右,地面自然坡降在1.25~3.33%0之间.局部路段存在砂丘、剥蚀残丘及冲沟地貌时地形相对高差较大。拟建公路沿线微地貌类型较多.地貌条件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山地系统宏观动力学的整体规律,基于戴维斯地貌发育理论,提出处于地貌发育阶段幼年晚期的河谷及壮年期的山地具有自组织临界性(self organized criticality, SOC)的内禀属性,并建立了基于斯特拉勒积分的大流域地貌发育阶段判别方法.以地震触发崩塌滑坡为切入点,通过震区实震资料分析、元胞自动机模拟、振动台沙堆模型实验,提出不同烈度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分布的演化规律:在Ⅶ度、Ⅷ度、Ⅸ度区,崩塌滑坡规模与出现频率之间存在良好的负幂律关系,在Ⅹ度区,幂律关系弱化,在Ⅺ度区,这一关系转为对数正态分布. 通过3个案例介绍了SOC理论在岩土体地震扰动深度评估、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径流量极值计算、基于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在地应力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快速公交系统的实施效果,实地调查了广州市的快速公交系统,获得了该沿线路段和交叉口的相关数据。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广州市的快速公交系统建立了仿真模型。选用延误和行程速度作为指标,定量地评价广州市的快速公交系统对沿线交叉口和路段所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仿真平台,可以有效而便捷地对该沿线路段和交叉口进行定量评价,也可以清楚而生动地显示快速公交系统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4.
集卡动态调度路径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体调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整个码头作业面的动态调度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集装箱卡车(集卡)动态调度路径的自适应蚁群算法。运用码头GPRS系统,以集卡速度、流量、位置等相关数据建立了感知链。通过判断阻塞状况和调整可行点集,确定了信息素浓度更新策略与转移概率计算方法。针对码头路网的复杂性和蚁群算法的实时计算效率,设计了蚁群算法的步骤。将信息熵引入到蚁群算法中,运用MATLAB软件,对集卡的动态调度方案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初始集卡速度分别为50、75km.h-1,初始集卡流量分别为800、1 000veh.h-1时,集卡行驶的最短路径为4.3km,行驶时间为0.057h;集卡行驶的最优路径为8.3km,行驶时间为0.111h。可见,该算法能有效缓解码头阻塞问题,提高集卡利用率和码头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5.
公共交通乘客出行信息接受水平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戢晓峰 《城市交通》2009,7(1):72-75
为了科学评价公共交通乘客的出行信息接受水平,分别从信息传递和信息搜寻的角度,对公共交通出行信息进行了详细分析。将信息理论运用于解释出行信息的传递过程,建立了出行信息传递模型。运用信息熵理论将乘客接受的出行信息进行量化,提出了评价出行信息接受水平的具体方法。以实际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该方法对公交乘客的出行信息接受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从乘客认知角度评价出行信息的接受水平和出行信息的传递状况。  相似文献   

6.
������Ϣ�ص���Դ���ѽṹ�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研究大多是以简单的比例关系结合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评价的客观依据。本文尝试利用信息熵理论以最大信息熵原理为判断准则,研究衡量能源消费结构的定量方法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首先简要介绍了信息熵理论,再在能源消费结构的分析中引入信息熵,并构建了均衡度和优势度指标,用于衡量能源消费结构及其演变,然后利用该方法进行简单实证,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对2001~2006年间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的熵值特征指标的动态分析发现,在只考虑各类能源探明储量为影响因素的简化情况下,煤炭的消费比例并不是制约因素,因此,在此情况下能源规划和发展应该充分重视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清洁利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赵华宏 《交通标准化》2013,(24):130-133
从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环境地质条件两个方面分析洗马溪大桥岩堆的成因规律、发育阶段、总体稳定性,并结合沿线岩堆总体发育特征及稳定性调查,初步对该岩堆稳定性做出定性判断.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一步分析洗马溪大桥岩堆的稳定性,结合工程建设影响分析确定岩堆不稳定区域及可能工程危害.  相似文献   

8.
在给出公交线网的优化原则、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的基础上,运用多目标决策方法(如:TOPSIS方法),对公交线网优化方案进行了排序.在该方法中,首先,构造评价指标的特征矩阵,运用信息熵理论将指标的熵数据处理后作为指标的客观权重,克服了以往公交线网优化中对目标函数取权重时的主观性;其次,通过将客观权重与欧几里得距离进行加权来计算距离尺度,使得优化方案与最优方案的距离计算更加准确;最后,以优化方案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为依据,对优化方案进行排序.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决优化目标的权重分配问题,对公交线网的优化调整有效且实用,优化过程简单,优化结果合理且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根据山区圆曲线路段的特点,分析了轮胎的受力和变形情况,建立了半挂汽车列车与山区圆曲线路段的耦合动力学模型。以牵引车和半挂车的轮胎侧偏角和折叠角为指标,运用提出的动力学仿真法分析了不同车速下圆曲线路段半径、超高、滑动附着系数对半挂汽车列车行驶安全性的影响,并与运行速度法和理论极限速度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当圆曲线半径为125m,路面超高为2%,滑动附着系数分别为0.20、0.35、0.50、0.80时,运用动力学仿真法求得的临界安全车速分别为20、35、55、72km·h-1,运用运行速度法求得的临界安全车速均为50km·h-1,运用理论极限速度法求得的临界安全车速分别为18、20、25、30km·h-1;当圆曲线半径为250m,滑动附着系数为0.35,超高分别为0、2%、4%、6%时,运用动力学仿真法求得的临界安全车速分别为35、38、25、20km·h-1,运用运行速度法求得的临界安全车速均为60km·h-1,运用理论极限速度法求得的临界安全车速分别为30、31、32、33km·h-1;当路面超高为6%,滑动附着系数为0.50,圆曲线半径分别为125、250、400、650m时,运用动力学仿真法求得的临界安全车速分别为58、62、70、72km·h-1,运用运行速度法求得的临界安全车速分别为50、60、68、71km·h-1,运用理论极限速度法求得的临界安全车速分别为28、37、48、60km·h-1。可见,提出的动力学仿真法考虑了车辆悬架动力学特性、天气与路面条件,可以准确描述半挂汽车列车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0.
由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交通运输结构的研究多以简单的比例关系结合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评价的客观依据.本文尝试应用信息熵理论对区域交通运输结构的演变和发展规律进行定量研究.首先,提出交通运输结构信息熵,并构建了交通运输结构的均衡度和优势度指标,用于衡量交通运输结构及其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相结...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网运行中受多种因素干扰,系统运行经常处于非稳定状态,出行者不仅要求尽量减少出行时间,而且越来越重视保障出行时间的稳定性、强调交通系统的可靠性.考察智能交通系统中人们出行选择的偏好,80%以上的通勤者认为行程时间可靠性是他们出行时第一或者第二位的要求,因此,本文以行程时间可靠性和行程时间作为出行者路径选择的两个主要因素,建立混合随机路网模型.借鉴随机平衡分配模型的求解方法,设计混合随机路网模型的求解算法.同时,通过熵来考察行程时间可靠性和行程时间在出行者路径选择中所占比例不同对道路网交通状态的影响.此模型可描述智能交通系统下,有无信息出行者的比例对路网交通状态的影响.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只有拥有信息的出行者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路网才最稳定.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最佳熵匹配的多通道海量数据快速搜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准确地从海量试验数据中获取所需的与某一工况或状态对应的数据,通过分析常规时序搜索方法存在的问题,根据信源熵的原理和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熵匹配的多通道海量数据快速搜索方法.该方法用“状态匹配”代替常规的“时序匹配”,以检测熵值为主,所需参数少,对邻近时间的依赖性小,降低了因通道间时间同步产生的误差,搜索步伐大,速度快.结果表明,对于一些特定的工况,搜索速度可提高数千倍,匹配准确度提高,主要参数的相对误差均在0.05以下.  相似文献   

13.
基于ROC曲线的驾驶疲劳脑电样本熵判定阈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获得客观而准确的驾驶疲劳判别阈值,采用驾驶模拟实验研究方法,采集驾驶员在清醒及疲劳状态下的脑电信号,对比分析不同状态下脑电信号的时域特征,选取表征信号复杂程度的样本熵作为驾驶疲劳判别指标,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方法,确定基于脑电信号样本熵值的驾驶疲劳判别阈值.研究结果表明:脑电信号样本熵值处于区间(0.32,0.71)时,驾驶员处于疲劳过渡时期,可能出现疲劳特征;脑电信号样本熵值小于阈值0.605时,判定驾驶员处于驾驶疲劳状态,准确率为0.95,该值可作为基于脑电信号样本熵的驾驶疲劳判定阈值.   相似文献   

14.
������Ϣ�صľ�����пռ�ֲ��仯�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分析信息熵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相对于OD期望线,信息熵可以从定量的角度更加直观地表征同一城市不同时期居民出行空间分布的变化情况。对广州市不同时期的居民出行空间分布进行实例分析后得出结论:1984年至1998年居民出行空间分布均衡程度提高主要与城市内部功能完善有关;1998年至2005年居民出行空间分布均衡程度缓慢下降主要与城市地域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形态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科学全面地对列车碰撞能量方案进行配置和评价,以列车最大平均加速度、最大瞬时加速度和能量利用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序关系分析法和熵值法得到的主、客观指标权重推导出更加合理的综合权重系数;采用非线性加权综合法融合权重信息和评价指标信息,获得了列车一维碰撞能量管理综合评价模型;采用此模型对某型列车的15种能量配置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此模型综合评价结果与各指标性能变化幅度分析结果一致,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方案4为最优方案,其最大瞬时加速度指标性能比方案8下降14.03%,但最大平均加速度指标性能和能量利用率指标性能分别比方案8提升了4.92%和19.44%;该结果既体现了对安全性影响最大的最大平均加速度指标的重要性,又综合考虑了与经济性相关的能量利用率指标.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In the research area of ECG,with the inter-ven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data compressionis present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Forexample,increase storage capacity of ECG's asdatabases for subsequent comparison or evalua-tion,feasibility of transmitting real- time ECG'sover internet,implementation of cost effectivereal- time rhythm algorithms,economical rapidtransmission of off- line ECG's over internet to aremote interpretation center,improved functionali-ty of ambulator…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A quantity discount, which helps to save opera-tional cost, is offered from a supplier to retailers fororder size expansion. In traditional researches ofquantity discount, great attention has been devoted toits application, which means that th…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饱和状态下开裂混凝土内氯离子扩散的简化计算方法.根据已有试验结果,将裂缝处的氯离子扩散分为3种情况:①当裂缝宽度小于0.03mm时,裂缝对氯离子扩散没有影响;②当裂缝宽度大于0.1mm时,氯离子不仅沿混凝土暴露表面向内扩散,还将沿垂直于裂缝面的方向扩散,两者扩散的表面氯离子的质量分数相同;③当裂缝宽度介于0.03和0.1mm之间时,扩散情形与②相似,只是两者的表面氯离子的质量分数不同,裂缝面的表面氯离子的质量分数要小于暴露表面的氯离子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宽度范围内,裂缝附近氯离子沿开裂方向和沿垂直于裂缝面方向的质量分数均随裂缝宽度增加而增大,其中短期扩散比长期扩散随裂缝宽度的变化更敏感,计算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克服铁路冷藏集装箱办理站布局分析中主观赋权法带来的局限性,运用模糊数学和熵理论,建立了基于信息熵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客观地分析出各指标的重要性,通过计算差异性系数、权数,确定出综合分析系数,并根据综合分析系数值的大小进行排序,最后利用实际的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析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为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中选取最佳方案,根据绿色交通原则,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合成权重的优化算法,进而用信息熵技术和已知方案的信息修正合成权重,用基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评选出最优方案.以某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为例说明了综合评价决策方法的应用过程,所得结果与专家评审意见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